崩漏之证的中医临床研究概述
发表时间:2012-12-12 浏览次数:1226次
作者 作者单位
王海华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医院(255300)
李贞莹 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班(250355)
李勇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医院(255300)
1 辨虚实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崩漏是失血的病证,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随精血津液的大量亡失,气失依附,因之而虚、而陷、而脱,致气血俱亏,所以崩漏多是虚证。虚可分为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不同。实,主要指瘀血。瘀血是崩漏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崩漏反复不愈的病因之一。
1.1 辨阴虚 阴虚指肾的真阴亏虚。肾藏精,精不足,则肾阴虚。阴虚则生内热,相火妄动,迫血妄行;或阴虚,水不济火,心火偏旺,主血功能失调,经血失约。临床症见阴道下血量多,血色深红,头晕耳鸣,口燥咽干,腮颊潮红,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舌质淡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证。阴虚则阳易亢,阳亢则火升,故腮颊潮红,阳亢不潜藏,致头晕耳鸣;阴虚则热自内生,故见内热;少阴之脉循喉咙,足少阴属肾,肾阴虚故口燥咽干;手足心皆属于阴,阴虚内热故手足心热;腰为肾之府,肾虚故腰膝酸软;相火妄动,迫血妄行,故阴道下血量多,血色深红,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皆为阴虚火旺之证。
1.2 辨阳虚 阳虚指肾阳虚、脾阳虚。肾阳虚则命门火衰,症证见阴道下血淋漓不断,量时多时少,血色浅淡,腰部冷痛,面色 白,口唇色谈;或兼脾阳虚,纳呆便溏,倦怠乏力,舌质色淡,脉沉细。脾肾阳虚,血不上荣于面,故面色 白,口唇色淡;阳衰,气不行之于脉,故腰部冷痛;肾阳虚,不能温煦脾阳,脾阳不振,运化不健,故纳呆便溏,倦怠乏力:阳气虚,不能化血而赤,故血色浅淡;气不提摄,故阴道下血,淋漓不断,量时多时少,舌脉皆为脾肾阳虚之象。
1.3 辨气虚 气虚主要指脾气虚或中气下陷。症见阴道暴下血甚多,或淋漓不断,血色鲜红或浅淡,小腹胀或有空坠感,气短自汗,纳呆便溏,脉虚细或缓弱,舌质淡或胖嫩,苔薄或白腻。气虚不能摄血,故阴道暴下血甚多,或淋漓不断,血色浅淡或红;中气不足,则气短自汗,气滞于腹则腹胀,气陷失于提掣,则小腹空坠;脾虚健运失职,则纳呆、便溏;脾虚生湿,故苔白腻;气血俱虚则舌质胖嫩,脉虚细或缓弱为脾肾阳虚之证。
1.4 辨血虚 血虚指肝血少。症见面色苍白,甲床色淡,头发干枯,皮肤干燥,甚则肌肤甲错,眩晕目干涩,肢体麻木。阴道下血淋漓不断,血色淡红,或挟瘀块,舌质淡红,脉弦细。苍为肝之色,白为血虚,故血虚则面色苍白;发为血之余,血少润泽,故发干枯,血主濡之,血少皮肤肢体失于濡养,故甲床色淡;皮肤干燥,或麻木,甚则肌肤甲错;血虚则肝火旺,肝阳亢则眩晕;目受血而能视,血少则目干涩;肝为藏血之脏,血虚肝旺,血不能藏,故阴道下血淋漓不断,血色淡红;气虚则血运无力而留瘀,故夹血块。舌质淡红,脉弦细皆为肝血不足之证。
1.5 辨瘀血 瘀血指经血凝结而为瘀,或阻于胞宫,或阻于经脉。症见阴道暴下血甚多,或淋漓不断,血色紫暗,夹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块下痛减,舌边质紫,或边尖有瘀点,脉沉实或弦涩。若阻于经脉,则见下血日久不断,或淋漓不爽,或时断时续,或潮时腹痛。
瘀血为有形之物,阻于胞官胞脉,气机不通,故腹痛拒按;块下则气机暂通而痛减;积滞在里,血行不畅,故阴道下血淋漓不断,或时断时续,或突然暴下,血色紫暗,挟有血块。瘀积于内,阻于心脾,舌尖属心,舌边属脾,故舌边质紫,边尖有瘀点;积滞为里实,故脉见沉实或弦涩。
2 辨寒热
寒则滞留其血,因此因寒而致的崩漏极少见。其寒之来源主要是素体阳虚,或气随血失,阴损及阳,寒自内生。临床见证多以气虚、阳虚为主。血得温则行,遇热(火)则沸溢,因此,因热而致崩漏较多。热可分为实热、虚热、郁热、湿热四种。
2.1 实热 实热指血中实热。素体阳盛或感热邪,或嗜食辛辣助阳之品,致热伏冲任,伤及营血,血热堤决。症见阴道暴下血甚多,或淋漓不断,血色鲜浅,或夹瘀块,烦热口渴,面赤唇红,溲赤便结,舌质红或绛,脉数大。血热堤决,不可遏止,故阴道暴下血甚多,血色鲜红;热则煎熬其血而致瘀,故夹有血块,或淋漓不断;热盛上扰于面,则面赤唇红;热伤津液,津亏失濡则口渴,溲赤便结;热扰心神则烦躁;舌质红或绛,脉数大,皆为血中实热之象。
2.2 郁热 郁热指肝经郁热。怒气伤肝或精神抑郁,郁久化热,扰动血海。症见阴道骤然下血甚多,或淋漓不断,或时断时续,血色紫暗,夹有血块,烦躁易怒,时欲叹息,胸胁胀满,小腹胀痛,不喜揉按,舌质红,苔黄,脉弦数。肝郁气滞,郁而化火,火伤冲任,疏泄功能失常,疏泄太过则阴道骤然下血甚多,或淋漓不断;疏泄不及则血暂止,故时断时续;郁热熬血,故夹血块,色紫暗;情志郁结,肝气不舒,则烦躁易怒,或时欲叹息;肝脉布胁肋抵少腹,肝郁气滞,气机不通,故胸胁胀满,小腹胀痛,不喜揉按。舌质红,苔黄,脉弦数,皆为肝经郁热之证。
2.3 虚热 虚热指精血津液耗损致阴虚,阴虚生内热。《素问•阴阳别论》“阴虚阳搏谓之崩”七个字指出了临床常见崩漏的主要病机。阴虚指脏虚,主要指肾,其次是肝脾心。阳搏指热。热与血搏结,伤及五脏,致冲任不固,而导致崩漏。从而看出,崩漏病变部位在胞宫,病变中心在肾、肝、脾、心。
2.4 湿热 湿热主要系外界邪毒侵入胞宫所致,妇女在经行、产后、手术时,御邪机能受损,病邪乘机侵袭。其次湿热可由体内而生,如劳倦、饮食不节,致脾失健运,湿浊下注,蕴而化热;或房劳暗伤肝肾,相火煎熬而成。湿热蕴蓄胞宫,伤及气分则为带下,灼伤血络则为崩漏。症见阴道下血色深红或紫黑,质粘稠或带浊,气臭秽。崩漏前后,带下量多,或赤或白,或赤白相兼,伴腰骶酸重,小腹牵痛,小便热黄,大便秘结,或溏而不爽,或身热宜汗,心烦少寐,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3 辨气血
辨气血,重在辨血病及气,还是气病及血。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血与气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崩漏虽为血证,但与气有着密切联系。因此,诊治崩漏上,必须辨清是血病及气,还是气病及血。血病及气是血病在先,气伤在后,重在治血,兼顾其气。气病及血,是因气虚不摄,气虚为本,出血为标,治当益气为主,兼顾其血。绝不能把二者的主次,因果倒置。
3.1 血病及气 暴崩失血或淋漓不断,日久不止,阴血流失,气失依附,遂因之而虚,这是崩漏阴损及阳的病机之一。临床除有血虚见症外,伴有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则气短等气虚的症状。这种病人,往往热随血去,热象多不明显。
3.2 气病及血 气滞而病,血不能独行,可使瘀血发生;气郁化火,则肝气横逆,疏泄太过,二者都可能导致崩漏。但气病及血,在崩漏发生上的主要病机是气虚不能摄血。血之所以能畅行于经脉之中,主要靠气的摄纳和维护。若气虚不能摄护,必致血不循经,外溢而为崩漏。气不摄血所致崩漏,因病损脏之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一般可表现为肺脾气虚,心脾两虚,中气下陷三种情况。
3.2.1 肺脾气虚,即气不摄血,临床除见脾虚证外。尚兼肺气虚损,多伴自汗恶风,易于感冒等肺卫不固,及发热,烦渴欲饮,脉洪大等肺脾气伤的表现。
3.2.2 心脾两虚,又称脾不统血,兼有心血不足的惊悸、怔忡、不寐等症状。
3.2.3 中气下陷,病在脾肺,以脾为主,乃血随气陷而致。临床特点是心中空虚,小腹有下坠感,两寸脉弱,或左关浮大无力。
4 辨舌脉
崩漏属于血病,除应根据经血的期、色、量、质辨证外,更重要的是辨舌脉,以析寒热虚实。舌为心之苗,心生血,开窍于舌,舌质的变化,反映了崩漏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将舌质的变化归纳为四种:一是见舌质鲜红或绛,为崩初或病程未久,热在营血,迫血妄行;二是见舌质淡红或胖嫩.舌尖红或边有瘀斑,为崩漏日久气血虚弱,或夹热,或夹瘀;三是见舌质淡白无华,胖嫩而润,为久崩久漏,命门火衰,冲任失煦而不固;四是见舌色淡青,或边有瘀斑,又为久崩久漏,气虚,阳虚夹瘀之象。
崩漏以虚证为主,故脉以虚象多见,即使有实证,脉象也是虚中夹实。气血虚弱.脉见沉细沉缓,两尺尤弱,气血大伤则见芤脉;阴虚内热见细数脉;瘀血内停,阻滞经脉,见弦涩脉;血热则见弦数或洪数之脉。
5 辨证用药
崩漏的临床治疗是根据《内经》“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血脱者当益其气”的原则,结合“塞流、澄源、端本”三步辨证施治。崩漏下血,大下如注,体内精血津液迅速大量亡失,生命处于垂危。此时,有形之血不能速生,而无形之气所当急固。“留得一分气,便留得一分血,便留得一分生机,”体现了“治血先治气”的指导思想。该病经血暴下,气随血失,在尚未至血脱之时,急用独参汤益气,气旺以摄血。体现了“血脱者益其气’的治疗原则的重要性。若病人出现肢冷汗出,脉微欲绝,阴竭阳脱的危重证候,必须采取中西医结合,迅速输氧、输血,补充血容量,分秒必争,抢救病人。
5.1 塞流 《叶天士女科全书》中说:“崩漏初起,宜先止血,以塞其流”,是治崩漏第一步“塞流”。塞流就是止血。血是构成人体基本元素,又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确有“以奉生身,莫贵于此”之用。因此,崩漏初作,首先止血,乃是当务之急。止血的方法,要在适当的方剂中加用相应的止血药,不可专事止涩。这就要根据《内经》:“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辨证使用止血药物。
5.1.1 热者清而止之 即用具有凉血止血的药物,治疗血热而致崩漏。药物有:大蓟、小蓟、槐花、地榆炭、侧柏炭、旱莲草等。地榆炭、旱莲草既有清热养阴作用,又具良好的止血效果。
5.1.2 寒者温而止之 即选用散寒止血的药物,用于血寒而致崩漏。药物如炮姜、艾叶、百草霜等。
5.1.3 虚者补而止之 即选用养血止血的药物,治疗气血虚弱崩漏。如胶粘药物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养血补血的药物需炒炭,如当归炭、生地炭等。
5.1.4 实者泻而止之 可选用化瘀止血的药物,治疗因血瘀而致崩漏。药物有:茜草炭、蒲黄炭、血余炭、三七粉、云南白药等。
5.1.5 陷者升而止之 即选用具有升阳举陷的药物,宜壮提清阳,摄纳阴血。药物如升麻、柴胡、荆芥炭、防风炭等。
5.1.6 久崩久漏,滑脱不禁,宜敛宜涩 药物有乌梅、山萸肉、五味子、煅龙骨、煅牡蛎、赤石脂等。
5.2 澄源 即血止以后澄清本源,也就是针对出血原因采用相应的治法,这是治疗崩漏最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崩漏初止,崩漏虽缓但淋漓不净,更应澄源施治。这就必须据病情采用补虚、消瘀、清热之法。
5.2.1 虚者补之 是针对崩漏所表现出的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的不同证候,用补阴、补阳、补气、补血的药物治疗。补气药物常用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等。气虚甚者重用人参、黄芪。补血药物常用当归、熟地、白芍、何首乌、龙眼肉等。川芎虽为补血药,因其辛温,上达巅顶,下通血海,走而不守,为血中之气药,每有动血之弊,古避而不用。当归富有液汗气味最厚,亦有动血之弊,故用炒当归以养血温通,藉以避免淤滞,且制约其他药物的寒凉之性。补阴,常用的药物如麦冬、生地、玄参、旱莲草、龟板、鳖甲、知母、黄柏等。生地滋阴养血,又有清热作用;龟板、鳖甲滋阴潜阳,且有软坚散结之用,对癥积所致崩漏疗效显著。补阳,药物如附子、干姜、肉桂、仙茅、仙灵脾、巴戟天、杜仲、川断、菟丝子等。但因“血家忌刚燥,当以柔药和之”,因此,桂附等辛烈走窜动血之品很少用,只有在肢冷、汗出、脉微欲绝三大症俱全时用之外,一般不用。使用补益药物,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时时顾护胃气。补气药常与行气药配伍,如木香、陈皮等,使补而不呆;滋阴少佐芳化之品如藿香、佩兰、砂仁等,使滋而不腻;二是补阳药要配伍补气药,以气中求阳;补阳要配伍补阴药,以阴中求阳;补阴要配伍补阳药,以阳中求阴。如此则生化无穷,泉源不竭。
5.2.2 热者清之 《素问•阴阳别论》说“阴虚阳博谓之崩”,说明崩漏病机在于阴虚,热与血博结为其主要病因。因此,清其热是澄源施治的主要方法,也是防止崩漏复发的最重要的一环。要澄源施治,必须对‘血虚、出血、血热、血瘀’血证的四个方面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如血热,则迫血妄行,导致出血;血在一定部位停蓄下来成为瘀血,瘀为六郁之一,郁久化热,又破血妄行,导致反复出血不止。因此,澄源施治,定要清热。清实热,常用黄芩、栀子、黄连、黄柏、龙胆草等。其中黄芩栀子配伍与血分药同用,即引入血分,而清血分实热;丹皮清热凉血,又兼祛瘀之功;制大黄泻热凉血,并逐瘀血而推陈出新,为临床所常用。清虚热,常用生地、白芍、地骨皮、知母、黄柏、旱莲草等。其中芍药清热凉血,兼和营止痛之效。使用清热药,要“适可而止,不要过剂”,因血遇寒则凝,过用则有留瘀之弊,且寒药易伤阳气。
5.2.3 实者泻之 实,主要指瘀血。瘀血阻于胞宫胞络,新血不得归经,使崩漏反复不愈。因此,有瘀不攻,则闭门留寇;反之,无瘀而攻,则徒伤正气。所以,一定要判明瘀血,正确使用活血化瘀,或攻逐瘀血的药物。常用药物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五灵脂、蒲黄、大黄、三七、云南白药、乳香、没药等。其中五灵脂配蒲黄为失笑散,既能活血化瘀,又具良好止痛之效;三七补虚而化瘀止血,定痛而无留瘀之弊。在使用活血化瘀药物,如木香、枳壳等,以使气行血行;二是适当配伍温通药,如炮姜、艾叶等,以增温通经脉,瘀滞得化之效。
5.3 端本 也称复旧,是调理善后的方法。叶天士说:“崩漏既止,里热又除,宜补气血,以端其本”,指出了此阶段重在补益气血,使身体康复。康复的标志:中年或青年建立或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老年则达绝经。为此,必须补脾胃,以助气血生化之源;益肝肾,以养先天之精华,以后天养先天,则先天之气壮,后天之气旺,五脏安和,经充气足血旺,则月事以时而下。端本阶段,病势以缓,根据“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治分两段,即经期采用益气摄血固精之法,防止复发,平时则益脾胃,补肝肾,养血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