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药学其他》

奥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临床疗效比较

发表时间:2014-06-05  浏览次数:1225次

消化道溃疡是指主要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也可见于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口周围及含有异位胃黏膜的美克尔(MECKEL)憩室。此病以中上腹慢性、周期性、节律性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等不适的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本病的总发病率为10%左右,青壮年多发,男性多于女性。若该病未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则易发生消化道大出血引起休克,消化道穿孔而引起急腹症;若该病迁延日久,影响患者营养吸收,则易引起贫血、消瘦甚至有癌变倾向,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1]。消化道溃疡是多因素致病,常见致病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Hp)感染、非甾体抗炎药、遗传因素、酒精,但目前多认为任何导致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增强或减弱的因素都可能引起消化性溃疡[2],故消化道溃疡又称消化性溃疡。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手段在于抑酸。在抑酸治疗中,质子泵抑制剂因其制酸效果好,副作用小而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雷贝拉唑是通过阻断细胞壁上的质子泵而抑制基础胃酸分泌,起效快,作用强而持久,短期内溃疡灶愈合效果好。本文着重比较讨论了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的效果以提供临床用药信息,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收集于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就诊于本院消化科门诊的病人,纳入标准如下:①以反复发生的周期性、节律性慢性上腹部疼痛为主症;②电子胃镜检查证实为活动性胃溃疡和/或十二指肠溃疡;③年龄≧18岁,或≦65岁。排除标准如下:①胃镜检查排除消化道溃疡合并重大并发症如消化道穿孔,大出血者,或者病理提示疑有恶变者;②药物过敏史及禁忌证者;③孕妇、哺乳期妇女;④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造血系统疾病。严格按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共有86例患者入选。将两组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原则进行分组,分为A组(奥美拉唑)和B组(雷贝拉唑),每组4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停服以前的所有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1周,停药1周期间及以后治疗期间,告知患者饮食应定时定量,少吃多餐,避免吃过硬辛辣刺激食物,戒酒及戒烟,稳定情绪。1周后A组患者予以奥美拉唑(商品名洛赛克,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20mg PO Bid,给药1周后予以奥美拉唑20mg PO Qd 连续给药3周;B组患者予以雷贝拉唑(商品名波利特,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10mg PO Bid,给药1周后予以雷贝拉唑10mg PO Qd 连续给药3周,给药期间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1.3 观察指标1.3.1 实验室指标治疗结束后采用胃镜复查,对两组进行临床治疗效果评定。1.3.1.1 疗效评价指标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疗效标准[3]拟定治疗疗并行评定标准:①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胃镜下观察消化道溃疡灶由活动期转为瘢痕期(或消失),周围炎症消退或仍有少许炎症;②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好转,胃镜检查示溃疡面积缩小一半及其以上;③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加重,胃镜下观察溃疡面积缩小不到一半,或溃疡面积无明显变化。1.3.2 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2例患者腹泻和恶心,1例患者失眠,1例患者厌食;对照组出现3例恶心、呕吐、腹胀的病人,1例头痛、1例腹痛病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没有因为不良反应而中止研究的患者,经对症处理不良反应均得到有效缓解。1.4 统计学处理以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统计学方法包括配对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2 结果表2 两组治疗后疗效及镜下溃疡愈合率比较3 讨论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是临床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原本消化食物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却消化了自体组织胃壁和十二指肠壁,从而损伤黏膜组织,黏膜组织缺损超过黏膜肌层,从而引起溃疡。消化性溃疡以抑制胃酸分泌治疗为主,目前临床抑酸剂中以质子泵抑制剂疗效较好,副作用较少。奥美拉唑是一种苯并咪唑硫氧化物,能特异性的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非竞争性地抑制H+-K+-ATP酶,是H+-K+-ATPase(质子泵)抑制剂,一次给药血药浓度可维持24h,服药方便,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基础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来促进溃疡的愈合[4]。可有效改善消化性溃疡的自然病程,减少并发症,但奥美拉唑抑酸效应慢,且疗效有较明显的个体差异。雷贝拉唑主要成分为雷贝拉唑钠,其化学名为2-{[4-(3-甲氧基丙氧基)-3-甲基吡啶-2-基]甲亚磺酰基}-1H-苯并咪唑钠,是一种苯丙咪唑取代物。雷贝拉唑无抗胆碱能及抗H2组胺特性,具有较高的解离常数,与HP若干分子结构有不同的亲和力,可附着在胃壁细胞表面通过抑制H+-K+-ATP酶来抑制胃酸分泌。作为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不良反应较以往的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有所减少[5],有研究表明,雷贝拉唑在服药第1天的抑酸作用显著优于其他质子泵抑制药[6]。可安全、有效、迅速、持久地抑制胃酸分泌,因其活化的pH范围明显增大,比奥美拉唑强2~10倍,为抗菌药提供了理想的碱性作用环境,使抗菌药充分发挥抗幽门螺旋杆菌作用,与抗菌药配合抗HP治疗较奥美拉唑疗效更佳,用药当天即能明显缓解症状。本临床研究表明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上,雷贝拉唑总有效率及镜下溃疡愈合率均优于奥美拉唑,且不良反应少,适宜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 刘开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剂量与疗程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9):20-22.[2] 瞿新梅.肥大细胞巨噬细胞与胃溃疡[J].山西医药杂志,2003,32(2):229-23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80.[4] 遇苏宁,张三奇,杨春娥.质子泵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2,21(11):680-682.[5] 薛淑英,陈思维,吴静生.奥美拉唑抗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5,26(2):15-16.[6] 孙忠实.质子泵抑制剂的新突破-雷贝拉唑[J].中国药学杂志,2003,38(4):307-309.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