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临床药学》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32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4-06-13  浏览次数:1088次

在肝硬化疾病中上消化道出血属于常见的并发症。其主要因胃、食管、十二指肠或胆等病变而引起的出血,临床症状表现为呕血、上腹疼痛及黑便等,该病具有发病急、病请严重、治疗难度高且死亡率高等特点,临床治疗主要以抑制胃酸分泌、收缩内脏血管及降低门脉压力为主[1]。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治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32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治疗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20例患者为对照组。治疗组男 24例,女8例;对照组男性13例,女7例。两组患者年龄28~70 岁,平均(42.5±6.2)岁,其中,18例乙醇性肝硬化,2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1例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所有患者出血量在500~ 3 000 ml不等。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入院前均有呕血、上腹不适、黑便病史,部分患者伴有心率加快、血压下降、不同程度头晕等现象,所有患者根据肝硬化病史、临床表现及胃镜检查等均被诊为肝硬化发上消化道大出血。

1.3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入院后均给予基础性处理与治疗(如:禁食、输血、吸氧、扩容、保肝以及抗生素等)。治疗组:本组患者先给予缓慢静脉推注250 μg生长抑素针剂,之后采用微量泵持续泵入250 μg/h生长抑素针剂(维持时间一般为2~7 d);静脉滴注40 mg泮托拉唑钠针加100 ml生理盐水,2次/d,给予滴注2~4 d[2]。对照组:本组患者均给予静脉滴注24 U垂体后叶素加250 ml 0.9% NaCl注射液,2~4 d;若患者出血症状停止,可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减少垂体后叶素剂量,同时需继续维持治疗5 d。

1.4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经临床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24 h内未出现呕血症状;②有效:患者用药24~48 h内停止呕血,临床征状有好转;③无效:患者用药48 h后未停止呕血甚至更严重,临床症状无变化。

2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详见表1。

3 讨论

经长期临床研究证实,由于引起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疾病的诱因较多,部分学者认为主要是与再生结节、肝纤维化等压迫肝静脉而破坏正常的肝组织,从而增高门静脉的压力指数,引起门脉高压性胃病、胃黏膜充血或糜烂等而引发上消化道大出血;在临床研究中还发现少数患者因感染幽门螺杆菌而引起胃肠黏膜损伤,其也可能引发出血症状。目前,临床治疗方面一般在补液扩容的基础上采用药物治疗来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率。

生长抑素可起到有效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及胃泌素等分泌的作用,减少内脏器官的血液流量。同时,该药可增加食管下端括约肌的收缩力,降低门脉高压,并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较高的止血率,从而对各种原因所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都能有效治疗[3]。泮托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其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持续24 h以上,其不仅能抑制促胃液素、胆碱等所引起的胃酸分泌,抑制不受H2-受体阻断剂或胆碱影响的胃酸分泌,还能减少纤溶,促使血液凝固及黏膜增生修复,从而起到快速止血的作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采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两者联合使用可起到相互协同作用,促进血块收缩和血小板凝聚,并且对全身血流动力学、血压等不会造成不良反应。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止血效果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为优良。

综上所述,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采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效更佳,可促进血块收缩、血小板聚集,提高止血率,并且药物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适合基层医院临床应用。

4 参考文献

[1] 陈淮军.生长抑素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观察 [J].中国医药,2011,32(6):1504.

[2] 马振增,燕善军.生长抑素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34(3):548.

[3] 陈富菊,李贵芳,黄燕飞.泮托拉唑钠静滴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体会[J].云南医药,2008,29(1):79.

[收稿日期:2013-12-13 编校:潘宏竹]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