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法在《生药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2-12-10 浏览次数:1183次
作者 作者单位
符 玲 郑州大学药学院(450001)
毕跃峰 郑州大学药学院(450001)
李海霞 郑州大学药学院(450001)
作为药学专业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基础课程,《生药学》是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及药物分析学等多门课程的基础。它要求学生在掌握生药系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有对常见生药的真伪优劣、品种及质地的分析鉴定能力,其课程特点为知识点分散且繁多,章节内容非常相似,学起来易感枯燥和混淆,更容易遗忘。有鉴于此,我们以增强实践教学在《生药学》理论课和实践课中的应用为主,对该课程的教学做了一些改革和探索,重点培养学生的生药鉴定及分析技能,增强学生对生药及相关学科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理论教学内容的取舍及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1.1 教学内容的取舍 我院《生药学》理论课共有48个学时,其中总论部分约占16个,各论约占32个,要讲解的知识点多,但学时却比较紧张,所以我们在教学内容上做了一些取舍。首先,具体生药的原植物形态特征在上学期的《药用植物学》中已讲,所以除了重点生药略提之外,其余皆可让学生自学,以避免重复讲述和教学重心偏移;其次,在具体生药讲解时多联系学科发展知识以及05版《中国药典》的内容,增强课堂内容的前沿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听课热情;此外,讲到药理药效及适应症时,多联系中医药理论,多结合中药学知识如药物的四气五味、功效、禁忌症以及一些常用中药方剂、适应症等,例如讲麻黄和薄荷时,可让学生联系日常吃过的感冒药,帮助学生理解分析麻黄是以治疗风寒感冒为主,常和桂枝相配伍,而薄荷是以治疗风热感冒为主,常和菊花相配伍;当讲黄芩、黄连、黄柏时,给学生讲解“三黄”的功效区别:黄芩以清上焦肺火为主,黄连以去中焦心火为主,而黄柏以治下焦肾火为主。实践多次证明,学生对此有浓厚的兴趣,他们的求知欲也就很容易被激发出来。
1.2 理论教学中实践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 针对具体生药的讲解,我们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大,图片直观形象等优点,同时采用将生药标本带进课堂,或者在实验课上结合生药标本进行理论讲解等形式,尽可能加深学生对生药性状、显微等知识的直观印象;此外,充分利用标本馆、药店、药材市场以及野外实习采药的多种实践形式,将课堂继续向课外延伸;例如每周定期开放标本馆,鼓励学生对照实物学习生药性状知识;让学生利
※基金项目:2009年郑州大学校级校改课题
用寒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调查家乡的药材资源及使用现状,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利用野外实习和参观药材市场等方式,让学生实地考察生药品种和了解市面常见伪品的区别。通过以上多种方法的运用,《生药学》课堂就变得非常立体生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大为提高。
2 实验教学内容的调整与重组
2.1 实验内容的重新调整 我院现采用的《生药学》教材为蔡少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其编排方式按照药物自然属性结合自然科属顺序。这种编排方式易于比较同科同属生药在形态、成分及药理作用上的差别,但相同入药部位的药材之间缺少联系,不利于实物对比学习。因而在实验教学中,根据相同入药部位的药材在性状和微观上具有共性的特点,我们重新安排实验教学内容,大致分为根与根茎类生药:大黄、黄连、甘草、黄芪、贝母;皮类生药:厚朴、肉桂、黄柏;花类生药:金银花、洋金花、红花、丁香;果实和种子类生药:小茴香、五味子、马钱子;全草类及叶类生药麻黄、薄荷、番泻叶;菌类生药:茯苓、猪苓;动物药全蝎、矿物药朱砂、石膏的鉴定等,在每次实验中同时摆放一定数量的饮片标本随堂讲解,并供学生看、闻、摸、尝,以增加感性认识,突出生药性状鉴别要点。经过调整之后,实验内容系统性增强,讲解时也可以点带面,学生通过对同类生药特征的学习,来加强理解或自学该类其他生药的特征,为培养学生综合鉴定生药的思维能力打下基础。
2.2 增开生药分析内容 《生药学》总论中所讲的常用生药分析方法还有:生药水分测定、灰分测定、浸出物测定、有效成分含量测定、重金属、农药残留量以及中成药鉴别等,由于学时和生药学实验室条件的限制,没有和课程同步开设,我们将这部分的实验内容以限选课《生药分析实验》的形式加以开设,具体内容如生药槐米的浸出物分析,四大怀药中菊酯类农药的残留量GC分析,中成药鉴别等等,通过这些实验的开设,学生对常用生药分析方法有了基本的掌握,实验动手和动脑能力得以提高,并且兴趣非常浓厚。这不仅弥补了《生药学》中具体生药分析方法的实验欠缺,在教学层次上又对其有深化和扩展的作用,对学生知识链的完善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2.3 实验考核方式的多样化 在实验考核上,除了平时实验报告成绩外,我们还开设了未知混合粉末鉴定、生药饮片的鉴定以及让学生去图书馆和上网查资料写论文的形式,采用多种方法来考核,以弥补该课程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导的不足之处,提高自主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的比重,从多方面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
2.4 开放式实践教学的运用 为了充分发挥实验室和标本馆的作用,我们设置生药学开放实验室,定期向学生开放,允许他们在课外时间里继续完成实验,并且安排辅导教师;让学生参于标本馆的建设,鼓励学生对照标本实物学习生药性状知识;利用大学生创新实验的平台,引导学生以自愿为前提组成各个创新实验小组,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创新实验课题,老师仅仅在选题时和实验过程中疑难时加以指导,尽可能让学生独立完成从选题到申报再到实验的全部过程。在我院大学生创新实验中,有不少学生选择了与生药相关的研究课题,如地黄牛奶饮料的研究,野菊花中黄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等,在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实验中脱颖而出,这些不仅为下一阶段毕业实习创造了良好的基础,而且对整个药学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实践教学的改革,无论在教学上还是在科研上,我们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全校学生网上教评中,我院的《生药学》理论课和实验课均达到了90分以上,学生实验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得到很大的锻炼,同时也为我院生药学学科的建设和课程优化提供良好的借鉴,为下一步创建精品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
参考文献
[1] 白云娥,漆小梅,赵正保.生药学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6):59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