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中药物的炮制对其效用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2-12-18 浏览次数:1105次
作者 作者单位
李博 内蒙古达拉特旗达仁中医院 中医康复科 014300
付少锋 内蒙古第四医院 骨科 010080
蔺鹏飞 内蒙古达拉特旗达仁中医院 中医内科 014300
1.经方中所载炮制方法特点
据《金匮玉函经》《注解伤寒论》等书的记载对经方用药的炮制方法有如下几个特点:
1.1首提”炮炙”一词,立”生熟有定”学说 多数中药有一药多效的特点,经方用药首立”生熟有定”学说,有的放矢的运用炮、炙、煨炒、烧、煮、熬、煎、醋炙等方法,制生为熟,以发挥最佳疗效,降低毒性及副作用。如经方皂荚丸之皂荚刮去皮,用酥炙;大建中汤之蜀椒炒去汁;瓜蒂散之瓜蒂熬黄;蜘蛛散之蜘蛛熬焦;矾石丸中矾石烧用等 。
1.2首提依方制药,首定制药标准 为确保疗效,经方用药或制其形,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质,制定了药物的炮制标准。今《中药炮制学》净制、切制、炮炙的工艺分类法即源于此。
1.3以七情和合配伍炮制,开加辅料炮制先河 经方除运用君,臣,佐,使的配伍法度,还巧妙运用了药物的七情和合性能进行炮制配伍,并首创辅料制药,以达增效、减毒、消除副作用之目的。例如:1 同类相从(性味相同),相须为用 如白通汤用辛热之葱姜助附子辛热之性以破阴回阳,宣通内外,治疗少阴病阴盛戴阳证,此所谓以热制热,称之“从制”。2 异类相使(性味不同),各取所长,增强疗效,如桔梗配甘草(桔梗汤)清热利咽;甘草配干姜(甘草干姜汤)温中复阳;白芍配甘草(芍药甘草汤)敛阴解痉等。后人师其意设立药炒(小炒)之法。3 相畏相杀,减毒增效《神农本草经》指出:“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仲景师其法而巧用于炮制配伍,如以生姜(干姜)制半夏,利用相畏以减低半夏毒性,增强止呕作用(生姜半夏汤、半夏干姜散);利用相杀作用以白蜜久煎乌头,既可制乌头毒性,且可延长药效(大乌头煎)”4 性味相反,反佐相成,对阴盛格阳,阳亡阴竭的危重证(吐已不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经方采用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救治,方以通脉四逆汤(炙甘草、生附子、干姜)速破在内之阴寒,而回欲脱之阳气,加入猪胆汁以益阴和阳,兼能降逆,以此寒制热之法,俗称“反制”,亦称“反佐”,后世之黄连水制吴茱萸等亦从此制。
为了改变药材的性质,经方开辅料制药之先河,如醋制半夏的苦酒汤,蜜制乌头的大乌头煎,水蜜同煎的大半夏汤,灶心土制药的黄土汤等,后世发展为加辅料制法,多数方法至今仍在应用,《中药炮制学》中工艺与辅料相结合分类法即由此发展而来。
2炮制对经方效用的影响
经方炮制的最大特点是依方制药,若组方的药物不变,仅在药物炮制加工方面不同,会使方剂的功用发生一定的变化,改变部分适应证。如理中汤为温中益脾要方,凡中焦虚寒者均可应用,但不同情况应选用不同炮制品才能提高疗效。若中焦虚寒而兼有内湿者,除了可加炒苍术之类外,宜用干姜取其辛热而燥,能祛寒燥湿;若中焦虚寒,胃失和降,呕吐腹痛,或者阳虚出血,除了可加吴茱萸之类散寒止痛或者加阿胶、黄芪止血之外,则应以炮姜易干姜,取其炮姜苦温而守善于温中,止呕、止痛和温经止血,作用缓和持久;若腹泻明显,方中白术宜土炒,增强健脾止泻的作用;若腹胀恶食,白术又宜炒焦,既可避免其壅滞之弊,又可开胃进食;甘草均宜炙用,取其甘温,补中益脾力强[2]。再如生姜半夏汤可散寒逐饮,用于寒饮搏结上中焦的证治,方中用姜汁而不用生姜,尤在泾曰:“生姜用汁,则降逆之力少而散结之力多。”徐忠可曰:“生姜宣散之力,入口即行,故其治最高,而能清鬲上之邪……此用汁而多,药性生用则上行,为其邪高,故用汁而略煎,因即变其汤名,是以生姜为君也。”故是半夏合生姜汁重在散饮,而小半夏汤则是半夏合生姜,重在降逆。(《金匮集释》)另外,由于中药通常是一药多效,但在药方中并不需要发挥该药的全部作用,特别是在不同方中,同一药物所起的作用并不一样,如麻黄在麻黄汤中起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作用,故原方生用,并要求去节,取其发汗平喘作用强;在越婢汤中,用麻黄意在利水消肿,故生用而未要求去节,取其利水力较强而性兼发泄。
综上,炮制对经方效用的影响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疗效;2消减方中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利于治疗;3调整方剂部分适应证,扩大应用范围;4满足方剂的剂型要求,保证临床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刘海良,姚学文,张长安.经方药物炮制管见[J].吉林中医药,2004,24(12):1-2
[2]刘名传中药炮制对方剂的影响[J].齐鲁药事,2005,24(8):480-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