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滴剂抗炎消肿药效学研究
发表时间:2012-12-24 浏览次数:1119次
作者 作者单位
金桂芳 广东药学院 药理学教研室, 广东 广州 510006
鼻炎滴剂系佛山德众药业有限公司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生产的中成药,由盐酸麻黄碱、黄芩苷、金银花提取液、辛夷油、冰片等药物组成,具有散风、清热、通窍功能,用于风热蕴肺型急、慢性鼻炎。为进一步为其治疗作用提供药理、药效依据,笔者进行了相关的药效学研究。
1 材料
1.1 受试药物
鼻炎滴剂(佛山德众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8108,因本药既有中药提取液又另添加中药有效成分,剂量无法用含生药量表示,故本文中用样品药液的毫升数来表示);地塞米松磷酸盐注射液,广东三才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批号20080855。阿司匹林肠溶片(以下简称“阿司匹林”),济南永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80108。盐酸麻黄碱注射液(以下简称“麻黄碱”),东北制药集团公司沈阳第一制药厂。注射用氨苄西林钠,山东瑞阳制药公司,批号:08032702;磷酸组织胺,上海生化试剂厂产品。角叉菜胶,辽宁省药物研究所提供。伊文思蓝,为Flucka产品;二甲苯(分析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0662厂生产。伤寒、副伤寒甲、乙菌苗,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产品。
1.2 菌种
肺炎克雷伯杆菌[CMCC(B)46108]、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MCC(B)32204]、甲型溶血性链球菌[CMCC(B)32213]、变形杆菌[CMCC(B)49105]、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1]、大肠杆菌[CMCC(B)44101],以上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菌检定所;肺炎链球菌,广东药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提供。
1.3 动物
NIH小鼠,体质量19~21 g,雌雄各半,合格证号2008A001;SD大鼠,体质量150~170 g,雌雄各半,合格证号2008A020;新西兰兔,体质量 2.0~2.2 kg,雌雄兼用,合格证号2008A004,均由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2 方法与结果
2.1 抗炎实验
2.1.1 鼻炎滴剂对大鼠组胺性鼻炎鼻黏膜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1,2] SD大鼠50只,随机均分5组,即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鼻炎滴剂3个剂量组(高、中、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用原液,中、低剂量组分别将原液稀释2、4倍,给药体积均为0.04 mL/只)、地塞米松组。各实验组小鼠每日滴鼻给药1次,给药体积均为0.04 mL/只,连续3 d,末次给药1 h后,分别给大鼠尾静脉注射1%伊文思蓝生理盐水溶液0.4 mL/100 g,随即滴鼻给予1%(ρ)磷酸组织胺0.02 mL/只(0.2 mg),20 min后处死大鼠,将鼻腔分离剪下,剪碎置10 mL具塞离心管中,加7∶3(V∶V)丙酮与生理盐水混合液4 mL浸泡,45 ℃孵育72 h,期间振摇数次,3 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液于610 nm比色测定其吸光度。由结果可看出,鼻炎滴剂的3个剂量组吸光度均小于空白对照组,表明鼻炎滴剂能非常显著降低大鼠组胺性鼻炎鼻黏膜毛细血管通透性,见表1。表1 鼻炎滴剂对大鼠组胺性鼻炎鼻黏膜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P<0.01(t检验)
2.1.2 鼻炎滴剂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3] NIH小鼠50只,随机均分5组,即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鼻炎滴剂3个剂量组(高、中、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用原液,中、低剂量组分别将原液稀释2、4倍,给药体积均为0.05 mL/只)、地塞米松组(0.05 mL/只,即0.25 mg)。各实验组小鼠每日耳廓涂药1次,对照组涂以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3次,末次涂药后1 h,各组小鼠用蒸馏水洗去药液,用干棉球擦净。各组小鼠右耳涂二甲苯0.05 mL/只,左耳作对照,15 min后处死小鼠,用直径7 mm的打孔器将双耳相同部位等面积切下,用FA2104S电子分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分别称重,按下式计算右耳肿胀率:右耳肿胀率(%)=[(右耳片质量-左耳片质量)/左耳片质量]×100% 。结果表明鼻炎滴剂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均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见表2。
2.1.3 鼻炎滴剂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1] SD大鼠50只,随机均分5组,即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鼻炎滴剂3个剂量组(高、中、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用原液,中、低剂量组分别将原液稀释2、4倍,给药体积均为4 mL/kg,分别为小鼠半数致死量的1/5、1/10、1/20)、地塞米松组(皮下注射给药给药)。 因局部给药,难以观察本项目的指标,故灌胃给药。实验时,用乙醚吸入麻醉,在每只鼠的左右腋窝部用碘酒消毒,75%(φ)酒精棉球脱碘后,各切开1 cm长小口,用眼科镊将30 mg的高压灭菌棉球(各加入氨苄青霉素10 mg•mL-1•个-1,50 ℃烘干)从切口处植入皮下,随后缝合皮肤。从手术当日开始给药,每日1次,连续7 d,第8天打开原切口,将棉球取出,剔除脂肪组织,70 ℃烘干,称重。将称得的质量减去棉球原质量,即为肉芽肿质量。结果显示,鼻炎滴剂组的棉球肉芽肿干重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说明其对大鼠棉球肉芽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见表3。表2 鼻炎滴剂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表3 鼻炎滴剂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2.1.4 鼻炎滴剂对大鼠足肿胀的影响[1,4] SD大鼠50只,随机均分5组,即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鼻炎滴剂3个剂量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4 mL、2 mL、1 mL样品液/kg,中、低剂量组分别将原液稀释2、4倍,给药体积均为4 mL/kg,分别为小鼠半数致死量的1/5、1/10、1/20)、地塞米松组(皮下注射给药)。 因局部给药,难以观察本项目的指标,故灌胃给药。连续3 d,用软皮尺先测定每鼠右后肢正常踝关节周长,末次给药1 h后,分别在大鼠右后足跖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混悬液0.05 mL/只,致炎。随后分别于1、2、4、6 h各测1次右后肢踝关节周长,记录结果,按下式计算肿胀率:
肿胀率(%)=
(致炎后周长-致炎前周长)/致炎前周长×100%
结果可看出,在给药后不同时间,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鼻炎滴剂用药组和阳性对照组肿胀率都有显著下降,说明鼻炎滴剂可有效抑制角叉菜所致大鼠足肿胀,见表4。表4 鼻炎滴剂对角叉菜所致大鼠足肿胀的影响
2.2 鼻炎滴剂对实验性发热大鼠体温的影响
取SD大鼠50只,体质量150~170 g,雌雄兼用,先测正常肛温2~3次,隔30 min测1次,连续2次测定体温相差不应大于0.2℃,取平均值为正常体温。个体之间体温相差不大于1.0℃。每只大鼠皮下注射伤寒、副伤寒甲、乙菌苗3 mL/kg,每隔1 h测量1次肛温,待体温升高0.6 ℃以上时(约1~4 h),取符合要求大鼠随机均分5组,每组10只,立即开始给药。即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鼻炎滴剂3个剂量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4 mL、2 mL、1 mL样品液/kg,中、低剂量组分别将原液稀释2、4倍,给药体积均为4 mL/kg,分别为小鼠半数致死量的1/5、1/10、1/20)、阿司匹林组。给药后30、60、120 min各测量体温1次[5]。结果显示,鼻炎滴剂3个剂量组对伤寒、副伤寒甲、乙菌苗所引起的大鼠实验性发热有显著的解热作用,见表5。表5 鼻炎滴剂对实验性发热大鼠体温的影响
2.3 鼻炎滴剂对离体兔耳血管灌流的影响
用ρ=0.4%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1 mL/kg)将兔麻醉,俯卧位固定于兔台上。剪去耳根部毛,于兔耳根凸面正中,在此血管处, 顺血管走向切开皮肤,约2~3 cm即见兔耳静脉。仔细分离兔耳动脉约1 cm长,并于其下穿二根线,结扎近心端,在此结扎点远侧稍许作一“V”形切口,插入玻璃套管(或细小塑料管)予以结扎。用粗剪刀剪下全兔耳,用洛氏液灌注动脉冲洗血管中存留的血液,直到流出的液体无色为止。
将兔耳固定在五角板上,以45°倾角把该板固定于铁支架上,兔耳动脉插管经橡皮管与盛洛氏液瓶连接,并向瓶内持续通O2,或95%的混合气体。贮液瓶距兔耳动脉约60 cm左右, 并使灌流液用38 ℃水浴器保温,调节橡皮管螺旋夹,使由耳静脉流出的灌流经玻板角流下的速度约为30~40滴/min,记录3 min血流量,取恒定后的平均值。分别在不同的兔耳,于橡皮管近插管处缓慢注入洛氏液或供试药液(高剂量组用原样品液,中、低剂量组分别用洛氏液稀释2、4倍)0.5 mL/只,观察并记录给药前及给药后第1、3、5、10分钟的滴数。待前一个药物的作用消失后才能进行下一个药的试验[ 6 ]。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鼻炎滴剂3个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均能降低兔耳灌流量,提示其有收缩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水肿的作用,见表6。表6 鼻炎滴剂对离体兔耳血管灌流的影响
2.4 鼻炎滴剂的体外抑菌试验[1,3]
2.4.1 菌悬液的制备 先将5种冻干菌株分别接种至血清肉汤中,37 ℃培养18 h,从各增菌液中分别挑取一环细菌接种至5 mL血清肉汤中,37 ℃ 18 h;离心(2 000 r/min,10 min),弃去上清;以无菌生理盐水洗涤,再次离心;各管沉淀以无菌生理盐水稀释。采用比浊法使5种菌悬液浓度均为1×105 CFU /mL ,备用。
2.4.2 样品稀释 采用试管系列稀释法,将鼻炎滴剂的样品用血清肉汤稀释成6个不同的稀释度,即1/5、1/10、1/20、1/40、1/80和1/160。
2.4.3 细菌接种 将比浊后的菌悬液接种至含药肉汤中,接种量为50 μL/管。同时设立阳性、阴性和空白对照组,其中阳性对照:不加药,加菌;阴性对照:加80 μg/mL的氨苄西林,加菌;空白对照:加药,不加菌。
2.4.4 细菌培养结果 37 ℃温箱中培养24 h后,观察各细菌生长的情况。以澄清管所含药物的最低浓度确定为最低抑菌浓度(MIC)。从澄清管中各挑取一环肉汤,分别划线接种至不含药物的平板上。37 ℃培养24 h,观察有无菌落形成以确定药物的最低杀菌浓度(MBC)。
2.4.5 抑菌试验结果 鼻炎滴剂在体外对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见表7。表7 鼻炎滴剂的抗菌作用
3 讨 论
鼻炎的炎症表现以局部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为特征,本实验选择慢性炎症大鼠棉球肉芽肿、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所致大鼠足肿胀3个炎症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鼻炎滴剂有较好地抑制炎性水肿发生的作用;组胺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目前确定的唯一能诱发出全部鼻变态反应症状如鼻痒、喷嚏、鼻清涕及鼻塞等的炎症介质。实验结果显示,鼻炎滴剂能有效拮抗组胺的致炎作用,减轻鼻黏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有利于鼻炎的治疗;兔耳血管灌流量实验结果显示,鼻炎滴剂组可以降低兔耳灌流量,具有缩血管的作用;结合鼻炎滴剂对大鼠实验性发热显著的解热作用及体外抑菌结果,提示鼻炎滴剂具有较好的抗炎、抑菌、收缩血管、减轻水肿的作用,从而为阐明鼻炎滴剂具有散风、清热、通窍功能,临床用于风热蕴肺型急、慢性鼻炎等疾患引起的鼻黏膜水肿、鼻塞提供了药理学参考。 鼻炎的炎症表现以局部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为特征,本实验选择慢性炎症大鼠棉球肉芽肿、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所致大鼠足肿胀3个炎症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鼻炎滴剂有较好地抑制炎性水肿发生的作用;组胺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目前确定的唯一能诱发出全部鼻变态反应症状如鼻痒、喷嚏、鼻清涕及鼻塞等的炎症介质。实验结果显示,鼻炎滴剂能有效拮抗组胺的致炎作用,减轻鼻黏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有利于鼻炎的治疗;兔耳血管灌流量实验结果显示,鼻炎滴剂组可以降低兔耳灌流量,具有缩血管的作用;结合鼻炎滴剂对大鼠实验性发热显著的解热作用及体外抑菌结果,提示鼻炎滴剂具有较好的抗炎、抑菌、收缩血管、减轻水肿的作用,从而为阐明鼻炎滴剂具有散风、清热、通
【参考文献】
[1] 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78,362-366.
[2] 苗明三.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24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中药新药研究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71,176.
[4] 徐叔云,卞如濂.药理实验方法学[M]. 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11-915.
[5] 谭毓治,彭旦明,肖舜玲,等.九个方剂对大鼠实验性发热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89,14(5):50.
[6] 李仪奎.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