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例U波倒置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6-15 浏览次数:413次
作者:张其连 作者单位:510182 广州医学院校医院
【关键词】 心血管技术
随着心血管技术及心电图学的不断发展,U波倒置的临床意义日渐受到重视。我院门诊自2002年5月 2005年6月发现U波倒置者125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5例中,男性85例、女性40例,年龄28 76岁。
1.2 方法 均在静息心电图中发现U波倒置后,选择性作生化检查,彩色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监测、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U波倒置的判断标准:在常规12导联中,任何一个导联的TP段出现明显的负性下移(与其后的PR段相比较);即为倒置的U波,倒置U波不与其前T波降支或其后的P波相重合。
2 结果
2.1 U波倒置在不同年龄中的分布为:<30岁3例(占2.4%),30岁以上11例(占8.8%),40岁以上16例(占12.8%),50岁以上37例(占29.6%),60岁以上50例(占40.0%),70岁以上8例(占6.4%)。
2.2 U波倒置的病因分布为:冠心病60例(占48.0%),高钾血症5例(占4.0%),高血压病40例(占32.0%),肺源性心脏病3例(占2.4%),瓣膜病10例(占8.0%),扩张性心肌病2例(占1.6%)。病毒性心肌炎5例(占4.0%)。
3 讨论
U波是T波之后的一个圆而钝的低小宽波,出现时间相当于第二心音之后,即心室舒张期。对于U波产生机制仍有争论,概括起来有三种学说:①浦氏纤维、乳头肌、基底部或其他部位心肌复极延迟;②动作电位的后电位;③舒张早期快速充盈期心室肌的伸张后电位,即心肌松弛时的机械运动造成。目前多支持第三种可能,认为在临床上任何原因引起心肌缺血、心室舒张功能下降、心室容量增加、心室扩张及心室各部舒张功能不平衡、不同步均可导致U波倒置的发生[1]。
有作者[2]报道U波异常发生率与年龄呈正相关,认为异常U波的出现是形成U波的心肌功能退化的指征,随着年龄增长,心肌组织结构发生了不可逆的改变或者血液中某一离子浓度失调而影响了U波的形态。50岁以上U波倒置占76%,50岁以下者仅占24%,表明随着年龄增长,U波倒置发生率明显增加。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U波倒置是诊断冠心病的一个重要指标。有人研究的一组200例U波倒置者中有197例有器质性心脏病,并且发现与缺血性心脏病密切相关。孙鸣[3]对临床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79例的观察中发现,U波倒置不仅可以协助冠心病的诊断,同时对于提示近期心肌缺血发作及其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确诊为冠心病60例,占48%,由此表明冠心病是U波倒置的常见原因。Gurlek[4]对112例静息心电图U波倒置者行冠脉造影,发现U波倒置多见于3支冠脉病变,且冠脉狭窄>90%,多伴有严重的左前降支病变。刘艳秋[5]对冠心病U波倒置者,行冠脉造影提示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或多支病变,分别为39.1%及43.5%。临床上可将U波倒置作为判断冠脉病变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组确诊为高血压病40例,占32%,故高血压病也是引起U波倒置的常见原因之一。有作者报道U波倒置与血压变化密切相关,血压升高时U波倒置明显,而当血压降至正常时,U波可转为直立。更进一步的研究证明,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不全者U波倒置发生率明显高于左室舒张功能正常者[6]。提示左室容量增加、左室扩张及收缩期负荷加重是高血压病U波倒置的原因。
U波倒置除常见于冠心病与高血压病,也可见于其他疾病。本文20%病例见于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肺心病及高钾血症,与有关文献报道相符[7]。临床上遇到U波倒置者,要考虑到多种病因可能,以免误诊和漏诊。
【参考文献】
1 郭继鸿.新概念心电图.第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08 109
2 袁林,黄赛银.老年人异常U波发生率的分析.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4):379 380
3 孙鸣.U波倒置在冠心病中的临床价值.临床荟萃,2000,15(8):352
4 Gurlek A, Oral D, Pamir G, et al. Significance of resting U wave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J Electrocardiol, 1994,27:157
5 刘艳秋,张振刚,风以良,等.心电图U波倒置在高血压病、冠心病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4,8(3):77
6 蒋萍,沈小波,许红俊.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与U波关系探讨.高血压杂志,2001,9(3):207 208
7 載伟川.心电图U波倒置168例分析.人民军医,2001,44(11):643 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