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心血管病学》

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发表时间:2011-04-22  浏览次数:429次

  作者:李志玲,姚敦文 作者单位: 419200 湖南新晃,新晃县人民医院特检科

  【摘要】 目的 探讨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病情判断和心率变异性改变。方法 对50例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做动态心电图分析。结果 24h心率<87164次的11例,部分并有窦性停搏(静止),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快慢综合征,期前收缩心律失常。其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无明显差异,但频域分析差异有显著性,TP和LF下降,而HF上升。结论 动态心电图可更全面了解患者的心律和心率,利于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法。

  【关键词】 窦性心动过缓;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

  窦性心动过缓是临床上很常见的缓慢性窦性心律失常,其病因、机制及类型不同,决定窦性心动过缓病情的判断和治疗方法。本文收集长期、反复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动态心电图50例,就其临床和心电图做了初步分析,旨在探讨其心电学特征和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5月~2005年6月,对普通心电图长期、反复检查均为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做了动态心电图分析,心率均<60次/min,部分患者长期心率<50次/min。男33例,女17例,年龄19~75(47.5±15.1)岁。临床诊断冠心病6例,原发性高血压9例,糖尿病4例,其他31例。同期健康体检者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20~72(53.3±17.7)岁,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显著性(t=1.14,χ2=0.27,P均>0.05)。

  1.2 方法 采用美国 PI 公司三导动态全息心电图系统,导联选用、 MV1、 WM3、 MV5三通道,连续检测24h心电信号。采用专人分析,人机对话方式识别各种心律失常。去除非窦性QRS波群,进行心率变异性时域和频域的分析,并由计算机算出以下时域和频域指标。时域分析: SDNN(全部正常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ANN(连续5min平均正常R-R期间标准差),SDANcndex(计算24h连续5min一段的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数),RMSSD(全部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PNN50C(相邻R-R间期差异≥50ms的百分数。频域分析: 通过计算机运用快速傅立叶转换,将心搏间期转换为频谱,计算功率密度。总功率TP(0.000~0.500Hz),超低频功率ULF(0.003Hz~0.040Hz),低频功率LF(0.040~0.150Hz)及高频功率(HFc0.150~0.40Hz)。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7.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χ2检验。

  2 结果

  50例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出24h总心率<57164次的11例,而对照组无1例总心率<87164次。两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律失常比较 (略)

  两组心律失常差异有显著性(χ2=6.22,P<0.05)。两组出现的单纯房性/室性期前收缩差异无显著性,(χ2=0.534,P>0.05)。50例心动过缓患者发生心室停搏>3.05共有6例,部分发生晕厥,对照组无1例发生心室停搏,差异有显著性(χ2=20.67,P<0.05)。

  两组心率变异性域测值及频域指标测值比较,见表2,3。

  表2 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测值比较 (略)

  表3 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测值比较 (略)

  3 讨论

  窦性心动过缓按其程度可分为:(1)轻度:50~59次/min;(2)中度36~49次/min;(3)重度<35次/min[1]。本组病例多为中度以上患者,反复做普通心电图均为窦性心动过缓。资料上显示动态心电图对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心电图。而它最大的优点是连续记录,每次心律失常都有相应的记录时间,有助于窦性心动过缓病因的诊断。

  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或窦房结功能减退均可导致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本组11例24h总心率<87164次,并伴有窦性停搏、快慢综合征及窦房传导阻滞,5例房室传导阻滞均为文氏型,其中3例,由于6~10个P波后无后继QRS波群,致出现4.55~5.42s的等停搏。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多为房室束上部阻滞,可能为连续性隐匿性房室传导所致。6例出现快慢综合征,其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终止后,恢复窦性心律之前的长间隙均<2s。结合长期、反复窦性心动过缓病史,综合动态心电图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标准[2],可考虑为窦房结功能减退。

  心率变异是用于评价自主神经功能(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紧张性和均衡性),及对心血管活动影响的量化指标。窦性心动过缓时域分析除RSMMD和PNN50增高外,其余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RMSSD和PNN50均为衡量迷走神经对心率调控的作用大小的指标,数值越大,代表迷走神经紧张越高[3]。频域指标能更好地反映迷走交感神经各自的活性平衡状态。而频域分析时TP和LF明显下降,HF上升,提示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可能存在交感、迷走神经失平衡状况,迷走神经兴奋性较高,释放的乙酰胆碱能提高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促进K+外流,4位相自动去极化速率减慢,窦房结自律性降低,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当窦房结P细胞自律丧失时,可出现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等。因此,临床要引起高度重视和积极治疗。

  窦性心动过缓,心率<60次/min,其原因多为生理性,如老年人、运动员或睡眠中。但对一些持续缓慢性窦性心律特别是心率长期<50次/min又出现心脑等脏器供血不足症状而疑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延长心电图的监测时间可显著提高异常心电活动的检出率,因此,动态心电图应作为首选检查,可更全面了解患者心律和心率,便于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鲁端.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分类建议和少见类型.心电学杂志,2003,4:195.

  2 张开滋,刘泊洋,吴杰.心电信息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236-237.

  3 典秀芬,黄永麟,宋丽云.心率变异动态谱不同计算方法及其某些成分临床意义的探讨.中华心律失常杂志,1998,2:104.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