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心血管病学》

中国人群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的Meta分析

发表时间:2011-03-25  浏览次数:305次

  作者:田克钧 徐力辛 戴振宇 符月琴 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脏中心,浙江 温州 325000)

  【摘要】目的 评价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冠心病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方法 全面检索关于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的原始研究,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纳入,对各研究进行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不符合遗传平衡分布的研究予以剔除。利用β纤维蛋白原基因的(AA+GA)基因型/AA基因型的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CI)作为效应指标进行分析。采用Revman4.2统计软件包及Stata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计算合并的效应指标。结果 8个原始研究共计1 807例对象(其中冠心病患者872例,对照组935例)进入了最后的数据合并。各研究间经齐性检验后未发现明显异质性,未发现发表偏倚。经采用MantelHaenszel 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的(AA+GA)基因型/EE基因型的OR值为1.54,95%CI为1.27~1.87(P<0.01)。结论 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可能与中国人群冠心病相关,A等位基因携带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有增高趋势。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Meta分析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是一种重要的凝血因子,其功能亢进或血浆水平增高与冠心病的发病密切相关。近年发现人Fg基因多态性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具有相关性〔1〕,从而使Fg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引起广泛关注。位于FgBβ(βfibrinogen,FGB)基因5′端启动子区455 bp位点处的G/A455是最早被发现并被广泛研究的多态性位点而倍受关注,该位点突变认为与Fg水平及其活性有关,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缺血性疾病的发生〔2〕。由于基因多态性频率具有明显的种族异质性且不同研究间存在实验设计、病例选择标准和样本含量之间的差异,导致研究结论存在明显争议,近年国内及国外均有较多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其中也存在各研究结果不一致的情况,解决研究结果之间不一致的有效办法是对已有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因此,为了客观地评价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冠心病的相关性,本文对既往的有关研究进行了Meta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用“β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455G/A基因”、“HaeⅢ”、“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绞痛”作为关键词联合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优秀硕博论文库,获得全部有关β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相关性的中文文献;同时以“fibrinogen”、“polymorphism”,“coronary heart disease”、“myocardial infarction” 作为关键词联合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等西文数据库,获得发表在外文期刊上的国内研究。检索时间为2008年3月5日~4月1日。

  1.2 文献纳入标准 ①原始资料为已公开发表及优秀硕博士论文数据库的文献。原始文献内容为涉及βFg455G/A基因多态的基因型频率和(或)等位基因频率的病例对照非配比研究。②原始文献类型为设计良好的病例对照研究(有严格的对照,对照组均排除具有非心血管疾病,且有两组人群的基本构成,冠心病及心肌梗死诊断标准采用国际公认标准,文中报告数据完整或根据报告结果能推算分析出所需数据,统计方法恰当)。③各文献研究方法相似,观察对象均为中国人,以汉族为主,没有针对少数民族进行研究者。④文献包含足够的信息量用于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分布差异,去除重复报告、数据描述不清无法利用的文献。⑤对各研究对象的对照组进行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不符合遗传平衡定律的文献予以剔除。初步检索文献为20篇,按上述要求筛查后纳入分析文献为8篇。

  1.3 数据提取与统计学处理 由3人分别评价文献的质量。采用Revman4.2统计软件包及Stata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观察指标采用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AA+GA)基因型/GG基因型的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CI)。①首先对各研究对照组的基因型进行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不符合遗传平衡分布的文献予以剔除,以验证研究人群的代表性,遗传平衡检验:假设χ2=(a+b+c)(b-4ac)2/(2a+b)2(b+2c)2,自由度(V)=基因型数等位基因数。a:GG基因观测值,b:GA基因观测值,C:AA基因观测值,本研究V=1,剔除对照组不符合遗传平衡定律的文献。计算各研究的OR值,并对各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②绘制漏斗图来评估发表偏倚。但是根据漏斗图的形状来判断有无发表偏倚主观性太强,为此同时采用检验效能较高的Egger法回归分析来评价发表偏倚及验证漏斗图的对称性,并绘制Egger发表偏倚图,以便更客观地进行发表偏倚评估;③根据各个研究的异质性检验结果,选用相应的数据合并方法。如各研究结果间无异质性,则采用MantelHaenszel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合并,计算合并OR值及其95%CI;如研究结果间存在异质性,则采用校正后的随机效应模型(DL法)进行数据合并,计算合并OR值及其95%CI。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入选结果 各篇文献数据共检索出20篇关于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文献。经过严格的筛选,剔除2篇相同作者在不同杂志投的同一研究,1篇数据不足不能进行统计的文献,2篇不符合遗传平衡分布,5篇对照组入选不严格,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基线差异较大,均予以剔除,最后共有8篇关于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的文献进入数据合并。8篇研究的基本情况及遗传平衡检验见表1。8篇文献对照组遗传平衡χ2检验,均无显著差异(P>0.05)。

  2.2 遗传平衡检验 对各研究的基因型分别进行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发现2个研究的非冠心病组不符合遗传平衡分布,考虑其群体代表性差,未入选,余下8篇研究符合遗传平衡分布,见表1。表明各个研究样本的代表性均较好。

  2.3 异质性检验 各研究之间异质性检验χ2=10.66,P=0.15,说明各研究之间齐性(图1)。

  表1 入选的8篇研究的基本情况(略)

  图1 入选8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略)

  2.4 发表偏倚评估 产生发表偏倚的主要原因是阳性结果的研究易发表,阴性结果的研究不易发表或者研究者本身就放弃做进一步研究,这就可能导致部分阴性结果的研究未发表而最终对Meta分析的结果产生影响。绘制漏斗图是评价发表偏倚的一种方法,但通过“倒漏斗图”下结论的前提是在入选研究数量足够多。此外漏斗图的对称与否没有正式的定义,也没有提供任何检验的方法。只是通过视觉的观察,判断结果在不同的观察者之间往往存在差异,入选研究越少,结论就越难以统一,因此通过观察来判断漏斗图是否对称具有很大的主观性。我们对入选8个研究绘制漏斗图发现,8个研究中样本量较小的研究效应值散在、宽广地分布在图形底部,较大样本量研究的效应值相对集中地分布在图形中部及顶部,但对称性欠佳,为了客观地评价漏斗图的对称性,以确定有无明显发表性偏倚,本文用Egger〔11〕法以各研究的精确度(标准误的倒数)为自变量,标准效应指标(OR/SE (OR))为应变量进行直线回归,得出Egger偏倚系数(bias coefficient)为3.56,95%的可信区间为(-0.61~7.20),P=0.053>0.05,故不能认为有显著性发表偏倚,至少是潜在的偏倚对最终结论无实质性影响。因此纳入的文献可以进行Meta分析。

  2.5 数据合并 由于异质性检验未发现各个研究之间存在异质性,故采用MantelHaenszel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合并,并绘制森林图。由图1可知,合并后OR=1.54,95%CI为1.27~1.87,Z=4.44,P<0.01;合并的OR值及其95%CI位于中线的右侧,说明OR值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在排除偏倚的情况下可以认为,中国人群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等位基因A携带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是不携带者(GG纯合子)的1.54倍。

  3 讨论

  冠心病发病机制复杂,是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的结果。归纳起来主要是遗传因素(某些基因位点变化)和环境因素(吸烟、炎症和感染等)对冠心病发病的影响。大量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除已公认的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吸烟外,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也密切相关。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功能变化部分可通过纤维蛋白原基因的多态性来解释。多态性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之间的最强关联性是纤维蛋白原β基因的多态性,Bβ链的翻译和转录是Fg合成的限速性步骤〔12〕。我国刘国勋〔13〕等对广东籍人β455 G/A基因多态现象分析及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携带AA基因型者较GG基因型者高,虽然等位基因频率因民族、地域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在成人上进行的Fgβ455 G/A多态性与纤维蛋白原水平的相关性研究在国内及国外大部分研究中较为一致。有少数报道与此基因位点的多态性无关,可能与样本量及研究对象的选择有关。

  有关Fgβ455 G/A多态性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国内及国外均有较多研究,Wang〔14〕等研究了居住在悉尼的65岁以下的545位白人冠心病患者,结果表明Fgβ455 G/A多态性与冠心病无关,在控制了性别、心肌梗死史、冠心病家族史、年龄、吸烟等影响因素后,基因变异仍与冠心病无显著性相关。Folsom等〔15〕对明尼苏达州一社区进行的为期5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Fgβ455 G/A多态性与纤维蛋白原水平相关,与冠心病发病无明显关系。Chudakova等〔16〕在莫斯科的病例对照研究显示,Fgβ455 G/A位点的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区别,提示在莫斯科人群中该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无关。也有较多Fgβ455 G/A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的研究报道,de Maat等〔2〕的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患者为455AA基因型者病情较严重。455AA基因型不仅与Fg升高有关,而且与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的程度和病情发展的快慢有关,推测可能A455等位基因引起了更强烈的Fg急性期反应,导致更高的血浆Fg水平,形成CAD进展的病理学基础。Lam〔17〕等也发现在香港人中A等位基因频率为0.27,与高加索人相似,并决定了血浆Fg水平4%的改变,A/A基因型在缺血性心脏病(IHD)患者中更多见,表明βFg455G/A多态性与IHD有关。Cook〔18〕等总结了不同人种Fg多态性,发现不同种族具有不同基因频率。其中黑种人A455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白种人,这可能成为前者冠心病患病率明显低于后者的原因之一。

  我们检索了数个医学文献数据库发现,国内近年的研究结果也较不一致,本研究利用Meta分析,对中国人群Fgβ455 G/A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相关性做综合定量评价,通过联合使用多种有效的文献检索途径,尽可能检索全相关文献以减少偏倚,严格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进行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及异质性分析等,对不符合条件者予以剔除。入选文献均为病例对照研究,在这些研究中,常因为收集的样本例数有限,得到的研究结果较不稳定。运用Meta分析方法,可避免各个研究组之间可能由于取样来自不同的总体而造成的差异,也可根据研究的样本量为其结论赋予不同的权重,而非简单的合并。因此,Meta分析最大的优点是通过增大样本量提高结论的可信度,提高统计效能。本文结果发现作为A等位基因携带者,GA+AA与GG基因型进行比较二者之间存在相关性,在森林图中其95%CI横线不与无效竖线相交,且该横线落在无效线右侧,因此认为病例组的发生率大于对照组的发生率,即Fgβ455 G/A多态性与中国人冠心病发病有关,携带A等位基因人群患冠心病的危险性高于基因型GG人群。

  【参考文献】

  1 Keenig W.Recent progress in the clinical agents of fibrinogen〔J〕.Eur Heart J,1995;16(1):4954.

  2 de Maat MPM,de Knijff P,Green FR,et al.Gender related association betweenβ2 fibrinogen genotype and plasma fibrinogen levels and linkage disequilibrium at the fibrinogen locus in greenland inuit 〔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1995;15(7):85660.

  3 王振兴,杨向军,潘 闽,等.纤维蛋白原Bβ链基因启动区2个多态位点与冠心病的相关性〔J〕.江苏医药,2007;33(8):7579.

  4 孙 川,梁 亮,李魏景,等.α和β纤维蛋白原基因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单体型与冠心病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7;15(9):699702.

  5 孙 慧,张 薇,路方红,等.老年冠心病患者β纤维蛋白原455G/A基因多态性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4(12):11156.

  6 金 玮,刘 艳,姜正文,等.中国人群β纤维蛋白原基因启动子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2;1(4):2248.

  7 侯 韬,张晓红.心脑血栓性疾病纤维蛋白原Bβ链基因多态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浙江大学,2002.

  8 龚五星,蔡月明,彭 健,等. 冠心病患者纤维蛋白原Bβ启动区基因多态性〔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2;10(2):1403.

  9 李凤芹,刘国勋,杨志刚,等.β纤维蛋白原455G/A基因多态性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1;21(6):4179.

  10 马会利,陈纪林,陈在嘉.冠心病病人纤维蛋白原及其相关基因βHaeⅢ多态性的研究〔D〕.协和医科大学博士毕业论文,协和医科大学,2000.

  11 Egger M,Daveys,Schneider M,et al.Bias in meta analysis detected by a simple,graphical test〔J〕.BMJ,1997;315(7109):62934.

  12 Michela Vischetti,Francesco Zito,Maria Benedetta Donati,et al. Analysis of gene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fibrinogen polymorphisms as an example〔J〕.Ital Heart J,2002;3(1):1823.

  13 刘国勋,李凤芹,蔡望伟,等,210名广东籍人β455 G/A基因多态现象分析及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关系〔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9;20(5):2557.

  14 Wang XL,Wang J,McCredie RM,et al.Polymorphisms of factors Ⅴ, factor Ⅶ, and fibrinogen genes relevance〔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lol,1997;17(2):24651.

  15 Folsom AR,AleksicN,Ahn C,et al.Betafibrinogen gene 455G/A polymorphism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cidence: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ARIC) Study〔J〕.Ann Epidemiol,2001;11(3):16670.

  16 Chudakova DA,Minushkina LO,Zateishchikov DA,et al.Association of polymorphic marker G(455)A of gene FGB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Genetika,2004;(10):14069.

  17 Lam KS,Ma OC,Wat NM,et al.Betafibrinogen G/A455 polymorphism in relation to fibrinogen concentrations and ischaemic heart disease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type Ⅱ diabetes〔J〕. Diabetologia,1999;42(10):12503.

  18 Cook DG,Cappuccio FP,Atkinson RW,et al.Ethnic differences in fibrinogen levels,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the beta fibrinogene〔J〕. Ame J Epide,2001;153(8):799806.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