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79例心房颤动的体会
发表时间:2011-03-07 浏览次数:426次
作者:宋玉泉,严凤琴,朱志祥,董慧慧 作者单位:265800 山东长岛,解放军71887部队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60~69岁和80~89岁人群的房颤患病率可高达2%和9%,持续性房颤超过7天多不能自行停止,超过1年则难以复律或复律后难以维持窦律[1]。笔者对2000年1月~2005年12月胺碘酮治疗房颤7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79例中,男55例,女24例;年龄51~78(64.3±6.58)岁。全部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持续性房颤67例,病程19天~12个月,平均3.8个月;阵发性房颤12例,每次发作时间最长持续52h,每月发作3~4次。心功能分级(NYHA)标准[2]Ⅱ级61例、Ⅲ级15例、Ⅳ级3例,其中冠心病49例,高血压心脏病22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2例,特发性房颤1例。全部病例治疗前做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X线胸片、甲状腺功能检查、眼角膜检查,二维心脏超声检查27例有左心房增大、但无左心房附壁血栓形成。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胺碘酮负荷量0.2g/次,每日3次,1周后0.2g,每日2次。从第3周开始服用维持量0.1~0.2g,每日1次,根据病情每3~6个月减量1次,每次减量为每周量的0.2~0.4g。服药3周后房颤未能转复为窦性心律停用胺碘酮,改其他方法治疗,转复为窦性心律后随访12~24个月。持续性房颤患者在服用胺碘酮期间,应同时服用阿司匹林或华法林,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纠正心力衰竭等。本组有23例因心率较快同时合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后较好的控制了过快的心率。用药期间注意观察心悸发作次数和心室率、心电监护,定期复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出院后每周门诊检查1次,了解记录患者房颤情况及药物毒副作用。每3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电解质、肝肾功能及检查角膜1次,每半年复查二维心脏超声及胸片1次。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持续性房颤者治疗随访期内(≥12个月)维持窦性心律或变为偶有发作的阵发性房颤;阵发性房颤不发作或偶有发作(<1次/3月、每次<30min);有效:持续性房颤转为阵发性房颤,阵发性房颤发作减少60%(时间和次数)以上;无效:未达以上两项标准;复发:在药物减量过程中房颤发作增加1~2次/周或由阵发性转为持续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79例患者经治疗后显效48例(60.8%),有效11例(13.9%),无效20例(25.3%),总有效率74.7%。其中的显效3例和有效6例,在胺碘酮维持治疗6~18个月后房颤频繁发作,增加胺碘酮用量后能转复维持窦性心律;有2例在转复窦性心律后6个月自行停药后复发,经加用胺碘酮后再转窦性心律;有1例在1年后复发,胺碘酮加量后持续性房颤不能转复,经二维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左心房较前明显增大,而改用其他药物治疗。有7例在服药2~3个周有轻度恶心、腹胀、食欲下降,后随药物减量缓解。
2.2 转律时间 59例转复为窦性心律,时间2~13天,2周内未转复为窦性心律者,2周后转复为窦性心律的可能性较小。
2.3 辅助检查结果 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甲状腺功能无显著性改变(P>0.05),均在正常范围。胸片无变化,未见明显角膜色素沉着。
3 讨论
房颤常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在非器质性心脏病中也可发生,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的房律紊乱。多数学者认为,单灶起源和多源折返在房颤形成机制中都有参与。单灶起源在阵发性房颤中可能更为重要,而慢性房颤的持续可能仍需多源存在[4]。合并房颤后心脏病死亡率增加两倍,如无适当抗凝,脑卒中增加5倍[2]。每6个卒中患者中就有1例患有房颤[3]。因此应争取积极治疗。目前治疗房颤虽然有许多方法,但均不能完全根治,且治疗成功率不大,故临床上仍以药物治疗为主。
有资料表明,胺碘酮转复房颤并维持窦性心律成功率为53%~87%[5]。本组治疗有效率74.7%,与此相称。根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建议,口服胺碘酮,负荷量0.2g,每日3次,5~7天,继之0.2g,每日2次,5~7天,以后0.2(0.1~0.3)g,每日1次维持。本组患者治疗负荷量0.6g/d,控制房颤的成功率与文献报道相近。对于房颤复发的病例,除1例原发病加重外另2例在胺碘酮增加用量后窦律恢复并维持,这与Chun等的观察结果一致[6],提示胺碘酮治疗房颤的疗效与剂量是相关的。在本组病例中,有21例同时合用β受体阻滞剂后显效,提示交感神经张力升高在房颤的治疗中也不容忽视。临床大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短期和长期的随访研究表明,胺碘酮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相比,能更安全有效地防治房颤和预防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且不影响心功能[7]。主要为心外副作用,较为常见的有消化道症状、甲状腺功能障碍,眼角膜碘沉着和肺部的毒性反应,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呈明显的剂量相关性,随着维持剂量的下降,副作用的发生率也明显下降。本组病例除6例有胃肠道反应外,未出现其他明显的毒性反应。
通过本组治疗观察分析,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有较好的疗效,患者有较好的耐受性。由于引起房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原发病的病情和房颤的持续时间不一。因此在选用胺碘酮治疗房颤时,要同时积极治疗与房颤有关的病因和疾病,包括电解质紊乱、高血压、心力衰竭、糖尿病、冠心病等。在治疗期间要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肺、心电图、眼角膜有无碘沉着等,以便早期发现处理相关的毒副反应。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生社,2005,1377.
2 马爱群,胡大一.心血管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2.
3 胡大一,孙艺红.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和治疗现状.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6,1:5.
4 戚文航.心房颤动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中的新观点.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0):577.
5 Roy D,Talajic M,Dorian P, et al.Amiodarone to prevent recurr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lnvestigators.N Engl Med,2000,342:913-920.
6 Chun SH,Sager PT,Stevenson WG,et al.Long term efficiency of amiodarone for the maintenance of normal sinus rhythm in patients with refrectory atial fibrillation or flutter.Am J Cardiol,1995,76:47.
7 郭林妮,蒋文平,李庚山.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理电理杂志,2004, 32(12):1065-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