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I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近期心脏事件的相关性
发表时间:2010-12-15 浏览次数:404次
作者:陈幼芳 作者单位:泉州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泉州362000
【摘要】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I(cTnI)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心脏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1)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50例ACS患者胸痛后8~12 h血清hsCRP及cTnI水平,2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和20例对照组的hsCRP、cTnI水平。(2)以心脏事件为因变量,分别以cTnI、hsCRP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单因素分析;用前进法(Forward:LR)观察两者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CS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ACS组的hsCRP、cTnI均高于OMI组和对照组(P<0.05);OMI组的hsCRP、cTnI水平和对照组相比,有升高趋势,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ACS患者中,有心脏事件发生者hsCRP、cTnI水平显著高于无心脏事件发生者(P<0.05)。(3)ACS患者住院期间,hsCRP升高者心脏事件发生率高于hsCRP正常者(P<0.05);cTnI升高组心脏事件发生率高于cTnI正常者(P<0.05);hsCRP、cTnI均升高组心脏事件发生率高于hsCRP、cTnI均正常者(P<0.05)。(4)Logistic分析显示:hsCRP、cTnI的水平是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CS患者血清hsCRP、cTnI水平升高;且ACS患者血清hsCRP、cTnI水平越高,近期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性越大。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急性病 心肌 C反应蛋白质 肌钙蛋白I 心脏病
研究表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甚至破裂以及炎症加速的过程。ACS患者的预后一直是临床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寻找一种可靠而敏感的预测炎症和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的指标、从而在ACS发生的早期对高危患者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已成为心血管临床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应用化学发光技术检测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主要探讨ACS患者血清hsCRP、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变化及两者联合应用对ACS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1.1.1ACS组选择2002年9月~2003年4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CS患者50例,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67.56±8.98)岁(42~86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3例。病例入选标准:(1)AMI的诊断根据WHO标准:持续典型的胸痛>30 min;典型心电图动态变化;心肌标志物(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和cTnI)动态变化。具有以上任何2项确诊。(2)UAP的诊断标准:<48 h有静息或自发性心绞痛发生,至少1次,但无心肌坏死的心肌标志物动态改变,同时伴有心电图上ST压低或T波的改变。
1.1.2陈旧性心肌梗死组(OMI组)选择同期住院的OMI患者20例,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68.41±6.10)岁(56~76岁)。既往(≥3个月)有明确的心肌梗死史。
1.1.3对照组同期参加体检的自愿者20例,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68.25±7.13)岁(56~80岁)。无心绞痛、心肌梗死史,经12导联常规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等检查无阳性结果者。
所有入选对象均排除急性炎症和创伤,如急性支气管炎、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及一些慢性疾病,如风湿病、结缔组织病以及肿瘤等。
1.2方法各受试者于采血前夜9时后禁食,次晨抽取肘静脉血2 mL用普通管收集,立即送检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RI)、血糖(Glu)等生化指标。OMI组与对照组于过夜禁食后抽取、ACS组于胸痛后8~12 h抽取4 mL非抗凝血,经高速低温离心后血清置于-70 ℃的超低温冰箱保存2~3周,以备检hsCRP、cTnI。hsCRP化学发光分析试剂盒由美国德普生物技术和医学产品有限公司提供,cTnI试剂盒由德国Bayer公司提供。 hsCRP、cTnI均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Beckman公司)检测TG、TC、ApoA、ApoB、HDLC、UA及Glu等指标。
心脏事件是指发生如下情况之一者:心源性猝死、心源性休克、再次心肌梗死、再次心绞痛、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严重心律失常。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结果以x±s表示,两均数比较用t检验,多组均数比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心脏事件为因变量,分别以cTnI、hsCRP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单因素分析;用前进法(Forward:LR)观察两者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CS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
2结果
2.1ACS组、OMI组与对照组一般临床资料和实验检测指标见表1。表1ACS组、OMI组与对照组一般临床指标和实验检测指标P<0.05.
2.2ACS组、OMI组与对照组的hsCRP、cTnI水平见表2。表2ACS组、OMI组与对照组的hsCRP、cTnI水平☆△OMI组204.1±3.70.34±0.34ACS: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OMI:陈旧性心肌梗死.hsCRP:超敏C反应蛋白; cTnI:肌钙蛋白I.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OMI组比较, △:P<0.05.
2.3ACS患者住院期间[住院(16.45±5.47)d]共有9例(18%)发生心脏事件,其中心源性猝死4例,心源性休克1例,急性左心衰2例,室速、室颤1例,Ⅲ°房室传导阻滞1例。ACS患者中有心脏事件发生与无心脏事件发生者的hsCRP、cTnI水平见表3。 表3ACS患者中有无心脏事件发生者的hsCRP、cTnI水平☆ACS: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hsCRP:超敏C反应蛋白,cTnI:肌钙蛋白I.与无心脏事件发生比较,☆:P<0.05,☆☆:P<0.01.
2.4hsCRP、cTnI与ACS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的关系ACS患者住院期间,hsCRP升高者与正常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9.63%,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升高者与正常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4.78%,4.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cTnI均升高者与hsCRP、cTnI均正常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2.11%,5.8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Logistic回归法分析结果见表4。用前进法(Forward:LR)观察到以心脏事件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咽史、BMI、cTnI、hsCRP、TG、TC、ApoA、ApoB、Glu、HDLC、URI作为自变量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时,hsCRP、cTnI的偏回归系数无明显变化。表4hsCRP、cTnI与ACS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的Logistic回归模型
3讨论
ACS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发现,炎症在ACS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ACS中有60%~70%的病人仅有轻度或中度的冠状动脉狭窄,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导致的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是引起ACS的最直接原因[1],而局部炎症细胞的浸润以及全身性炎症是导致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引起ACS的最主要原因之一[23]。因此,作为最具有标志性的炎症因子,CRP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破裂等重要环节密切相关,CRP增高可预测未来冠状动脉事件[4]。
3.1CRP和动脉粥样硬化(AS)、ACS的关系研究表明,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炎症过程在AS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56]。在AS病人中,作为慢性炎症的标志物,CRP的血浓度可长期保持稳定的异常值,并参与AS发生发展的多个重要环节。CRP可刺激单核细胞释放组织因子,加强局部血栓的形成;CRP还可与脂蛋白结合,由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后者可产生大量攻击复合物和终末蛋白C5b9,造成血管内膜受损;CRP还可经其受体活化粒细胞、单核细胞,通过直接(浸润、聚集)或间接(产生细胞因子)作用,造成血管损伤。上述CRP的作用皆可促成炎症反应及斑块破裂。有研究认为,CRP是粥样病灶不稳定的标志之一,并且其水平高低与冠状动脉狭窄支数相关[78]。笔者资料显示,无论是ACS组,还是OMI组,hsCRP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说明炎症参与了AS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
3.2ACS时hsCRP、cTnI水平的变化作为一种非特异性的炎症标志物,在ACS时,CRP可呈现急性反应性增高。而cTnI具有100%的心肌特异性,心肌受损后3~6 h血中浓度明显升高,持续7~21 d。笔者资料中,ACS组的hsCRP、cTnI均高于OMI组和对照组(P<0.05);OMI组的hsCRP、cTnI水平和对照组相比,有升高趋势,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在正常范围内。结果表明,hsCRP及cTnI的水平与冠状动脉炎症反应程度和组织损伤程度密切相关,hsCRP及cTnI水平只在心脏有急性炎症反应和损伤的ACS时才明显增高,与文献报道一致[9]。ACS病人血清CRP水平升高,与其处于活动进展期的AS斑块炎症的刺激和组织损伤有关;此外,不稳定的AS斑块部位的单核细胞刺激组织因子激活,不仅启动凝血过程,也刺激CRP的产生。
3.3hsCRP、cTnI水平与ACS患者预后的关系已经证明,cTnI是所有ACS患者危险分层的理想指标。但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炎症在斑块稳定性上的重要作用,并且有了超敏的检测系统,使hsCRP水平对于ACS患者的预后的临床意义日益得到重视和证实。笔者综合hsCRP、cTnI两个指标,观察其与ACS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发现,在均衡了高血压、吸烟、血脂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后,有心脏事件发生组的hsCRP、cTnI水平显著高于无心脏事件发生组(P<0.05)。结果表明,hsCRP水平的高低可反应冠状动脉病变炎症反应的强弱,并预示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程度,和cTnI联合应用,对于ACS患者的预后有很强的预测价值,这一结果和国内外报道相符合[1012]。笔者的Logistic单因素分析表明,hsCRP及cTnI的OR值均>1,两者均是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hsCRP及cTnI的水平是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ACS患者血清hsCRP,cTnI水平是增高的;ACS患者血清hsCRP,cTnI水平越高,其近期发生心脏事件的机会越大;hsCRP与cTnI是ACS患者独立的近期预后判断指标,二者联合应用对于早期危险分层有益。
【参考文献】
[1]Fuster V,Badimon L,Badimon J J, et al. The pathogenesi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the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 N Engl J Med, 1992,326:242250.
[2]Conti C R. Updated pathhophysiologic concepts in un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 Am Heart J, 2001,141(2):1214.
[3]Maseri A. Inflammation, atherosclerosis, and ischemic events: exploring the hidden side of the moon[J]. N Engl J Med, 1997,336:10141016.
[4]Li J J,Fang C H. Creactive protein is not only an inflammatory marker but also a direct caus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Med Hypotheses, 2004,62:499506.
[5]Libby P,Ridker P M,Maseri A. Inflammation and atherosclerosis[J]. Circulation, 2002,105:11351143.
[6]Li J J. 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 may be related to inflammatory response[J]. Med Hypotheses, 2004,62:252256.
[7]Torzewski J,Torzewski M,Bowyer D E, et al. Creactive protein frequently colocalizes with the terminal complement complex intima of early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of human coronary arteries[J].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1998,18:13861392.
[8]庄晓峰,许朝祥,杜心清. 纤维蛋白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6,40(2):150153.
[9]Ferreios E R,Boissonnet C P,Pizarro R, et al. Independent prognostic value of elevated Creactive protein in unstable angina[J]. Circulation, 1999,100(19):19581963.
[10]deWinter R J,Bholasingh R,Lijmer J G, et al. Independent prognostic value Creactive protein and troponin I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or nonQ wave myocardial infarction[J]. Cardiovasc Res, 1999,42(1):240245.
[11]田庄,朱文玲. 血肌钙蛋白I,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胸痛患者预后关系的评价[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37439.
[12]Morrow D A,Rifai N,Antman E M, et al. Creactive protein is a potent predictor of mortality independently of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troponin T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aTIMI 11A substudy[J]. J Am Coll Cardiol, 1998,31:14601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