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心血管病学》

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0-12-13  浏览次数:385次

  作者:杨丽 作者单位:116041 辽宁大连,解放军第406医院心内一科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及对策

  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在于降低患者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从而降低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而评价降压治疗的效果,动态血压监测(AbpM)是一项较为客观的重要指标。动态血压监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诊断新技术,可以客观反映高压患者的血压波动情况、昼夜节律及用药效果。笔者对2004年8月~2006年10月门诊治疗的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监测结果有的放矢的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指导,使高血压病患者自觉配合治疗,收到了理想的降压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6例均为2004年8月~2006年10月解放军406医院收治的患者,男59例,女27例,年龄37~80岁,高血压病史2~27年。高血压诊断标准,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高血压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达到1级以上标准。监测期间患者均在进行不同种类药物的降压治疗。

  1.2 监测方法 动态血压监测采用美国MOBIL-O-GRAPH非创伤性动态血压监测仪,袖带缚于受测者左上臂肘上2 cm处,自动充气测压,采用昼夜24 h间断测压64次方案,测试的有效读数均达到90%以上。

  1.3 监测结果 86例患者中,血压波动曲线为非勺型者为52例(60%),血压波动幅度收缩压大于50 mm Hg 47例(54.7%),最大波动幅度108 mm Hg;舒张压波动幅度大于50 mm Hg为42例(48.8%),最大波动幅度81 mm Hg。24 h总平均值超过正常标准的为36例,占监测总人数的41.9%。

  1.4 原因 从结果可以看出,尽管被监测患者都在进行降压治疗,但有近50%的患者没有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调查其原因为:(1)漏服药物。有时患者忘记服药;尤其是老年人;(2)间断服药。家中无血压计,平时不能定期进行血压监测,因此不了解自己的治疗结果,有时患者不注意服药,或者自觉症状改善时就停止服药。(3)服药时间存在问题。长效降压药服药时间与血压抬升期不匹配,造成波动幅度过大;部分患者服用短效制剂时间集中在日间,致使日间血压降得过低,而夜间血药浓度降低,血压异常升高。同时使患者24 h血压总平均值高于正常标准。

  2 指导措施

  2.1 指导患者正常用药 对经常忘记服药的患者,建议其随身携带小药袋,备3天药量,在药袋上注明日期,如发现药物数量与应消耗数不符,及时补服。对一些血压正常了就停药,血压高了再吃药的患者,对其进行高血压有关知识的宣教,使其明白血压大幅度波动对身体重要器官所造成的严重损害,使其自觉配合治疗,规律服药。

  2.2 个体化指导服药时间 合理的服药时间应根据药物类型和剂型加以选择,长效缓释制剂,因其吸收慢、起效慢,最好清晨起床后即刻服药,使药物在血液中达到效浓度的时间与晨起血压抬升期相吻合,避免晨起血压一过性异常升高。对于服用短效制剂的患者,积极建议其使用长效平稳降压的药物,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患者,服用短效制剂时,我们根据药物的半衰期为其制定等时间间隔的服药方案,如需8 h服用一次的药物,其服药时间安排在6∶00、14∶00、22∶00,以使患者血压保持在相对平稳状态,避免日间血压过低,夜间血压上升,尽可能使患者24 h的血压波动曲线保持双峰一谷的勺形曲线。

  2.3 指导措施实施前后监测结果比较 见表1。表1 指导措施实施前后监测结果比较注:勺型为正常血压波动曲线

  3 讨论

  高血压患者的24 h血压变化基本与正常人相同,呈双峰一谷的长柄勺型,既早晨及下午分别有一个血压抬升期,夜间血压下降,这种正常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对适应肌体的活动,保持心脑血管的正常结构与功能起着重要作用[1]。非勺形曲线患者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减少,可加重心脑血管损伤,因此应尽可能在降压治疗过程中保持患者的正常血压波动曲线。

  有研究表明,血压波动幅度大,可加重心脑血管损害,且无论短期或长期血压波动均可影响脑血管的调节功能[1]。而且,病情较重的高血压病患者,多数人血压显著增高多年,已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治疗时不宜使血压降得过低,否则会导致重要脏器血液灌注量降低,甚至引起脑动脉及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形成血栓[2]。根据患者24 h血压变化规律,调整用药种类、剂量及用药时间,使之与血压高峰相匹配,保证24 h平稳降压。

  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临床上的主要治疗手段是药物降压。但由于患者的病程、血压水平、及对药物的反应不同等诸多因素影响,使治疗上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应用动态血压监测技术,可以了解降压药物的作用特点并掌握血压波动规律,从而选择更合理的降压药物和用药时间,以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使高血压病引起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 罗素新.动态血压监测在评价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中的预测价值.心血管病学进展,1998,19:2.

  2 张宁仔.心血管科医师进修必读.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240-243.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