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穿刺与内科治疗用于基底节区脑出血的近期临床效果比较
发表时间:2014-08-01 浏览次数:1378次
基底节区脑出血疾病起病危急,临床治疗较为棘手,预后较差,该病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是临床一直关注的治疗难点和重点,常规的内科治疗临床效果不是很理想[1]。近年来,微创穿刺治疗被逐渐的应用到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中来,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我院就微创穿刺治疗与内科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近期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现将整个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进行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50 例,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脑出血的诊断标准,同时结合头CT扫描结果,均被确诊为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2]。按照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微创组与内科组两组。微创组80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42~78 岁,平均(56.8±8.2)岁,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为(36.8±5.2) ml。内科组70例患者,男45例,女25例,年龄40~78岁,平均(57.3±8.5)岁,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为(37.2±5.5)ml。
1.2 临床方法:微创组患者在发病6~24 h内,采取YL-1型硬通道血肿穿刺针进行微创穿刺治疗。在微创穿刺治疗过程中,对于躁动不安患者给予静脉推注10~20 mg地西泮进行镇静。每抽出5 ml血肿液体就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颅内压1次,一旦患者的血肿压力降至15 cm H2O(1 cm H2O=0.098 kPa)下,就改用血肿粉碎器进行治疗。直到操作中没有再出血,向血肿内注入生理盐水2 ml 加尿激酶2万U,关闭引流管4 h开放引流,1~2次/d,一般注入5 次左右尿激酶。内科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内科药物进行治疗,只是甘露醇用量不同程度减少[3]。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7.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微创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75%,内科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31.4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微创组和内科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内科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基底节区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近几年来,临床的内科保守治疗没有取得较大的进展,传统的开颅手术治疗,在进行血肿清除时,对患者的创伤较大,病死率达到了 40%~60%,效果不理想。近年来,微创穿刺治疗方式在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4]。临床研究表明,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能够显著地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取得较为理想的近期疗效。
4 参考文献
[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惠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国实用内科学杂志,2011,17(5):313.
[ 2 ] 殷汉贤, 王志艺, 叶宗诚, 等.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急性重症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J ]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21(2):167.
[3] 叶卫东,姚家楫.开颅和微创穿刺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22(3):268. [4] 李圣贤,朱玉贞,蒋萍萍.CT定位引导微创血肿柚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随访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22(2):173. [收稿日期:2014-05-20 编校: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