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心血管病学》

低分子肝素与丹参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10-22  浏览次数:410次

  作者:赵秀爱 苏麦针

  关键词 心绞痛;不稳定型;观察;低分子肝素;丹参注射液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l)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我院自2000年以来应用低分子肝素钙、丹参注射液治疗UAP患者5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56例。男32例、女24例,均为我院收入的患者,其中初发型心绞痛11例、劳累型心绞痛15例、静息心绞痛9例、梗死后心绞痛12例、变异型心绞痛9例,均符合WHO冠心病心绞痛分型诊断标准 [1] 。另选40例UAP作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及心绞痛类型构成比例上无显著性差异。

  1.2 治疗方法

  常规应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阿司匹林。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 u 、2次/d皮下注射,连用5d~7d。丹参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连用2W。对照组应用肝素钠12500 u 静点,连用5d~7d。两组常规监测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并观察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情况。

  1.3 疗效判定

  ①显效:胸闷、胸痛消失,2W内未再发作,ST波恢复50%以上,T波恢复。②有效:胸闷、胸痛缓解或消失、2W内仍有心绞痛发作,但频率减少2/3或以上,ST段恢复50%以上,T波双向或变浅。③无效:胸闷、胸痛稍缓解或未缓解,仍反复发作,ST-T未恢复,或进展为AMI,出现心力衰竭。

  2 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17例(30%),有效33例(60%),无效6例(10%),2例进展为AMI,无1例发生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

  对照组:显效8例(20%),有效24例(60%),无效8例(20%),3例进展为AMI,3例皮肤粘膜出血,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80%,两组 比较(χ 2 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UAP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是由粥样硬化斑快破裂出血,血小板聚集与粘附性增加、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管腔不完全阻塞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减少的病理过程所致。治疗以抗凝、抗血小板、稳定斑块及血管内皮功能为主。据报道 [2] 约15%的UAP患者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约50%急性心肌梗死由UAP发展而来。治疗目的是防止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丹参注射液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舒张血管平滑肌、降低心肌耗氧量,防止心肌缺血等药理作用。能活血化淤、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粘粘度和外周阻力,使心肌供氧改善、调整心肌的顺应性。而肝素抗凝治疗可以改变疾病的过程,防止演变至AMI,由于普通肝素过度抑制凝血酶,易发生出血、血小板减少及骨质疏松等副作用,故在临床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低分子肝素钙抗Xa活性强,抗凝血酶Ⅱa作用弱,对血小板功能影响小,出血等副作用相对较小,不易被血小板第Ⅳ因子灭活,与血浆蛋白和内皮细胞结合减少,且半衰期长,对和血小板结合了的Xa亦有抑制作用,与普通肝素相比,抗凝效果增加而副作用较少 [3] 。

  因此,UAP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与丹参注射液疗效明显增加,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WHO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标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75

  2.BieifldW,Braunwald WE,Hamml,et al.Unstable An-gina[M].Heideberg:Spring-Verlang,1990,112~128

  3.许俊堂,胡大一,丛玉隆.心血管血栓的溶栓及抗凝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2~26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