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心血管病学》

经皮穿刺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0-10-18  浏览次数:429次

  作者:杨宝平,袁耀峰,马志仁,常永茂,李志荣,席银娟,马彩萍,田金花,王翠荣,袁彩霞,于涛丽 作者单位:730050 甘肃兰州,甘肃省中医院心血管病防治中心(原酒泉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经皮穿刺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

  总结经皮穿刺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观察冠脉插入成功率、PCI成功率及主要并发症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7月~2007年5月为72例患者经皮穿刺桡动脉完成了冠状动脉造影,占同期冠状动脉造影的70%。其中22例经桡动脉完成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21例造影后同次完成,1例择期完成)。门诊1例,住院71例。急诊1例,平诊71例。男58例,女14例,年龄33~81岁。临床诊断心绞痛28例,不典型胸痛14例,PCI术后复查1例,肥厚型心肌病1例,急性心肌梗死16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1例,急性左心衰竭1例。合并糖尿病15例,高血压22例,高血脂37例,卵巢癌1例。男性长期大量吸烟31例,长期大量饮酒15例。

  1.2 病例选择[1] (1)有冠脉介入检查及治疗的适应证。(2)桡动脉搏动良好,Allen试验阳性。(3)排除Allen试验阴性,已知有锁骨下动脉异常,用6F/7F鞘管不能完成的治疗,肾透析的动静脉短路,造影剂过敏者。

  1.3 方法 术前准备:除在上肢备皮外,其他同股动脉途径。手术方法:局部麻醉下用专用的21号桡动脉穿刺针及5F/7F桡动脉专用鞘管穿刺右侧桡动脉并放置专用鞘管,经鞘管注射硝酸甘油200~400 μg预防桡动脉痉挛,使用经桡动脉专用造影导管及指引导管或者JL、JR、Amplatz、EBU等导管,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及PCI。其他手术过程同常规股动脉途径。术前用药及术后处理:术后立即拔管,穿刺处加压包扎,2~4 h逐渐减压,4~12 h完全松开。患者可以活动。其他术前用药及术后处理同常规股动脉途径。

  2 结果

  失败共3例。右侧锁骨下无名动脉严重迂曲导管不能通过2例。导丝前进受阻导致前臂血肿1例(血肿压迫成功,无后遗症)。使用Kimny导管完成造影65例,2例换用Amplatz,5例换用Judkins。冠脉造影完全正常11例(女8例,男3例),冠状动脉肌桥2例,该13例均表现为不典型胸痛。单支病变33例,三支病变11例,双支病变15例。5例同次经右侧桡动脉完成左心室造影。22例PCI中急性心肌梗死急诊1例,择期21例(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1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9例),22例患者共植入35枚支架(植入1枚支架11例,2枚支架7例,3枚支架2例,4枚支架1例),药物支架31枚,金属裸支架4枚。支架直径2.5~3.5 mm,长度15~36 mm,LAD植入17枚,RCA植入9枚,LCX植入5枚。直接植入6处病变。血栓性病变3处,LAD开口病变1处,分叉病变6处(前降支-对角支分叉病变5处,回旋支-钝圆分叉1处),弥漫性病变7处。RCA开口异常1例。分叉病变需要分支保护4例,其中1例支架后分支受压,行球囊扩张。指引导管:Judkins 5例(1例因为支撑力不够改换EBU),Amplatz 1例,其余均使用EBU。术后即刻迷走反射1例。临床随访30~300天,心绞痛复发1例(PCI后2个月卵巢癌复发,行化疗时),考虑支架后再狭窄。无死亡、心力衰竭、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病例。PCI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天。无术后复查造影的病例。

  3 讨论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和PCI,作为一种新的介入入路,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创伤更小,术后可以不卧床,不影响抗凝,血管并发症相对少,住院时间短,患者易于接受方面[2,3]。但是经桡动脉穿刺的成功率没有经股动脉高,桡动脉的痉挛、变异等情况较股动脉多,操作较经股动脉复杂,所以需要掌握其特点。有一定经验的术者可以对适合的病人和适合的病变熟练的完成操作,并体会到便利的特点[4]。

  【参考文献】

  1 马长生.介入心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84-106.

  2 李占全.冠状动脉造影与临床.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6-127.

  3 吕树铮.冠脉介入诊治技巧及器械选择.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35-240.

  4 刘惠亮.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300.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