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心血管病学》

氟伐他汀与阿司匹林对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 C反应蛋白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0-09-29  浏览次数:397次

  作者:于洁 万钧 潘梓青 作者单位:210024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氟伐他汀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老年CHD合并T2DM患者64例,其中男38例,女26例,年龄60~85岁,平均(67.6±5.8)岁,均符合WHO关于CHD及T2DM诊断标准。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A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60~83岁,平均(67.3±5.4)岁,其中

  合并高血压23例;B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61~85岁,平均(68.1±6.1)岁,其中合并高血压24例。2组间性别、年龄、吸烟及伴随疾病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由于老年患者的高风险性,除外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及接受冠脉血运重建治疗者。有以下情况亦予排除:严重肝肾功能损害;伴有感染、创伤等炎症反应、急性脑血管意外、恶性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近1月内服用氯吡格雷者。

  1.2 方法 A组(阿司匹林组):在常规药物(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糖药等)治疗中,加用阿司匹林(德国拜耳公司生产)100 mg/d,早餐后顿服;B组(阿司匹林与氟伐他汀联合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北京诺华公司生产)40 mg/d,睡前服用。2组患者于入院24 h内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应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定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肝肾功能、肌酸激酶(CK),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浓度。治疗4周后复查上述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应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治疗4周后,B组TG、TC、LDLC、HDLC及hsCR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TC、LDLC、hsCRP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且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和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2组治疗前后血脂及hsCRP水平变化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A组比较,△P<0.052.2 不良反应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K、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A组有1例,B组有2例患者出现轻度上腹部不适感,可耐受,均完成治疗。

  3 讨论

  目前研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部分继发于低度的慢性炎症,炎症是导致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发展及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3]。CRP是由白介素6等细胞因子刺激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不仅是反映机体炎症状态的敏感指标,还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进展的各阶段,包括内皮功能异常、内皮活化、斑块形成乃至斑块破裂,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强有力预测指标。已有研究证实CR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显著相关性[4],Zouridakis等[5]在2004年也首次报道了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冠脉病变进展与CRP水平增加有关。DM是CHD的等危症,也是一种慢性炎症疾病,两者存在着共同的前期因子,即“共同土壤”学说[6],因此CRP也是导致T2DM发生和发展为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子。近年来在老年人群中,CHD合并T2DM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此类患者不仅存在血脂代谢紊乱,同时在高血糖及胰岛素抵抗状态下,体内炎症反应更加活跃,CRP浓度明显升高,加重损害内皮功能,使斑块更不稳定,导致血栓形成。有证据显示,降低CRP水平能有效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速度,降低心血管事件再发的危险度[7]。

  他汀类药物具有独立于调脂功能外的抗炎作用,包括抑制炎性细胞向病变处的迁移及大量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进而促进斑块稳定,改善血管内皮功能[8]。而阿司匹林也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产生一定的抗炎作用[9]。本研究中,单用阿司匹林(100 mg/d)短期内不能有效降低老年CHD合并T2DM患者的hsCRP水平,而氟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用,TC、LDLC、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与阿司匹林组差异显著(P<0.05)。提示联合治疗能在短期内有效调脂的同时,显著抑制老年CHD合并T2DM患者的炎症因子,减轻炎症反应,延缓病程进展,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欧阳菊艳.炎症因子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6,27(6):776780.

  [2] Pradhan AD,Ridker PM. Do atherosclerosis and type 2 diabetes share a common inflammatory basis? [J]. Eur Heart J,2003,23(11):831834.

  [3] Ridker PM,Hennekens CH,Buring JE,et al. Creactive protein and other markers of inflammation is the predic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women [J]. N Engl J Med,2000,342(12):836843.

  [4] 张丽,陈曦.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心血管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5):435439.

  [5] Zouridakis E,Avanzas P,ArroyoEspliguero R,et al. Markers of inflammation and rapi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rog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pectoris [J]. Circulation,2004,110(13):17471753.

  [6] Stern MP.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The “common soil” hypothesis [J]. Diabetes,1995,44(4):369374.

  [7] Nissen SE,Tuzcu EM,Schoenhagen P,et al. Statin therapy,LDL cholesterol,Creactive protein,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 N Engl J Med,2005,352(1):2938.

  [8] 李颖,王绍军. 他汀类药物的抗炎作用[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4,25(S1):7476.

  [9] Kharbanda RK,Walton B,Allen M,et al. Prevention of inflammationinduced endothelial dysfunction:a novel vasculoprotective action of aspirin [J]. Circulation,2002,105(22):26002604.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