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注射液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0-09-17 浏览次数:420次
作者:张育彬 作者单位:福建莆田学院医学院(351100)
【摘要】 目的:观察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仅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通过检测用药前后心输出量(CO)、心搏出量(SV)、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D%)、室壁增厚率(△T%)和体循环外周阻力(SVR)的改变观察心功能改善程度,通过检测血浆P-选择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观察凝血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CO、SV、CI、EF、△D%、△T%均显著增加, SVR则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且治疗组治疗后SV、EF上升以及SVR下降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P-选择素、vWF和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而治疗组血浆P-选择素、vWF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辅助治疗,不仅能提高疗效,改善心功能,而且能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凝血功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心衰患者血栓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关键词】 生脉注射液;慢性心衰;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凝血功能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排血量不足,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心肌舒缩功能受损最后失代偿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而在心衰发展过程中伴随出现的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是心衰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标准治疗方法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洋地黄制剂、硝酸酯类药物,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心衰的死亡率和再住院率仍然很高。生脉注射液是在古代方剂生脉散基础上研制的中药静脉注射剂,具有益气复脉、活血化瘀等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生脉注射液在标准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其凝血功能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1.1 纳入标准
按照卫生部《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指导原则》[1]制定纳入标准。(1)具有心力衰竭病史;(2)病因诊断为冠心病或高血压心脏病;(3)心功能分级为Ⅲ级~Ⅳ级。心功能分级按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拟定的心功能分级方法评定。
1.2 排除标准
心源性休克、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肥厚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及瓣膜病、近期发生的心肌梗死、近期行主动脉冠状动脉转流术、周围血管疾病、肺部感染、慢性肝或肾脏疾病以及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均予排除。
1.3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0月~2008年4月本院住院的慢性心衰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47岁~82岁,平均(66.45±4.52)岁;病程为2年~10年,平均(4.52±1.86)年。对照组男性27例,女13例;年龄43岁~86岁,平均(64.36±3.98)岁;病程为3年~9年,平均(4.98±1.45)年。经齐同性检验,两组病例基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 治疗及观测指标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参照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2],给予卡托普利25 mg~50 mg,每日3次;地戈辛0.25 mg~0.5 mg,每日1次;倍他乐克6.25 mg~25 mg,每日3次;丽珠欣乐20 mg,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每10 mL含人参1 g,麦冬3.12 g,五味子1.56 g,华西医科大学生产)6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2周为1个疗程。
2.2 观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所有受试者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进行心功能分级、体检、超声心动图检测、凝血功能检测等。
2.2.1 临床功能检测:依据高等医学院教材《内科学》相关标准[3]。显效: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消失,心功能改善2级及以上者;有效:临床主要症状缓解,心功能改善1级者;无效:临床主要症状有所缓解,但心功能无改善。
2.2.2 超声心动图检测:采用美国生产的HP-100型心脏多普勒彩色超声仪检测,观察心腔大小,室壁运动度,瓣膜启闭及血液返流量,测定心功能指标。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各检查1次。同时测量左室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内径(Ds、Dd),左室后壁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厚度(Ths、Thd)。并按以下公式计算:(1)心搏出量(SV)=舒张末期容量(Va)-收缩末期容量(Vs);(2)心输出量(CO)=SV×心率(HR);(3)心脏指数(CI)=CO/体表面积(m2);(4)射血分数(EF)=SV/舒张末期容量(Vd);(5)左室短轴缩短率(△D%)=[(Dd-Ds)/Dd]×100%;(6)室壁增厚率(△T%)=[(Ths-Thd)/Thd]×100%;(7)体循环外周阻力(SVR)=(MAP-RAP)/CO×80 dyn/(s·cm5);(8)平均血压(MAP)=1/3×(收缩压-舒张压)+舒张压。
2.2.3 凝血功能检测:受试者空腹12 h,清晨采静脉血5 mL,其中2 mL加EDTA抗凝剂处理以待测P-选择素,另3 mL加0.109%枸橼酸钠抗凝处理以待测vWF及D-二聚体,将血样于4 ℃离心(3 000 r/min)10 min,留血浆在-70 ℃冰箱冻存,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P-选择素、vWF和D-二聚体水平,试剂盒由福州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具体操作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
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用SPSS14.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两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
3 结果
3.1 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疗效评定情况采用等级资料秩和检验,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2 心功能检测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 *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SV、CO、CI、EF、SVR、△D和△T均较治疗前有所变化,其中对照组的CO、CI、△D升高幅度较小,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其余指标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SV、EF上升以及SVR下降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CO、CI、△D和△T下降幅度虽大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
3.3 凝血功能检测结果(见表3)表3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P-选择素、vWF和D-二聚体检测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治疗后,两组血浆P-选择素、vWF和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而治疗组血浆P-选择素、vWF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D-二聚体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生脉注射液是在古代方剂生脉散基础上经过现代工艺加工而成的中药静脉注射液,其组成有人参、麦冬、五味子等。人参益气去瘀,麦冬养阴生津,五味子益气收敛。中医认为心衰多为气虚血瘀水泛所致,三药合用一清一补一敛,共奏益气复脉,活血化瘀等作用,从而改善心衰症状。现代科学实验证明生脉注射液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双向调节血压,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以及降低单位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清除氧自由基和保护心肌等作用[4]。本研究表明,心衰患者的心搏出量、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和室壁增厚率均较低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后心脏功能有所改善,进一步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后心室收缩功能各参数则明显增加,表明心泵功能明显改善,因此不管从临床症状的缓解还是心脏功能的改善,加用生脉注射液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研究表明,心衰患者与健康人比较,其血浆vWF、P-选择素、D-二聚体水平明显增高。vWF是一种血浆糖蛋白,作为凝血因子Ⅷ载体蛋白在凝血过程中发挥作用,同时调节血小板粘附于受损血管,是内皮细胞受损的敏感指标之一。P-选择素是细胞表面高度糖基化的单链跨膜糖蛋白,组织发生炎症或受其他损伤时,经凝血酶或组织胺等刺激,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表达P-选择素[5]。静止的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表面不存在P-选择素,而活化的血小板可持续表达P-选择素,因此P-选择素可作为内皮细胞和血小板活化的标志[6]。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单体,经活化因子Ⅻ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其水平增高反映凝血酶生成增多继发纤溶活性增强。因此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D-二聚体、P-选择素、vWF是目前最具有特异性的反映凝血(或纤溶)、血小板活化的分子标志物。因此在心衰中检测这些标志物的水平,可对心衰血栓事件进行预报或预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心衰病死率[7]。
综上所述,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不仅改善心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降低体循环外周阻力,还能通过降低血浆vWF、P-选择素、D-二聚体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衰患者内皮功能,抑制血液成分的改变,改善血小板功能障碍,抑制其活性,阻断心衰患者血栓形成和继发血栓栓塞的发生。可见,加用生脉注射液能提高心衰的临床疗效,降低心衰患者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的危险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心血管治疗指南和建议.北京: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社,2003:145.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中国循环杂志,2002,17(4):248~263.
[3] 陈灏珠.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45.
[4] 王万粮,李春华,徐 萍,等.生脉注射液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左心功能的影响.中医药学刊,2006,20(6):1 171~1 172.
[5] Del Zoppo GJ. Microvascular responses to cerebral ischemia/inflammation. Ann N Y Acad Sci,1997,823:132~147.
[6] Suzuki H,Abe K,Toji S,et al.Postischemic expression of P-selectin immunoreactivity in rat brain. Neurosci Lett,1997,228:151~154.
[7] 马 莉,杨 兰,陈天铎,等.大剂量生脉注射液对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2):275~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