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倍显微系统对高脂血症患者活体血片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0-09-13 浏览次数:410次
作者:栗志平 赵小平 张翠英 作者单位: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探讨超高倍显微系统活体血片在高脂血症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36例患者及106例健康志愿者中采集一滴手指末梢血制成活体血片,立即以超高倍显微系统进行检测。将乳糜微粒及异源性斑块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评价病人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病人组乳糜微粒和异源性斑块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组,分别为χ2=266.6,P<0.005 和χ2=176.3,P<0.005 。结论:超高倍显微系统活体血片检查能直观地观察血液中乳糜微粒和异源性斑块存在情况,对于高脂血症的快速初步诊断不失为一种经济、简便、快捷、清晰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 超高倍显微系统;高脂血症;活体血片
本文对前来就诊的236例高脂血症患者用超高倍显微系统进行活体血片检测,并与106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高脂血症患者活体血片在超高倍显微系统下乳糜微粒和异源性斑块的存在情况及临床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高脂血症患者236例,男性121例,女性115例,年龄40岁~70岁(平均年龄57.6岁),高脂血症诊断标准参照《血脂异常防治建议》[1],检测前2周内未使用任何影响脂类代谢的药物。对照组选择106例健康人,年龄31岁~72岁(平均年龄54.3岁),经体检排除高脂血症。
1.2 仪器
ACT-2000Ⅰ型超高倍显微诊断系统(上海复星公司)由显微镜、放大器、监视器、计算机系统、控制器及彩色打印机组成。放大倍率10 000倍,具有相差视野、明视野、暗视野,分辨率≤0.27 μm。
1.3 实验方法
消毒被检者右手小拇指掌侧面中心部位,使用专用采血针快速刺入皮肤1 mm左右,使血液自动流出成滴状,操作者以拇指与食指持玻片(需经脱脂2 h以上,再无菌处理)两端,用玻片沾血滴表面(不使玻片接触皮肤),加盖玻片,使血液充分扩散制备活体血片,以超高倍显微镜诊断系统进行检查,30 min内完成,作出形态描述及诊断提示。
1.4 检测项目及判断标准
1.4.1 乳糜微粒:活体血片在暗视野下表现为漂浮不定的细小雪花点样(见图1),观察5个视野,平均每个视野乳糜微粒为1~10者为“+”;平均每个视野乳糜微粒为11~30者为“”;平均每个视野乳糜微粒为30以上为“”;5个视野均未见乳糜微粒为“-”;“+”以上为阳性判断标准。
1.4.2 异源性斑块(见图2):在暗视野下观察10个视野,斑块总数为1~3者为“+”;10个视野斑块总数为4~10者为“”;10个视野斑块总数为10以上为“”;10个视野均未见斑块者为“-”;“+”以上为阳性判断标准。
2 结果
2.1 超高倍显微系统活体血片乳糜微粒检测结果(见表1)表1 乳糜微粒检测结果 两组比较χ2=266.6,P<0.005
2.2 超高倍显微系统活体血片异源性斑块检测结果(见表2)表2 异源性斑块检测结果 两组比较χ2=176.3,P<0.005
3 讨论
血管性疾病是累及全身各重要脏器的病症,包括冠心病、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肾脏疾病和周围血管疾病等,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2]。但上述疾病本身不是心脏或大脑等器官发生病变,而是供应上述脏器的血管发生了弥漫性硬化、粥样硬化和局部阻塞所致[3]。高脂血症已是较为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子,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4],故不可轻视。
高脂血症最多见的是高甘油三酯血症,其次是高胆固醇血症,而乳糜微粒主要含有外源性甘油三酯,是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主要形式[5]。正常人进食后乳糜微粒很快升高,但乳糜微粒半衰期短,仅为5 min~15 min,在血浆中降低也很快,因而正常人进食后6 h内乳糜微粒就被清除,清晨空腹时血中并无乳糜微粒存在。如空腹时(餐后12 h后)血中仍出现较多的乳糜微粒,则见于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或)高胆固醇血症病人,从表1也可以说明,高脂血症患者的活体血片中几乎不同程度地存在乳糜微粒。
异源性斑块是循环血中流动的聚、凝团块[6],包括内源性斑块和外源性斑块,为血液中出现的脂质斑块,表明饮食结构不合理,脂代谢紊乱,长期以往易导致动脉硬化,若增多,增大,易堵塞小血管导致血栓形成。从表2可以看出,高脂血症患者不同程度地伴随异源性斑块的出现。超高倍显微镜活体血片检查仅需一滴血不仅能观察血液中乳糜微粒,而且能观察血液中的异源性斑块等成分的存在情况。
此方法经济、简便、直观、快捷,受检者痛苦小,可随时为临床提供辅助诊断依据,对于高脂血症的快速初步诊断有重要的意义,在健康体检筛查高脂血症中更有价值。
【参考文献】
[1]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3):169~175.
[2] HeJ.DF,Wu XG.Major Causes of Death.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 N Engl Med,2005,353(11):1 124~1 134.
[3] 王宏宇.血管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6.
[4] 李 莹,陈志红,周北凡,等.血脂和脂蛋白水平对我国中年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的预测作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7):643~647.
[5] 周爱儒.生物化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8.
[6] 孙春霞,王友宁.心脑血管病人的活血细胞及亚细胞成分分析.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1):2 226~2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