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甘油注射液与注射用葛根素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3例
发表时间:2010-08-23 浏览次数:441次
作者:徐栋梁 作者单位:213171 江苏常州,常州市武进区漕桥卫生院
关键词:硝酸甘油注射液与注射用葛根素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冠心病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因此,UAP的治疗备受关注。武进区漕桥卫生院2003年3月~2006年8月,应用硝酸甘油注射液加注射用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3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81例。经临床、心电图、心肌酶谱证实均排除心肌梗死。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男27例、女16例;年龄(42.15±15.36)岁,病程(17.21±13.11)天;治疗前有典型的心前区及胸骨后胀痛、憋闷或刀割样痛等症状反复发作;心电图示明显ST-T改变及室性期前收缩等异常改变24例。对照组38例,男24例,女14例;年龄(43.21±14.15)岁,病程(18.36±12.45)天。治疗前有典型的心前区及胸骨后胀闷、憋闷或胀刺痛等症状反复发作,心电图检查显示明显ST-T改变及室性期前收缩等异常改变20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用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硝酸甘油注射液(每支含单硝酸异山梨醇酯5 mg)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缓慢滴注,qd;同时加用北京四环科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葛根素(布瑞宁,每瓶0.2 g)0.4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对照组用硝酸甘油注射液(每支含单硝酸异山梨醇酯5 mg)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缓慢滴注,qd;两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期间不用其他药物。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1.3 疗效评定标准化 (1)显效:自觉症状消失。未再发作,心电图改变恢复正常。以上指标稳定6个月不变。(2)好转:自觉症状改善。劳累后仍有发作。ST-T及Q波异常有恢复,但未正常。(3)无效:未达到好转标准。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显效34例(79.1%),好转7例(16.2%),总有效率95.3%。对照组显效19例(50.0%),好转10例(26.3%),总有效率76.3%。治疗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0.05)。
2.2 症状发作 经过治疗症状消失率:治疗组88.4%(38/43),对照组68.4%(26/3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ST-T及室性前期收缩 经过治疗后ST-T改变及室性期前收缩恢复正常,治疗组恢复正常的有18例(75.00%),恢复≥50%的有4例(16.7%),恢复<50%的2例(8.3%)。对照组恢复正常的有8例(40.0%),恢复≥50%的有4例(20.0%),恢复<50%的8例(4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是同时存在器质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阻塞和冠状动脉痉挛,也就是说心肌氧需增加和氧供减少同时存在所致的心绞痛。动脉硬化及高脂血症时,内皮细胞损伤,NO释放减少,导致血小板黏附、聚集及血栓形成。注射用葛根素(布瑞宁)系从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根中提出的一种黄酮苷,为扩血管药,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根据文献报道[1,2],动物实验表明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有明显的扩张冠状动脉作用,可使正常和痉挛状态的冠状动脉扩张,于静脉注射30 mg/kg后,冠脉血流量可增加40%,血管阻力降低29%,葛根素还可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中5-HT释放。本组病例经治疗,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有明显改善,显示了硝酸甘油注射液、布瑞宁联合应用能使冠状动脉扩张,增加血流量,使心肌得到充分的氧供给,改善心肌缺氧,促进代谢、畅通微循环。本资料显示,二药联用具有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和使ST-T及室性期前收缩恢复正常的作用,总有效率95.3%,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及停药后均未见明显副作用。可见,用硝酸甘油注射液加布瑞宁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下册),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73-1380.
2 陈国伟,郑宗锷.现代心脏内科学,第2版.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048-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