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血管疾病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调查
发表时间:2010-06-28 浏览次数:427次
作者:包爱娥 作者单位:温州市鹿城区洪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 温州 325000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生活方式 问卷调查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每年约有1 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有3/4以上可归于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1]。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但在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自上世纪60年代末期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却呈下降趋势,表明利用现有知识和技术开展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近20年来我国的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率却呈上升趋势。笔者选取了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133例心血管疾病(包括脑血管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做调查分析,为家庭康复护理提供有效服务依据,以减少疾病复发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组133例为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本社区管理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具体情况见表1。
1. 2 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使用统一的指导语,由专人与患者进行面谈并记录。共发放问卷133份,回收率达100%。调查内容分四大类:①患者的一般状况(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②患者对心血管疾病的认知状况(如您是否知道心血管疾病是一种生活方式性疾病,缺乏运动、吸烟、高脂饮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直接或间接与多种慢性心血管疾病有关);③慢性心血管患者生活习惯(如饮食习惯、嗜烟酒、生活事件);④在“行动的线索”这一内容下的问题有:您从电视、广播或报纸上了解慢性心血管病的防治程度如何。
2 结果
2.1 患者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情况
大多数患者了解心血管疾病是一种生活方式性疾病,但只有少数人把健康知识变成健康行为(见表2)。
2.2 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习惯调查情况
慢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不良生活习惯及生活事件有密切关系(见表3)。
3 讨论
3.1 慢性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很多研究表明,慢性心血管疾病管理是通过阻断可干预因素作用的长期积累、叠加和协同作用来减少疾病的复发。可干预因素包括多吃、少动、饮酒、熬夜、心理障碍等不良生活方式和高体重、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异常指标。及时对慢性代谢紊乱的危险度进行分级评价和对患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度进行预测,减少或减低危险指标或因素,才能够减低个体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度。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不管是中度吸烟还是高度吸烟(25支/d)者,不论年龄大小,只要戒烟2~4年,即可使脑卒中的危险度迅速下降;戒烟5年后,脑卒中的发病率与普通人群相似。又如血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危险就下降1%~2%,收缩压每降低10~12 mmHg,脑卒中危险下降35%~40%[2]。从表2显示,大部分患者了解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对心血管疾病的危害,但行为上存在知行不一致,因此提示我们应寻找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3.2 生活习惯对慢性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心血管疾病单纯依靠治疗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也无助于减低该类疾病的发生率。流行病学研究证明,慢性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从表3可见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有69.1%进餐不定时,有51.1%的患者进餐量过多或过少,有66.1 %的患者喜高脂饮食,有66.1%的患者嗜咸,有60.1%的患者嗜烟酒,有52.6%的患者作息时间不合理。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引起慢性心血管疾病重要原因,因此,通过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而提高健康水平,是当代保健的关键途径之一。
现代护理已形成一种以临床护理与预防保健相结合,即健康教育、临床护理与预防保健一体化的护理形式。健康教育不仅是一般卫生知识的传播和宣传,它的着眼点是行为问题,主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慢性心血管疾病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一般而言,人们对有关疾病知识的了解,往往取决于书籍、电视等大众媒体的宣传。调查结果表明,医务工作者在研究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对文化程度较低患者群的宣传,注意对患者家属进行指导并努力探索慢性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
[2] 李立明,饶克勤.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78-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