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日医学教育的差异讨论泌尿外科教学的改革
发表时间:2011-06-15 浏览次数:610次
作者:王坚,苏劲,李普云 作者单位:524001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关键词】讨论泌尿外科教学
笔者从1996~2000年在日本广岛大学医学部学习的4年间,对日本国立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教育进行了一些考察。深感国内医学教育存在一定不足。现就中日两国医学间医学教育的差异,谈谈本人对泌尿外科临床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
在日本,泌尿外科作为一门单独学科进行教学学习。见习时间为1周。在教学过程中强调“问题解决型”教学方式。学生常5~7人为一学习小组。在授课前先由指导教师发给每个小组共同的病例,学生围绕病例相关问题自学,并进行小组讨论。教师根据情况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引导学生不断深入。然后在教师引导下,由学习小组成员就病例提出问题,发表见解,讨论问题的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教师做必要的辅导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深入思考和学习的问题。在理论课的安排上大学医学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从第一或第二学年即开始。有些基础课在高学年进行复修。
在我国,医学生是在学习完全部基础课程后,才开始专业理论的学习。由于学习基础理论时完全未接触临床,对学习的意义和目的不明确,所以学习时经常抓不住要点。而到学习临床课程时,却无法将其联系起来。因此,我们认为提早开设专业课程十分必要。提早开设专业课程可使学生产生对基础医学知识不足的感觉,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再通过高年复修,就可能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将泌尿外科学开设在病理、病理生理和局部解剖之前,而在生理、生物化学和解剖之后。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后,即开始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临床与基础的关系意义重大。在学习完泌尿外科学后,再学习病理、病理生理和局部解剖,就容易将其更好地与临床相结合,使 ˇ他们更容易理解这些基础课程。从而达到基础→临床→再基础→再临床不断深入的目的。
此外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明确学习动机,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临床实践中,应鼓励学生观摩感兴趣的手术和临床诊疗技术,从而消除学生对手术的神秘感,并能促进其对解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由于我国的医学教育为五年制,相对国
外而言,接触临床的时间较短。但是我们的暑假时间相对较长,并且我国学生不像国外的学生那样,需利用假期时间打工来保障自己的生活,可考虑予以利用。如在第二、三学年时组织暑期学习小组,使对泌尿外科专业学习感兴趣的同学有一个接触临床的机会,达到按需施教的目的,并可解决见习时间相对不足的矛盾。每一个学习小组为3~4人,这样有利于教师的带教并对临床工作的干扰较少。学习结束时提交总结报告,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自学能力,加深师生接触有一定程度的帮助。
在教学时,改以授课为中心的“知识传播型”教学为以小组讨论为主的“问题解决型”教学。采用提出问题→见习→学习查文献资料→集中讨论、总结→专题讲座,最后出科考试的教学方式进行。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将所学到的知识得到强化,往往终生难忘。将来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类似问题又能举一反三,找到解决的方法。综上所述,我们可以通过提早开设专业课程,早期接触临床实践和改以授课为中心的“知识传播型”教学为以小组讨论为主的“问题解决型”教学方法。对教学进行改革。从而满足学生对学习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使之更符合现代教学的改革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