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0-01-26 浏览次数:575次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作者:蔡燕军,胡晓晟,傅文中 作者单位:1.宁波镇海龙赛医院心内科,浙江宁波; 2.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造影;非ST段抬高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常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不完全阻塞所致,具有与ST段抬高ACS不同的临床发病特点及冠脉病变[1]。本文通过回顾分析非ST段抬高ACS患者的病史特点和危险因素,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就诊于我院及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ACS患者113例,根据心电图表现分为非ST段抬高ACS和ST段抬高ACS组。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其中,非ST段抬高ACS组61例,其中男40例,女21例,年龄37~84岁(平均63±8岁);ST段抬高ACS组52例,其中男34例,女18例,年龄36~83岁(平均62±9岁)。 1.2 方法:记录并分析所有入选的患者既往有无心绞痛、心肌梗死病史,有无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意外、高脂血症、吸烟及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等易患的高危因素。冠脉造影使用PHLIPS FD_10机,采用多部位投照,以通用直径法估测冠脉狭窄程度,以管腔狭窄大于等于50%为冠脉病变;2支或2支以上血管病变定义为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指冠脉病变长度大于等于20mm,侧支循环指冠脉闭塞或次全闭塞,导致冠脉吻合支开放 ,影像表现为病变冠脉和供血冠脉间线状或分支状连续连接[2]。 1.3 统计学分析: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11.0软件分析,对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一般临床情况分析:非ST段抬高组既往有心梗史、心绞痛病史、糖尿病史的患者明显多于ST段抬高组(P<0.05或P<0.01);而非ST段抬高组的肌酸磷酸激酶(CK)及CK同功酶(CK_MB)峰值水平却显著低于ST段抬高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1。表1 两组一般临床情况比较(x-±s,例数) 临床指标非ST段抬高组 注:两组比较P<0.05,P<0.01 2.2 非ST段抬高ACS冠脉造影特点分析:与ST段抬高ACS组冠脉造影特点比较,非ST段抬高组冠脉的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多见(P<0.01 or 0.05),侧支循环开通亦多见(P<0.05),见表2。表2 两组ACS组冠脉造影特点对比注:两组比较P<0.05 P<0.013 讨论 ACS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根据临床表现、干预策略及预后的差异分为ST段抬高的ACS与非ST段抬高的ACS两大类[3,4]。 近年的研究表明,非ST段抬高ACS具有与ST段抬高ACS不同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本文发现,非ST段抬高ACS患者的心绞痛史和既往心梗病史均高于ST段抬高ACS,这和文献报道一致[5]。病理学研究揭示,非ST段抬高ACS是由于粥样斑块破裂,造成不完全管腔闭塞,具有慢性进展型病变特征,易反复发生心肌梗死,因此,非ST段抬高的ACS常伴随有既往心梗史。本文同时分析还显示,ST段抬高组的CK及CK_MB峰值均高于非ST段抬高组,这与ST段抬高的ACS患者主要为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梗塞范围较大,心肌释放的坏死物质较多有关。而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史、脑血管意外和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在两组患者间无差异。 本文分析了两组的冠脉造影结果,发现在非ST段抬高组中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和侧支循环均高于ST段抬高组。推测原因:(1)非ST段抬高ACS患者多有反复发作的心绞痛史,由于心绞痛病史较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经历了一个逐渐进展的过程,所以病变累及到多支血管,出现弥漫性长病变;(2)非ST段抬高ACS组合并糖尿病高于ST段抬高ACS组,由于糖尿病可并发广泛血管损害,是导致多支病变的高危因素。(3)长时间反复的心肌缺血可刺激侧支循环的生成,使心肌细胞对缺血产生某种程度的耐受性,其缺血预适应使心肌可以耐受长时间缺血,缩小梗死心肌面积,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保护心功能[6]。因此,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由于缺血预适应的保护,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心绞痛史后,冠脉造影表现出血管病变复杂且较严重的特征。 因而非ST段抬高ACS患者具有与ST段抬高ACS不同的临床特征。在临床工作和冠状动脉介入术前、术后都应予以充分评估,以便准确地干预及判断预后。【参考文献】 [1]Fox KA, Pool_willson PA, Clayton PC, et al. 5_year outcome of interventional strategy in non_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the British Heart Foundation RITA3 randomisod trial[J]. Lancet, 2005,366:914-920. [2]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2. [3]李为民,王政.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进展[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06,33(6):355-359. [4]Poole_Willson PA, Pocock SJ, Fox KA, et al. Interventional versus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n acute non_ST elevation coronary syndrome: time course of patient management and disease events over one year in the RITA 3 trial[J]. Heart, 2006, 92(10):1473-1479. [5]赵明中,胡大一,姜立清,等.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早期干预[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2):153-157. [6]Kremastinos DT, Bofilis E, Karavolins GK, et al. Preconditioning limits myocardial infarct size in hypercholesterolemic rabbits[J]. Atherosclerosis, 2000,150(1):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