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交感皮肤反应的研究
发表时间:2009-11-18 浏览次数:607次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交感皮肤反应的研究作者:胡乐明,朱梓丰,裘秀兰,张晓玲,康许燕 作者单位:(嘉兴市第二医院,浙江嘉兴 314001)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脑干 听觉 诱发电位 交感皮肤反应 腔隙性脑梗死指直径不超过1.5厘米的小梗塞灶。一个梗塞灶为单发,两个及两个以上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是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0%~30%,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1]。本文对我院2006年至2008年间住院的96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交感皮肤反应(SSR)检测资料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在2006年至2008年间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均为CT/MRI证实有腔隙性梗死者96例(A组),其中男55例;女41例。年龄为38~75岁,平均年龄为61.5±13.8岁。全部患者均做了神经科的系统检查,排除耳源性疾病,且根据Fisher提出的腔隙性脑梗死综合征诊断条件,而初步确诊者,全部做了CT扫描、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与交感皮肤反应的检查。正常对照组(B组),选择在年龄和性别构成上与本组患者无明显差异的健康中老年人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2~75岁之间,平均59.6±9.2岁。 1.2 检查方法:采用丹麦Dantec Keyponit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BAEP和SSR测定。BAEP的检查:记录电极置于头顶Cz点,参考电极置于同侧乳突点,地极置于Fpz点。皮肤与电极之间阻抗低于5KΩ,对侧耳白噪声掩盖,进行单耳短声刺激,声音强度115dBSPL,剌激频率每秒10次,刺激时限lOms,滤波频带宽度100~5000Hz,平均叠加1000~2000次,分析时间lOms,重复检查二次,观察Ⅰ、Ⅲ、Ⅴ波潜伏期及I_Ⅲ、Ⅲ_Ⅴ、I_Ⅴ波峰间期。SSR检测:BAEP检测后休息片刻后进行SSR检查:受试者放松静卧,皮温保持在32~34℃。以表面盘状电极置于左、右掌心做记录电极,左右手背作参考电极。电刺激主侧腕部正中神经,刺激持续时间0.2ms,强度10~15mA,放大器滤波带宽0.5~200Hz,灵敏度0.1~1mV/cm,扫描速度1s/cm,分析时间为5s。随机刺激,测量起始潜伏期和峰波幅值,SSR潜伏期或波幅超过正常对照组均数的±2.5标准差为异常。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BAEP和SSR潜伏期与波幅结果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96例患者均CT扫描,证实有腔隙性梗死的61例异常率为63.54%,BAEP异常的有32例,SSR异常为48例(其中包括4例未引出波形),而CT扫描未发现梗死的35例中(后核磁共振扫描证实有腔隙性梗死灶存在其中脑干腔梗7例),伴BAEP异常9例,SSR异常为21例。BAEP异常率为42.71%;SSR异常率为71.88%。由于在筛选患者中已将耳源性疾病的患者除去,这些患者的病灶未累及听神经周围段,Ⅰ波的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波潜伏期与峰间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SSR的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1 腔隙性脑梗死与正常对照组的BAEP的比较表2 腔隙性脑梗死与正常对照组的SSR的比较3 讨论 实验证明,脑干听觉神经通路对缺血十分敏感。BAEP可了解脑干听觉神经通路及其组织结构是否有机能损害的改变。由于脑血管病可造成脑干听觉系统供血不足,神经纤维被牵拉或神经纤维本身变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脑干听觉神经通路结构,使神经冲动传导受到阻滞,从而导致BAEP的异常[2]。 本文结果所见BAEP主要表现在Ⅲ、Ⅴ波潜伏期和各峰间期的异常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磁共振扫描证实脑干有腔隙性梗死灶存在的7例,可能梗死灶直接侵犯了脑干听觉神经通路,累及有关结构造成脑干受压,使脑干缺血从而出现Ⅲ、Ⅴ波潜伏期延长。本文结果中CT扫描未发现梗死灶的25例中,BAEP异常5例,即表明CT早期尚未显示病灶时BAEP已出现异常,说明BAEP有较高敏感度。因此,BAEP与CT互补有一定临床参考意义。但BAEP正常者,也不能排除无梗死灶的存在,这可能与梗塞的部位和大小有关,如果梗死和小片状梗死不在听通路或其邻近,则BAEP可无改变[3]。BAEP对脑血管病患者脑干功能恢复的判断是一个较为客观的指标,并且无创伤性,通过与影像学检查相结合,将会使脑机能状态的判断更加完善。 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位于大脑深部梗死的慢性愈合期形成的不规则的空腔。主要发生在内囊、基底节与桥脑基底部,而不见于大小脑皮层。认为本病的病理基础是小血管病变,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SSR技术是通过各种内外刺激引起皮肤、汗腺细胞的离子跨膜活动改变,并记录由此引起的皮肤电压变化的一种检测方法[4]。这种皮肤电压变化能反映交感节后无髓C类纤维功能。具有无创、简便、易行、客观性强等优点。用于研究人体植物神经活动、传导和反应,特别是交感神经。是交感神经系统共同参与的电生理活动,SSR的传入纤维为有髓鞘的II型感觉纤维,传出纤维为交感节后神经元发出无髓鞘的C纤维,中枢传导途径尚未清楚。SSR检测作为一种被认可的评价患者交感神经损害敏感的客观指标[5],可反应植物神经病变程度。 在本文中,96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SSR检测所得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SR异常率高达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R的异常表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交感神经功能是受累的,对于腔隙性脑梗死早期诊断,能起到辅助作用,是临床上应用于检测自主神经功能失常的一项较为客观的电生理指标。 总之,SSR与BAEP的联合应用可提高腔隙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率。该方法简便、易操作、无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 [1]陈学梅.腔隙性脑梗死与糖尿病的关系分析[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8,8(4):255-256. [2]昊旭,叶心国,谭来勋,等.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小脑卒中应用的价值探讨[J].中国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0,2,22(1):46-47. [3]仇叶萍,潘映辐.脑干缺血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0,7(3):153-154. [4]邹晖.神经传导速度及交感皮肤反应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监测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厂矿医学,2008,21(1):14-16 [5]徐兰,韦真理.尿毒症植物神经病变的研究新进展[J].内科,2008,3(1):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