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感染性疾病学》

泌尿系统感染常见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4-05-13  浏览次数:1005次

  泌尿系统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细菌出现耐药,进而增加了临床对患者的治疗难度。为了解本院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作者对泌尿系统中段尿标本培养、分离的614株病原菌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有效选择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收集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间本院住院和门诊患者中段尿培养标本3614份,从同一患者检出的相同菌株作为1株,共分离出614株病原菌。其中,男性270例,女性344例。

  1.2 质控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粪肠球菌ATCC29212,均为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的双纸片确证试验测定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

  1.3 纸片及培养基 抗菌药物纸片分别购自英国Oxoid公司和杭州天和微生物制品公司。血琼脂平板购自郑州博赛公司,M-H平板为本实验室自配(采用杭州天和微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干粉试剂)。

  1.4 尿液标本的收集 反复清洗患者外阴部及尿道口,留取中段尿于无菌尿杯中,加盖后及时送检,或者为无菌导尿或膀胱穿刺取尿。

  1.5 方法

  1.5.1 菌株分离鉴定 按常规方法进行标本接种,细菌分离[1]。

  1.5.2 细菌鉴定 细菌鉴定采用珠海迪尔公司的DL-96细菌鉴定系统,鉴定板严格按操作说明进行各种细菌的鉴定。

  1.5.3 药敏试验 采用珠海迪尔公司DL-96系列配套的鉴定药敏一体板,部分药物采用CLSI推荐的K-B法,抗菌药物纸片为英国Oxoid公司产品,严格按照CLSI2009年M100-S19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结果判断。

  1.5.4 ESBLs阳性菌株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阳性菌株的检测 参照2009版CLSI文件判读结果。

  1.5.5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高浓度氨基糖苷类肠球菌(HLAR)检测 MRS检测采用K-B法,用头孢西丁纸片(30微克/片)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环直径小于或等于21mm,且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抑菌环直径小于或等于24mm判定为MRS菌株。VRE采用万古霉素(30微克/片)进行检测,肠球菌抑菌环直径小于或等于14mm判定为VRE菌株。HLAR检测采用K-B法,用高浓度庆大霉素(120微克/片)纸片和高浓度链霉素(300微克/片)纸片检测,肠球菌抑菌环直径小于或等于6mm判定为HLAR菌株。

  2 结  果

  2.1 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 见表1。

  2.2 产ESBLs菌株及特殊耐药菌检出率 从206株大肠埃希菌中,分离出产ESBLs菌株102株,分离率为49.5%;从58株肺炎克雷伯菌中,分离出产ESBLs菌株12株,分离率为20.7%;从158株肠球菌里,分离出HLAR菌株73株,分离率为46.2%;未发现VRE菌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未见泛耐菌株。

  2.3 病原菌的耐药率 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见表2,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见表3,主要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见表4。

  3 讨  论泌尿系统感染引起尿液潴留,降低膀胱细菌防御能力,正常菌群迁徙到泌尿道进行繁殖而导致感染[2]。从本院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中段尿分离到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多,与文献[3]报道一致,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球菌以肠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本研究显示,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耐药情况较为严重,除了对氨基糖苷类、含酶抑制剂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外,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40%。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为49.0%~85.3%。这与临床广泛应用ESBLs制剂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作为泌尿系统感染常用药物有很大关系。肠球菌属未检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菌株,但二者对高浓度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仍有较高的耐药率。数据中显示屎肠球菌耐药率高于其他肠球菌。虽然本院未发现VRE菌株,但随着万古霉素广泛使用和VRE出现,会对临床治疗肠球菌感染带来极大威胁。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可能与该菌对宿主细胞有强的黏附性有关。由于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造成真菌感染的机会增加。有报道表明,近年来由于临床上把氟康唑作为经验用药而广泛应用,从而引起其他酵母菌感染概率上升,以及耐药菌株产生,给临床治疗造成较大困难,应引起临床重视[4]。由于临床上对抗菌药物的不规范应用,已引起耐药菌株增多,导致许多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下降[5]。因此,呼吁临床上重视病原学检查以及细菌耐药的变化趋势,合理规范用药。可联合用药治疗复杂的泌尿系统感染,但必须严格控制用药指征,慎用广谱抗菌药物,严禁滥用及频繁更换药物,以免引起细菌耐药、菌群失调的发生,导致二重感染的危险性增加[6]。临床工作者应当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在抗感染前先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根据报告结果合理选用。

  参考文献

  [1]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743-744.

  [2]罗军,李红霞,蒋文强,等.尿培养阳性标本的病原菌分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3):2930-2931.

  [3]邱胜丰,潘世扬,顾兵,等.泌尿系感染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2,5(2):73-76.

  [4]王睿,柴栋.细菌耐药机制与临床对策[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3,24(3):97-102.

  [5]裴保香,郭绍来,王睿,等.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与头孢菌素类用量变化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4):373-376.

  [6]郭远瑜,雷和月,陈琴琴,等.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2,5(6):350-354.

  (收稿日期:2013-10-25)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