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感染性疾病学》

头孢曲松钠治疗40例早期梅毒患者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17  浏览次数:871次

梅毒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也是我国主要的性传播疾病。它是由梅毒螺旋体经各种途径传播后进入人体,从而侵犯人体系统及器官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上通常将其分为三期,前两期为早期梅毒,第三期则是晚期梅毒。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为青霉素,但由于其局限性,随着药物的研究和科研的发展,代替青霉素的药物已逐渐增多[1]。采用头孢曲松钠与苄星青霉素对比治疗早期梅毒的患者,观察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3月就诊于我院并确诊患有早期梅毒的4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各类体征指标均符合早期梅毒的诊断标准[2]。男29例,女11例,年龄17~51岁,平均(32±7)岁。其中一期梅毒的患者有13例,以硬下疳为主要表现,二期梅毒的患者有27例,主要表现为多形性皮损、黏膜斑以及全身的淋巴结肿大。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经检查无特殊过敏史,并在患者知情同意下进行本次研究。

1.2 治疗方法:患者在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并排除或优先治疗其他可能影响本次研究的疾病。随后对患者进行梅毒血清反应素试验(RPR)以及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两项试验检查,各项指标确诊患者为早期梅毒患者后进行药物治疗,本次研究采用头孢曲松钠与苄星青霉素,观察组患者每天均肌内注射1 g头孢曲松钠注射剂,1次/d,且首3天配合服用泼尼松10 mg/次,2次/d;以14 d作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240万U,3次/周,肌内注射2周。两组患者期间均不再使用其他抗梅毒药物治疗。于治疗后6个月复查RPR滴度,并进行疗效对比。

1.3 观察指标:6个月后进行梅毒血清反应素试验:若血清RPR 转阴,则判断为痊愈;RPR滴度下降2个或2个以上则为有效, RPR滴度下降不到2个滴度或未下降的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6.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s x ± )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疗效,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为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也称苍白螺旋体)经各种途径转播后所引起的,其主要侵犯的是人体各类脏器、皮肤黏膜、心血管以及中枢神经系统[3]。其传播途径较多,可通过性交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以及各类间接接触传播。随着近年来梅毒的发病率大大提高,其危害也越来越严重,针对该类情况,临床则需要相应的采取尽可能多的对该病的治疗方案。而目前临床上治疗梅毒的常用药物仍为青霉素,但其有着较多局限性[4]。对此,临床上出现了较为多的代替青霉素的药物,例如四环素、红霉素、阿奇霉素等,但结果并不是特别理想。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第三代头孢类药物:头孢曲松钠。该药已于2007年被列入青霉素代替药物。该药对于梅毒螺旋体而言,可以抑制其细胞壁的合成,以达到杀灭细菌的作用,其杀菌效率较为可观,且较为稳定。而其半衰期也较长,一般可达8 h,同时,该药还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和血药浓度高的特点,可较长时间发挥疗效。与之对比的药物则为苄星青霉素,虽然同样有着对梅毒治愈的疗效,但从本次试验中可以看出,其疗效不如头孢曲松钠。本次研究中苄星青霉素6个月后的疗效为65%,而头孢曲松钠则高达9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头孢曲松钠在治疗早期梅毒时的疗效极为可观,且相比之下不良反应少,可作为青霉素的代替药物。

4 参考文献

[1] 蒋佩晶,吕艳霞.头孢曲松治疗梅毒研究概述[J].海峡医药,2012,24(1):94.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传播疾病临床诊疗指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5.

[3] 郑占才,王家璧.头孢曲松治疗梅毒研究进展[J].中国性科学,2010,19(6):10.

[4] 付兆杰,褚桂桃,李前凤,等.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的疗效观察 [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9):168.

[收稿日期:2013-01-31 编校:郑英善]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