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护肝清毒化瘀汤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1-16 浏览次数:887次
<P>乙型肝炎是本地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反复活动、复发,已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家庭幸福。近年来干扰素及核苷类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得到控制,但许多患者就诊时已是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肝组织结构已受到明显损坏,因此在治疗上比较棘手,在常规护肝、抗病毒基础上应用自拟中药护肝清毒化瘀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患者120例,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联合治疗组) 58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组)62例。治疗组男32例,女26例;年龄24~65岁,平均(38.76)岁;病程0.6~5年,平均(2.53)年。对照组男34例,女28例;年龄23~65岁,平均(38.14)岁;病程0.6~5.5年,平均(2.43)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和生化指标、超声、CT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 。
1.3 排除标准:①半年内用过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剂、细胞毒药物或类固醇激素的患者;②有其他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或有免疫性疾病、遗传性肝病、酒精性肝病;③伴有其他全身性疾病患者,对阿德福韦酯过敏或不适应者;④因各种原因未坚持服药、中途换药加药者[2] 。
1.4 治疗方法:两组均常规口服阿德福韦酯(葛兰素史克 10 mg/次,1次/d),服用48周,阿拓莫兰片(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400 mg,3次/d,服用12周;治疗组加用拟中药护肝清毒化瘀汤(柴胡15 g、广木香10 g、白术15 g、黄芪30 g、党参20 g、陈皮10 g、茯苓15 g、黄芩30 g、白芍15 g、丹参15 g、川芎15 g、当归15 g、鳖甲15 g、女贞子15 g、甘草10 g),1剂/d,水煎分2次,服用12周。所有患者治疗前常规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超声、乙型肝炎两对半、HBV- DNA定量检测,治疗每12周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乙型肝炎两对半、 HBV-DNA定量检测。
1.5 疗效判断:效果评价根据2005年12月10日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应答标准[3] 。显效:ALT复常,HBeAg/HBeAb血清转换,定量血清HBV- DNA<103拷贝/ml;有效:ALT复常,定量血清HBV-DNA <105拷贝/ml,HBeAg仍阳性;无效:未达到上述指标根据之一者。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数据分析,数据采用采用χ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及疗效比较见表1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58 20 26 12 79.3①对照组 62 16 15 31 50.0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讨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一种慢性肝病,肝细胞的损伤与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持续复制有关, HBV的复制是慢性乙型肝炎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的始动因素,因此抑制或清除乙型肝炎病毒成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目的。近年来,由于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的应用使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或清除感染的乙型肝炎病毒已成为可能,拉米夫定可迅速有效降低血清HBV-DNA水平,同时对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及生活质量有改善,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存在持续应答率不满意、耐药突变和停药后复发等问题;而阿德福韦酯是阿德福韦的前体,为AMP的磷酸核苷酸类似物,具有抗嗜肝DNA病者逆转录病酶活性,对乙型肝炎病毒具有强大的抗病毒活性,对HBeAg 阳性或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有效,阿德福韦酯的耐药突变的发生率非常低,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长期维持治疗的理想选择。本组使用阿德福韦酯组总有效率为50%,表明阿德福韦酯对乙型肝炎病毒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清除肝细胞炎性反应,抑制肝纤维化,但对相当一部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较差甚至无效,可能与部分患者肝纤维化形成时间长、肝内胆管瘀阻、门静脉高压、脾肿大等病理状态有关,因此必须寻找新的治疗手段以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ALT复常率、 DNA转阴率、HBeAg/HBeAb转换率。中医认为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过程中,湿热毒邪是致病的主要原因,正气虚弱、脾胃功能受损是发病的主要病机,肝郁血瘀是病理变化的核心[4] 。治疗应疏肝运脾、柔肝养阴,解毒化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单味中药的作用机制已经越来越明确,我们根据中医病机、单味中药的作用机制及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理改变自拟护肝清毒化瘀汤(柴胡15 g、广木香10 g、白术15 g、黄芪30 g、党参20 g、陈皮10 g、茯苓15 g、黄芩30 g、白芍15 g、丹参 15 g、川芎15 g、当归15 g、鳖甲15 g、女贞子15 g、甘草10 g)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8例取得较好疗效,总有效率为 79.3%,效果优于阿德福韦酯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机制可能与方中柴胡、白术、白芍、茯苓、甘草保护肝细胞、抗变性、抗坏死,黄芪、党参增进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和吞噬细胞功能,黄芩抗菌、抗氧化、抑制脂质过氧化,丹参抗肝纤维化、抑制炎性反应因子产生,川芎、当归降门静脉压力、抑制肝纤维化,鳖甲减低胶原生成、制纤维增生,广木香、陈皮调节胃肠运动功能、减轻腹胀,女贞子增强免疫、降转氨酶有关[5] 。因此我们认为在常规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可以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ALT复常率、DNA转阴率、HBeAg/ HBeAb转换率,减缓慢性肝炎的进展,在组方上,可以根据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尽可能选用有针对性的中药形成协定处方,而不必完全拘泥于辨证分型。
4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1):56.
[2] 洪昱玲.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6):15.
[3]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6,22(1):3.
[4] 吴 奎.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西医治疗[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2):195.
[5] 巫协宁,汪佩文.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 [J].中华消化杂志,2010,30(10):786.
[收稿日期:2013-05-30 编校:苏建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