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风湿免疫病学》

128例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9-22  浏览次数:1177次

李中海 邵玉梅 陈斌国 山东省曲阜市中医院药剂科(273100)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促进临床用药合理和安全。方法 对本院2006---2008年收集到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128例报告分别从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用药途径发生ADR以静脉给药为主,占67.19%;抗菌药物ADR发生频率依次为喹诺酮类,占39.84%,β-内酰胺类,占22.66%大环内酯类,占14.06%;主要的ADR类型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35.94%;其次以消化道损害,占24.22%。结论 应规范抗菌药的合理应用,避免滥用和重复用药,以减少ADR的发生率。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抗菌药物;滥用;分析

文章编号:1672-2779(2010)-18-0079-02

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是确保人们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加强药品管理,提高用药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药物种类,剂型的不断增加,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成为广大临床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本院2006—2008年收集的128例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报告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旨在掌握其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以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2006—2008年本院各科室上报的ADR有效报告128例,按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使用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性别与年龄分析 在128例ADR中,男性60例,女性68例,分别占总数的46.89%和53.11%,男女比例为1:1.133,高发年龄段在41~85岁之间(71.09%),患者年龄在0~85岁之间。ADR患者的年龄分布见表1.

2.2 给药途径分布

2.3 药品种类分布

2.4 抗菌药物引发的ADR中,喹诺酮类最多,占39.84%,其次为β-内酰胺类,占22.66%,和大环内酯类,占14.06%,引起ADR的抗菌药物分布见表3。

2.5 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按照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分类,本院抗菌药物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见表4。

2.6 转归 所有症状在停药或改用其他抗菌药物和对症治疗后消失或缓解,无一例患者死亡。

3 讨论

ADR是指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1]。是药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对人体有害的,令人不愉快的,非治疗性的负效应,他是预测某种药物在使用时对人体损害的情况,提示如何预防或使用药物的重要指征。关于ADR的发生机制远未阐明,有人认为许多ADR发生是由免疫系统介导的,但还存在不少争议,其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动物模型和药物不可预知的特性,使得ADR发生机制难于研究[2]。

本院2006~2008年间抗菌药的ADR报告为128例,在128例中,男女比例为1:1.133.由表1可知,ADR高发年龄在41~85岁之间(71.09%)。由表2可知给药途径不同,ADR的发生率不同,静脉注射的ADR发生率最高(67.19%),其次为肌肉注射(14.84%),与文献报道相似[3]。其主要原因是药物直接注入血液,无肝脏的首过效应,其作用及ADR较其他给药途径迅速而强烈,较其他给药途径的敏感性有所增强。原则上能口服给药的不采取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有效的不采取静脉注射给药。

由表3可知,在128例抗菌药ADR中喹诺酮类 中发生率最高(39.84%),其次为&—内酰胺类(22.66%),和大环内酯类(14.06%)。喹诺酮类引起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疗效确切,体内药动学性质好,不需要做皮试。随着其化学结构,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机制的逐渐阐明和临床安全性的逐渐提高,现已广泛应用于本院临床各科室,但使用剂量过大,浓度过高,滴速过快,使其ADR日益增多[4.5]。β—内酰胺类结构中含有β—内酰环具有不稳定性和易敏感性,因此本院对青霉素类药物用青霉素做皮试,头孢菌素类用原药做皮试,并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使其ADR发生率有所下降。大环内酯类毒性较低,一般很少发生不良反应,主要引起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的胃肠道反应。其他类抗菌药物的ADR发生率较低,占23.44%。

ADR所致器官损害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临床表现为皮疹,瘙痒,红肿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等,与相关文献报道相似[6.7]。这可能因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主要为变态反应所致的各种皮疹,期临床表现易于观察和诊断,不易于其他疾病相混,而其他器官或系统损害可能较为隐匿,医患双方都不易判断,因而造成上报率低[8]。临床医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告知患者做一些相关的临床检验,以便及时发现隐匿的ADR,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综上所述,ADR的发生率与年龄病史、给药途径相关,并与临床上滥用抗菌药物有关;可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确保用药安全的前提。临床应重视ADR的检测与报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或避免ADR的重复发生。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和检测和管理办法[S].中国药事,2004,18(4):203.

[2] Uetrecht J.Immune-medrated adverse drug reactions[J].Chem Res Toxicl, 2009,22(1):74.

[3] 梁莉,王爱丽,倪梁朝,等.172例药品不良报告分析及其预防措施的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4):74.

[4] 施玲玲.氟喹诺同类药物不良反应168例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5, 26(6):531.

[5] 陈超,孙红,和培红.氟喹诺同类药物不同品种间的安全性差异[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4,6(5):289.

[6] 于丽,李艳英,李晋宝,等.三峡地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良反383例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9,5(14):1102.

[7] 鲍思慰,王海平,翟晓友,等.上海等54所医疗机构472例药品不良反应383例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7,18(2):133.

[8] 郑棉坤,赖水招.17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与评价[J].首都医药, 2007,14(205):45.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