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门冬胰岛素30例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4-07-15 浏览次数:1007次
糖尿病一直是困扰着老年人的一大重要病症,糖尿病患者长年经受病痛。为提高治疗效果,将社区中36例正在口服降糖药的 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医护人员充分掌握患者的具体情况,应用胰岛素治疗,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中,医护人员认真了解了患者的病情、病史、血糖、药费开支等,客观评价了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了2型糖尿病患者36例,男18例,女18例,平均年龄(58.68±8.16)岁。这些联合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满足以下几个条件:①已经口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糖药1年以上,但是治疗效果不明显,血糖没有得到明显控制。②曾经引发过1~2种并发症。③经济不富裕的患者,只能选择药物治疗,而无法到医院中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
1.2 方法:采用门冬胰岛素(30)早、晚饭前皮下注射,原来口服的降糖药不变。每隔1~2天量1次血糖,并根据血糖的实际情况调整药物用量,逐步使血糖趋于稳定。最开始的剂量为 4 U,加量每次为2 U,最高剂量为18 U。患者口服的药物是以二甲双胍为主,适当辅以诺和龙、拜唐苹等磺脲类药物,当血糖稳定之后适当减少口服药物的用量。同时,还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指导,引导患者调整饮食结构,适当运动,并进行心理辅导治疗,使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
2 结果
联合治疗前后血糖等指标的变化见表1。应用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典型病例
病例1,女,68岁,退休,有糖尿病史16年,主要口服优降糖,血糖控制不理想,此次血糖17.8 mmol/L,尿酮体++,曾建议住院治疗,患者拒绝,在门诊小剂量胰岛素,经治疗患者空腹血糖8.2 mmol/L,餐后血糖8.6 mmol/L,尿酮体(-)。目前给予二甲双胍0.5 g,2次/d,门冬胰岛素(30)早饭前10 U、晚饭前8 U皮下注射,维持空腹血糖(6.2±1.2)mmol/L,餐后血糖(7.6±1.4)mmol/L。病例2,男,58岁,退休,糖尿病12年,常年口服优降糖 5 mg,3次/d,血糖14~18 mmol/L,四肢麻木、多饮多尿、消瘦乏力,给予调整治疗方案:诺和龙1 mg,3次/d,二甲双胍0.5 g,3次/d,门冬胰岛素(30)早饭前10 U、晚饭前12 U 皮下注射,随后检测空腹血糖(6.4±1.3)mmol/L,餐后血糖(7.4±1.2)mmol/L,症状明显减轻,全身状况明显改善,体重恢复到正常水平。
4 讨论
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口服三种降糖药物,例如二甲双胍6片/d、糖适平6片/d、拜唐苹3片/d,每个月花费的药品费用约为600元,这对许多家庭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当联合使用之后,每个月药费开支可降至350元左右,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这种方法的治疗效果明显,患者的血糖能够迅速得到有效控制,进而可以增强患者的信心,使其保持愉悦的心情。而且,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保护患者的胰岛功能,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1-2]。在许多发达国家,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达到了40%~60%,但是,在国内,许多人对胰岛素有偏见或误解,因此胰岛素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上应用还不到20%,许多患者宁可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也不愿意使用胰岛素治疗,这样常常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使病情加重。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可以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另外,门冬胰岛素(30)是一种双相门冬胰岛素,是一种速效胰岛素,可以有效避免低血糖的发生。而且其装置非常灵活,简单易学,容易为患者所接收,在早餐和晚餐前注射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我院门诊部在经过半个月的调整后,医护人员迅速适应了这种联合治疗法。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上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患者的药费开支大大减少,减轻了经济负担,促进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应正确认识到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效果,大力推广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提高治疗水平。
5 参考文献
[1] 罗利明.社区医疗机构中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J].首都医药,2011,32(1):4.
[2] 杨文英.解读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在临床实践中的使用[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0,32(1):3.
[收稿日期:2013-11-20 编校: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