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4-09 浏览次数:808次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早期DN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24 h尿蛋白或微量蛋白升高,当发展为蛋白尿后,病情进展较快,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或死亡[1]。因此,DN患者应早期积极治疗,以延缓病情进展。笔者采用氯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DN,临床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共56例,均来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DN患者,均符合WHO关于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2],DN分期均为Ⅲ期(微量白蛋白期)。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D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者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41~69岁,平均(51.25±10.42)岁;糖尿病病程5~18年,平均(9.42±3.21)年。对照组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42~70岁,平均(51.41±10.54)岁;糖尿病病程5~19年,平均(9.41±3.20)年。本研究均排除以下患者:①尿蛋白检测阳性患者;②伴有酮症酸中毒、泌尿系统感染、免疫性疾病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肾功能障碍患者;③近期给予相关治疗患者。两组患者分组后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指导、合理运动、平稳血糖、控制血压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氯沙坦口服治疗,剂量:50 mg/次,1次/d,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剂量:将黄芪注射液60 ml加入0.9%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4周。
1.3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简称治疗后)测定两组患者24h尿微量清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并参照郑坤[3]研究标准进行疗效评定,显效:24 h尿微量清蛋白较治疗前下降幅度≥50%,血肌酐及尿素氮下降≥40%;有效:24h尿微量清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均有下降,但未达到显效水平;无效:24h尿微量清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无下降,或升高。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水平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微量清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疗效评定: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57.14%。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多数学者认为,DN的发生、发展与代谢紊乱、遗传、肾脏血液动力学改变等因素有关[4]。早期的防治对DN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积极意义。高过滤是早期DN的病理改变,高过滤可导致肾脏肥大、肾小球硬化等一系列反应。氯沙坦是一种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抗结剂,它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缩血管作用而降低体循环高压与肾小球内高压,且口服效果好、利用率高,已成为临床治疗DN的常用药物之一。祖国医学认为,DN的发病机制为消渴日久,以致气阴两虚,气虚而致行血无力,导致血瘀,肾阴而累及阳,阳虚而不能行气化水,水湿潴留而引发水肿。因此,对于DN的治疗应以益气养阴、通络化瘀、扶正祛邪为主。黄芪注射液是临床常用的一种中成药制剂,具有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健脾利湿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注射液中含有微量元素硒,对肾小球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且在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及免疫调节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本研究结果提示:氯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DN疗效优于单一氯沙坦治疗。综上所述,氯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DN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采用。
4参考文献
[1]沈健.三七总皂苷胶囊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1,46(6):465.
[2]钱立荣.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5.
[3]郑坤.氯沙坦钾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11):1231.
[4]黄顺来,游建明.氯沙坦联合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5):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