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浆APN和PAI-1检测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2-12-07 浏览次数:610次
作者 作者单位
王光亚 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061001
苏娜 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061001
许金秀 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061001
付冬霞 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061001
赵永才 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061001
代谢综合征(metabdicsymdrome,MS)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国内发病率高达17.11%。脂联素(adiponectin,APN)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特异性细胞因子,具有调节糖代谢、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等作用[1]。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是血浆纤溶系统的主要抑制物,具有降低纤溶系统活性的作用。本研究主要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MS患者血浆APN、PAI1的水平,以探讨二者与2型糖尿病及MS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4月至2007年4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70例,其中男35例,女35例。参照1999年诊断标准,排除急慢性感染、恶性肿瘤及其他内分泌疾病,肝功能正常。按照2005年4月公布的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关于适合中国人定义MS标准,将病例分为MS组(2型糖尿病合并MS组35例,男17例,女18例)和NMS组(2型糖尿病不合并MS组35例,男15例,女15例);MS的诊断标准按中华糖尿病学会(CDS)2004年诊断标准:符合下列3项或更多指标即可诊断:(1)BMI>25 kg/m2;(2)空腹三酰甘油(TG) ≥1.7 mmol/L(150 mg/dl) 或空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 mmol/L (男),或HDLC<1.2 mmol/L (女), 或已诊断为上述代谢紊乱并治疗者;(3)血压增高≥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确诊为高血压并经治疗;(4)空腹血糖≥6.1 mmol/L,和(或)餐后2 h血糖≥7.8 mmol/L,和(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经治疗。另选择正常对照组30例,均除外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和其他内分泌代谢疾病,以及严重的肝、肾、肺疾病,妊娠、甲状腺疾病、急性应激反应、恶性肿瘤、酗酒、严重吸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1.2 检测方法 受试者均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并计算体重指数(BMI),BMI=体重/身高2。血糖(FBG):采用葡萄糖测定干化学法。空腹胰岛素(FINS):采用化学发光法。胰岛素敏感指数(ISI),ISI=FBG×FINS/22.5。血脂: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APN、PAI1:采用空腹血浆样本,-20 ℃冰箱保存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美国A&D公司)测定。此外还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C肽(FCP)的水平。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分析及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S组BMI、收缩压(SBP)、TG 、PAI1、FBG、FINS和HbA1c与正常对照组和NM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MS组SBP、TG 、FBG、FINS、HbA1c、PAI1、APN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3组检测指标比较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NMS组比较,△P<0.05,☆P<0.01
2.2 多因素相关分析 NMS组中APN与BMI、FBG、FINS、TG、PAI1呈负相关(P<0.01)。MS组中APN与BMI、SBP、FBG、FINS、TG、PAI1呈负相关(P<0.01)。见表2。
2.3 血浆APN与其他指标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以血浆APN为应变量,余为自变量,MS组APN与BMI、FCP、PAI1和FBG有相关性。见表3。
3 讨论
APN亦称Acrp30、apm1、AdipoQ及Gbp28,是脂肪细胞特异性分泌的具有24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相对分子质量30[1]。近年来APN被认为是调节MS病理过程的中心环节,APN具有拮抗胰岛素、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多种作用,APN在MS的多个方面包括肥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中水平降低[2]。
研究发现,APN在非肥胖的健康人群中平均血浆浓度为19~17.0 mg/L,占人体总蛋白的0.01%,女性血浆APN水平高于男性,且肥胖患者APN浓度明显低于非肥胖者,其浓度对数与BMI呈负相关[3]。Maeda等[4]研究表明APN与TG、TC、表2 2组APN与各因素相关性分析表3 血浆APN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LDLC、HDLC独立相关。在转基因小鼠中研究发现APN的缺失导致血浆的游离脂肪酸清除延迟,同时实验发现APN可以通过降低肌肉和肝脏中TG含量而减轻肥胖小鼠的胰岛素抵抗[4]。以恒河猴为研究对象,纵向研究糖尿病发病过程的实验发现,空腹胰岛素浓度及胰岛素敏感性与APN浓度呈正相关,较其与肥胖和血糖的关系更为密切[5]。Takuya等[6]的研究也得出相同的结论,并且认为低APN血症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现已证实纤溶系统活性降低在糖尿病及MS中起着重要作用。已证实2型糖尿病患者中,PAI1水平明显升高,已知PAI1可使内源性纤溶活性下降,并加速2型糖尿病及MS的发生发展[7]。本研究表明:APN与SBP、FBG、FINS、TG等水平呈负相关(P<0.01)。
综上所述,、APN、PAI1参与了2型糖尿病及MS的发病机制, 在MS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针对产生MS的分子机制, 对APN的分子结构、影响APN分泌表达的因素及APN受体的信号转导进行深在入研究,提高体内APN水平,将为2型糖尿病及MS的防治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Wang r,Xu A,Knight C,et al.Hydroxylation and glycosy lation of the four conserved lysine residues in the collagenous domain of adiponectin. Potential role in the modulation of its insulin-sensititing actinrity. Biol Chem, 2002,277:1952119529.
2 Wang J,Li HX.Adiponectin and metabolism syndrome in middle-aged ang eldly Chinese. Obesity, 2008,16:172178.
3 Polak I, Kovacova Z,Holst C, et al.Total adiponectin and adiponectin multimeric complexes in relation to weight loss-induced improvements in insulin sensitivity in obese women: the NUGENOB study. Eur J Endocrinol 2008,158:533541.
4 Maeda N,Shimomura I,Kishida K,et al.Diet-induced insulin reistance in mice lacking adiponectin/ACRP30.Nat Med,2002,8:731737.
5 Kubta N, Terauchi Y,Yamauchi T,et al. Disruption of adiponectin causes insulin resistance and neointimal fomation. J Biol Chem, 2002, 277:25863 25866.
6 Takuya I,Motonobu M,Yosh M,et al.Adiponectin level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ypertension:a propective study.Hypertents Res,2008,31:229233.
7 Fujii S,Goto D, Eaman T, et al.Diminished fibrinolysis and thrombosis: clinical implications for accelerated atherosclerosis.J Atheroscler Thromb, 1998,5: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