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分泌代谢病学》

干部人群代谢综合征及其不同组合成分特征分析

发表时间:2012-05-22  浏览次数:427次

  作者:陈金凤 王晓明 徐睿 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老年病二科,陕西 西安 710032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多因素分析

  肥胖、胰岛素抵抗(IR)、高血压、糖尿病(DM)或糖耐量减低(IGT)、血脂紊乱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CVD)等越来越多地不同程度地集结出现于同一个体中,国际上对此种成人常见代谢性疾病集结出现的状态曾应用不同命名,涵义亦不完全一致〔1〕。近年多用的名称是代谢综合征(MS),主要涵指高血压、DM和(或) 糖耐量异常及血脂紊乱、肥胖并存于同一个体的情况。目前的概念尚不包含ACVD,而且IR亦无确切临床诊断标准。这些常见代谢病的相互关系仍在探讨中〔1~3〕。本文重点分析干部人群MS及其不同组合成分的临床特征,为进一步全面了解MS的基本情况奠定基础,为制定防治MS的对策提供客观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5年度在我院体检的中老年干部483例,年龄40~88岁。其中男性362例,女性121例,基本资料见表1。

  12 方法 人体基本参数测定包括身高、体重、血压;以体重指数(BMI)代表总体脂。所有被调查对象均测定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3 诊断标准 MS 〔4〕根据2001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ATPⅢ)治疗指南:FPG≥61 mmol/L;血压≥130/85 mmHg;TG≥170 mmol/L;HDLC<104 mmol/L (男性) 或<13 mmol/L (女性);腹围>102 cm(男性)或>88 cm(女性),5 项中有3项达到即可诊断为MS。但由于腹围的指标不符合我国人群〔5〕,故应用1998年WHO亚太地区诊断标准〔6〕中的肥胖标准替代上述标准中的腹围指标:即BMI≥25 kg/m2替代腹围>102 cm(男性)或>88 cm(女性)作为MS的危险因素之一。

  14 分组标准 483例受检人员按下列标准分为4组。无危险因素组:个体不存在上述MS 5个危险因素;1种危险因素组:即个体存在上述MS 5个危险因素中的任意一个;两种危险因素组:即个体存在上述MS 5个危险因素中的任意两个;MS组:即个体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至少具备上述5个危险因素中的3个。

  15 统计分析 正态分布变量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所有数据处理均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

  2 结果

  21 MS及其组合成分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 在483例受检人群中,其中360%(174例)存在1种MS的危险因素(高血压147%,高TG 79%,低HDLC 54%,肥胖52%,高血糖28%),250%(125例)存在两种MS的危险因素(高血糖+高血压48%;高血糖+高TG 14%;高血糖+低HDLC 02%;高血糖+肥胖19%;高血压+高TG 43%;高血压+低HDLC 12%;肥胖+高TG 41%;肥胖+低HDLC 08%;高血压+肥胖70%;高TG+低HDLC 0%),153%(74例)患MS。228%(110例)不存在MS的上述危险因素。

  22 单组分与多组分危险因素的临床特征比较

  221 一般情况 存在MS的危险因素的人群,无论是单组分(1种危险因素)或是多组分(二种或以上危险因素),其人群平均年龄显著高于无危险因素组(P<001),且构成危险因素的主要成分为收缩压(SBP),舒张压(DBP),TG,FPG,HDLC, BMI亦显著高于无危险因素组(P<001)。这些变化随危险因素增加而增加,以 MS组最为显著,见表2。

  表1 483例受检人员基本资料(略)

  与男性受检人员比较:1)P<005

  表2 各组间临床特征的比较(略)

  1)与无危险因素组比较,2)与1种危险因素组比较,4)与MS组比较: P<001;3)与1种危险因素组比较: P<005

  222 临床特征 (1)1种危险因素中以血压异常最为多见,占408%;其次为高TG(218%),低HDLC(149%)和肥胖(144%)。(2)2种危险因素中以高血压+肥胖的组分最多见,占这类组份的272%;其次为高血糖+高血压(184%)和高血压+高TG(168%)。该人群见到TG和BMI的均值已经等于或高于正常参考值。表明半数以上人群存在高脂血症和肥胖。(3) MS组以高血压+肥胖+高TG最为多见,占392%;其次为高血糖+高血压+肥胖+高TG(176%),高血糖+高血压+高TG(149%)。可见该人群中,同时存在高血压、肥胖、高TG的占MS人群的一半以上,而且SBP、DBP、FPG、TG、HDLC及BMI值均较前两组进一步增高,见表2。

  223 MS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以MS为因变量,以年龄,SBP, DBP,TG,FPG,HDLC, BMI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BP、TG、FPG、BMI是影响MS的独立因素。

  3 讨论

  MS目前国际上有两种临床诊断标准,一个来自WHO1998年对MS的工作定义〔7〕:如患者患有2型糖尿病、IGT或IR,同时具备以下4情况中的2种即可以称之为MS:①血压≥186/12 kPa(140/90 mmHg);②肥胖BMI≥30 kg/m2;③TG升高;④ 微量白蛋白尿;一个来自美国成人胆固醇教育计划 (NCEPATPⅢ) 〔5〕。邢小燕〔8〕等认为,有关IR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通常采用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来衡量的IR在诊断MS中的作用有限;NCEPATPⅢ所要求的MS的诊断标准不需要WHO所要求的血糖方面的特殊检测而在大规模普查中更容易做到,特别是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我国西北,所以本次研究我们采取了NCEPATPⅢ的标准。尽管这两种诊断标准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但目前仍然缺乏两种诊断标准下MS患病率结果一致性的报道〔9,10〕,而在这两种诊断标准下对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评估结果也存在争议〔11〕,由此可见,目前还需要进一步完善MS的诊断。

  基于 NCEPATPⅢ的标准,对体检干部人群的调查分析中见到:①不存在危险因素的人群仅占调查人群的五分之一。②在存在1种危险因素的人群中,已出现与无危险因素组相比较明显的血压、FPG、BMI、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变化,当危险因素增加时,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加大。③在存在两种危险因素的人群中,已出现明显的高TG血症和肥胖,出现MS后,高TG血症和肥胖更明显。④SBP、TG、FPG、BMI是MS的独立影响因素。

  本研究结果提示MS以肥胖、高SBP、高血糖、高TG为特点,这些特点对MS的防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MS是引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危险因素,目前人群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不存在危险因素的人数在调查人群中少之又少,只要存在一种危险因素,相关代谢参数就会出现明显变化,所以,除MS外,只要存在1种危险因素的人群亦与MS人群一样应该列为心脑血管疾病重点防治对象。

  【参考文献】

  1 Morisco C,Lembo G,Trimarco BInsulin resistance and cardiovascular risk:new insights from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J〕Trends Cardiovasc Med,2006;16:1838

  2 Cassells HB,Haffner SMThe metabolic syndrome:risk factors and management〔J〕J Cardiovasc Nurs,2006;21:30613

  3 Kawamoto R,Tomita H,Oka Y,et alMetabolic syndrome as a predictor of ischemic stroke in elderly persons〔J〕Intern Med,2005;44:9227

  4 Expert Panel on Detection,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Cholesterol in AdultsExecutive summary of the third report of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NCEP) Expert Panel on Detection,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Cholesterol in Adults (Adult Treatment Panel III)〔J〕JAMA,2001;285:248697

  5 项坤三.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2;22(4):265

  6 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J〕.中华心血管杂志,1997; 25(3):16975

  7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definition,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s〔P〕WHO/NCD/NCS,1999:312

  8 邢小燕,杨文英,杨兆军胰岛素抵抗指数在不同糖耐量人群中诊断代谢综合征的作用〔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3):1826

  9 Ford ES,Giles WHA comparison of the prevalence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using two proposed definitions〔J〕Diabetes Care,2003; 26(4):57581.

  10 潘洁敏,贾伟平,陈 蕾,等不同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对上海市华阳地区40岁以上代谢综合征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评估〔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3):1628.

  11 Bonora E,Kiechl S,Willeit J,et alCarotid atherosclerosi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the metabolic syndrome:prospective data from the Bruneck Study〔J〕Diabetes Care,2003;26(4):1251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