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分泌代谢病学》

C反应蛋白在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的变化

发表时间:2012-04-18  浏览次数:560次

  作者:李洪臣,王锐,赵运胜  作者单位:066000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检验科(李洪臣、赵运胜),内分泌科(王锐)

  【摘要】 目的 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2型糖尿病(DM)患者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88例2型DM住院患者,根据并发症分为3组,A组:2型DM无合并并发症组22例;B组:2型DM合并微血管病变组32例;C组:2型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34例。分别测定他们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统计他们的年龄和病程;并于清晨空腹取静脉血测定CRP水平、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白蛋白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结果 B组、C组病程明显高于A组(P<0.05);C组血清TG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C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A组、B组(P<0.05或<0.01)。结论 CRP水平与2型DM合并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对未来风险预测及治疗有效性评估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 C反应蛋白,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

  糖尿病(DM)是现今社会的主要常见病之一,其患患者数逐年加剧。近年的研究表明慢性炎症可能与胰岛素抵抗(IR)并进而发展为DM有关。有文章报道,炎性反应物C反应蛋白(CRP)是与DM高度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1]。CRP是非常敏感的急性时相蛋白,血浆CRP浓度在正常范围内的轻度升高都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增加有关[2]。DM合并心血管疾病是DM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有研究表明:大部分的DM患者(60%~80%)死于心血管疾病[3]。因此如何改善和控制DM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已成为当今医学的热点。本文旨在观察2型DM合并大血管病变与2型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清CRP水平变化,以探讨CRP在2型DM合并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诊断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8例2型DM患者系本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肝、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感染的患者。根据并发症分成3组,A组:2型DM无合并并发症组22例,其中男11例,女11例;B组:2型DM合并微血管病变组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其中合并糖尿病肾病者15例,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7例,合并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10例;C组:2型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34例,其中男19例,女15例,其中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者9例,合并脑梗塞者8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下肢血管病变者8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脑梗死者9例。

  1.2 诊断与排除标准 大血管病变入选者必须符合以下至少一个标准: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确诊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者;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动脉狭窄或多发斑块形成;头颅CT确诊的脑梗死。微血管病变者为24 h尿白蛋白在30 mg以上者和(或)眼底检查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且排除大血管病变的患者。上述检查均未见异常的即为无合并症者。所有患者均已排除各种炎症。

  1.3 方法 测定患者的身高和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于清晨空腹取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RP水平、尿白蛋白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CRP用比浊法测定;HbA1c用微柱层析法测定;尿白蛋白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

  1.4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年龄、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病程较A组明显升高(P<0.05)。见表1。表1 2型DM各组临床特征比较注:与A组比较,*P<0.05

  2.2 3组患者HbA1c、TC、TG、CRP比较 C组TG较A组明显升高(P<0.05)。C组CRP较A组、B组明显升高(P<0.05或<0.01),A组、B组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除病程外,其他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2型DM各组生化特征和血清CRP水平比较:与A组比较,*P<0.05;与C组比较,#P<0.05,△P<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寿命的延长,DM的患病呈流行趋势,就致死和致残而言,心血管并发症在决定DM的预后中起主要作用。DM心血管并发症主要是指大血管病变引起的临床症状,大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与微血管病变并不完全一样,高血糖状态是导致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因素,与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却不是很密切。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4]。实验结果中 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TG较DM无合并症组和DM合并微血管病变组明显升高(P<0.05)。也证明了高血脂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导致DM大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炎症学说备受关注,认为2型DM是先天性免疫和低度慢性炎症性疾病[5,6]。血清超敏CRP是一种敏感的炎性标志物,常被用来监测炎症状态的发生和转归,近年的研究发现CRP与DM及其大血管并发症有关[7,8]。从动脉粥样硬化斑快的形成、生长到破裂,炎症构成了动脉粥样硬化全部病程的基础,是各种内在和外在危险因素导致心血管重塑和发病的中心环节[9]。CRP作为炎性反应的标志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它可引起血管内皮功能改变和形态变化影响细胞膜的完整性,使血管内皮的通透性改变,有利于脂类物质沉积于血管内膜下,进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形成[10]。本文结果显示,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CRP明显高于DM无合并症者和合并微血管病变组(P<0.01),提示DM合并大血管病存在炎性反应,且IR和高血脂在大血管病变中起了一定作用。CRP参与了DM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随着DM病程的进展,炎性标志物CRP也随之上升,支持了DM被认为是一种炎症性疾病的观点。临床治疗DM患者在降低血糖、降低IR的同时,应用抗炎和免疫调节防治早期炎症,以减缓血管的病理变化,有可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将可能有效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CRP作为一种简便廉价的检测方法,可在基层医院开展和普及,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可作为DM血管病变控制是否有效的监测指标和判断依据。

  目前,CRP 在2 型DM血管并发症中增高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TG和CRP在DM血管并发症形成中是否存在相互影响及影响机制尚不清楚,CRP基因在DM发展中的变化都有待于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Haffner SM,Greenberg AS,Weston WM,et al.Effect of rosiglitazone treatment on nontraditional marker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Circulation,2002,106:679684.

  2 Marboeuf P,Gras M,Rosey G,et al.The metabolic syndrome: marker of cardiovascular risk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The importance of definition.Arch Mal Coeur Vaiss,2007,100:642648.

  3 艾敏.血清LDL、CRP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临床医学,2005,25:6667.

  4 陈松鹤,张国桢,刘立仁.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调查.国外医学心血管病分册,1991,17:257.

  5 Alizadeh Dehnavi R,Beishuizen ED,van de Ree MA,et al.The impact of metabolic syndrome and CRP on vascular phenotype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Eur J Intern Med,2008,19:115121.

  6 Wang Z,Hoy WE.Creactive protein and the risk of developing type 2 diabetes in Aboriginal Australians.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07,76:3743.

  7 Nabipour I,Vahdat K,Jafari SM,et al.Elevated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is associated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he Persian Gulf Healthy Heart Study.Endocr J,2008,55:717722.

  8 Tsuruda T,Kato J,Sumi T,et al.Combined use of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Creactive protein for predicting cardiovascular risk in out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Vasc Health Risk Manag,2007,3:417423.

  9 马亚兵,高海青,孙汶生.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3,24:131.

  10 Poledne R,Valenta Z,Pit’ha J.CRPa marker of a proinflammatory state and cardiovascular risk.Vnitr Lek,2007,53:391395.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