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分泌代谢病学》

MRI及MRA在诊断老年糖尿病患者脑梗死中的价值

发表时间:2012-04-12  浏览次数:534次

  作者:苏伟 徐晓燕 王东辉 作者单位:长春市中心医院影像科,吉林 长春 130051

  【关键词】 MRI,MRA,老年糖尿病,脑梗死

  近年来,随磁共振技术的发展,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具有无创伤性及三维观察的特点,所以在应用其了解糖尿病人脑梗死方面具有很大优越性〔1~3〕。缺血性脑血管病,尤其是腔隙性脑梗死,发病多在60~70岁,可见年龄因素是脑血管病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本文选取了一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头部MRI及MRA检查,以期对不同情况下糖尿病与脑梗死情况进行初步评估。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60~82岁,平均70.7岁。均经检查确诊为2型糖尿病,诊断均符合WHO的诊断标准。病程0.5~22年,平均9.37年,其中0.5~5年9例,6~10年14例,11~15年12例,16~22年4例。合并高血压27例,高脂血症30例,冠心病21例,视网膜病变11例,周围神经病变9例,糖尿病肾病6例,阳性病例中有陈旧性脑梗死16例,脑萎缩5例,老年性痴呆3例,其他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记忆力减退、头晕、头痛、耳鸣、感觉异常等神经系统症状,约有1/3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

  1.2 方法 应用GE SignaLX 1.5T磁共振成像机,MRI采用头部线圈,矩阵192256,视野24×24,层厚6.5 cm,层间距1~1.2 cm,快速旋转回声序列轴位T1 FLAIR:TR 1 900~2 200,TE 14~20,TI 750;T2WI:TR 2 500~3 000,TE 90~120:T2FLAIR:TR 10 000,TE 130,TI 2 200;矢状位T1FLAIR:TR 1 900~2 200,TE 14~20,TI 750。MRA采用时间飞跃法3D/TOF,TR 32~36,TE 6~9,翻转角20°。

  2 结果

  2.1 MRI主要变化 本组病例中,单个病灶6例(占15.4%),多个病灶26例(66.7%),以双侧基底节区、双侧放射冠及半卵圆中心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灶最多,为28例(87.5%);丘脑梗死5例(15.6%);脑干梗死8例(25%);内囊梗死6例(18.8%);额、顶、枕等脑叶梗死4例(12.5%),小脑梗死4例(12.5%)。

  2.2 主要的MRA变化 ①动脉闭塞15例(44.1%),表现为动脉血流中断;②动脉狭窄26例(76.5%),其中单发狭窄者6例(17.6%),多发狭窄者20例(58.8%),表现为动脉腔节段性狭窄,其远端分支减少或显影差,少数动脉表现为该段动脉血流中断,但其远端动脉仍显影;③动脉硬化23例(67.6%),表现为动脉管腔粗细不均,边缘欠光整,呈串珠样改变。

  2.3 与病程的关系 见表1。

  表1 糖尿病病程与磁共振异常关系(略)

  3 讨论

  3.1 MRI具有无骨性伪影干扰,分辨率高,敏感性强的特点,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后颅窝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干、小脑等病灶)最理想的检查方法〔4〕。本组39例患者中,MRI检出阳性率82.1%,糖尿病所致梗死特点为多灶性,好发于双侧基底节区、脑干及丘脑等部位。供应大脑深部白质及脑干的深穿支小动脉为终末动脉,缺少侧支循环,一旦发生血管病变或血栓,极易造成供血区的梗死〔5〕。本组患者有1/3无明显临床症状,但MRI阳性检出率达82.1%,亦可说明MRI可早期发现无症状脑梗死,并可指导进一步行预防性治疗。从本组病例看,病程在5年以下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为55.6%,5年以上超过85%,一般认为10年或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显著增加,并随时间推移继续加重,故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3.2 脑血管成像技术主要有时间飞跃法(TOF)、相位对比法(PC)和CEMRA法。TOF血管成像应用最广,分为2D/TOF、3D/TOF法2种,本组均采用3D/TOF法,该法分辨率高,对较大和较小分支的阻塞均能显示。从本组MRA检查结果看,老年糖尿病脑血管梗塞主要为颅内血管狭窄,其次为血管闭塞,且5年以上阳性率显著增加。有个别病例并未有相应的临床表现但检查有较严重的血管闭塞,提示这类改变可能是缓慢发生的并可能同时伴有新生的侧枝循环血管,对于此类血管异常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对预防卒中的发生和改善预后都有积极意义〔6〕。

  【参考文献】

  1 Rasanen HT,Manninen HI,Vanninen RL,et al.Mild 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sis:assessment by 3dimensional timeoffli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with reference to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maging and contrast angiography〔J〕.Stroke,1999;30(4):82733.

  2 Schellinger PD,Jansen O,Fiebach JB,et al.A standardized MRI stroke protocol:comparison with CT in hyper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 Stroke,1999;30(4):7658.

  3 曾 丽,杨晓钊.磁共振成像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J〕.临床荟萃,1999;14(8):8312.

  4 王桂红,龙 洁.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的脑血管病功能变化〔J〕.中国神经精神杂志,1999;25(1):167.

  5 张永珍,何 勇,徐辉文,等.老年缺血性脑卒中与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3):3422.

  6 Sameshima T,Futami S,Morita Y,et al.Clinical usefulness of and problems with threedimensional CT angiography for the evaluation of arteriosclerosis stenosis of the carotid artery:comparison with conventional angiography MRA and ultrasound sonography〔J〕.Surg Neurol,1999;51(3):3018.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