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分泌代谢病学》

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观

发表时间:2012-04-11  浏览次数:561次

  作者:察雷海,程改存,陆鹏,章法香,张珺,张丽娟 作者单位:(南京市浦口医院 内科,江苏 南京 210031)

  【摘要】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将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6例予阿托伐他汀10 mg+拜阿司匹林100 mg,睡前顿服;对照组44例予拜阿司匹林100 mg,睡前顿服,6个月后观察两组颈动脉斑块的变化。结果:观察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大小明显减小,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有效。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颈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与正常人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脂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极高,颈动脉为好发部位。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降脂、稳定斑块,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这已被大量的临床研究所证实。2008年3月至2009年11月,我们对46例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阿托伐他汀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入选患者90例,符合2003年WHO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口服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降糖,未使用胰岛素、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和(或)颈动脉斑块。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及对照组44例。观察组男24例,女22例,平均年龄(63.2±10.4)岁,其中脑梗死26例,高血压病33例,冠心病16例,25例并发血脂异常;对照组44例,男21例,女23例,平均年龄(62.6±11.8)岁,其中脑梗死25例,高血压病35例,冠心病14例,24例并发血脂异常。两组患者在年龄、原发疾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表1)。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予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10 mg+拜阿司匹林(德国拜耳公司)100 mg,睡前顿服;对照组予拜阿司匹林100 mg,睡前顿服。两组均连续服用6个月,治疗期间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及原发疾病服用药物与治疗前基本保持不变。表1 两组患者的基线情况

  1.3 观察指标

  将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作为观察指标。生化全套测定试剂盒购于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采用酶标法测定;采用阿洛卡300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0 MHz),由专业医务人员检查患者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起始段及颈外动脉。以颈动脉IMT>1.1 mm定义动脉粥样硬化标准。斑块诊断标准为突出表面或厚度>1.3 mm,斑块纵切面测定斑块最大厚度(Tmax)并计算横切面最大面积(Smax),统计斑块数量。每月检测血糖,空腹血糖<7 mmol·L-1,餐后血糖<11 mmol·L-1,并于治疗6个月后复查血脂、颈动脉彩超及肝、肾功能,观察两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x±s表示,两组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IMT、Tmax、Smax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颈动脉IMT及斑块大小明显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对照组患者发生2例心肌梗死,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IMT、Tmax、Smax的比较

  3 讨 论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由血管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细胞外基质及细胞内外的脂质(主要是LDLC)构成,任何一种成分的减少均可使斑块体积减小。已有证据证实他汀类药物除有调/降脂作用外,尚可明显降低炎症因子分泌,改善内皮功能,有利于稳定斑块,减少心脏事件发生[13]。阿托伐他汀作用机制主要有:(1) 选择性抑制HMG辅酶A还原酶,抑制胆固醇合成,反馈调节肝内LDL受体增加,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和LDL胆固醇水平,LDL降低有利于斑块内脂质的清除;(2) 提高HDL,通过HDL逆向转运作用阻止游离胆固醇在动脉壁和其他组织积聚,直接抑制动脉硬化形成和发展[4];(3) 通过抑制类异戊二烯合成减少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巨噬细胞增殖;(4) 抗氧化作用,通过HDLC抑制金属离子介导的LDLC的氧化修饰,并具有摄取、储存、转运及清除过氧化物质的作用;(5) 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凋亡;(6) 抑制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释放炎症细胞因子。阿托伐他汀除降脂外,还通过抗炎症反应、影响血管生理指标等作用而影响AS的形成过程,单纯服用拜阿司匹林的对照组IMT和斑块大小无明显变化,提示拜阿司匹林对已形成的AS无肯定治疗作用。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疾病,并发症涉及全身各组织、器官,心脑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有报道称糖尿病患者普遍合并血脂异常,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脂干预,可延缓乃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减少糖尿病心脑血管事件[56]。本实验表明阿托伐他汀安全、有效、耐受性好,副作用少,可作为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常规用药。

  【参考文献】

  [1] 高润霖.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应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8):635636.

  [2] 曾群英,王礼春,王强,等.早期应用两种剂量普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国外医学心血管病分册,2002,29(4):241243.

  [3] Heart Protection Study Collaborative Group. MRC/BHF Heart Protection Study of cholesterollowering with simvastatin in 20536 highrisk individuals: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aid[J]. Lancet, 2002, 360(9326): 722.

  [4] TRION A,de MAAT M, JUKEMA W, et al. Antiatherosclerotic effect of amlodipine,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atorvastatin, in APOE3Leiden/hCRP transgenic mice[J]. J Cardiovasc Pharmacol, 2006, 47(1): 8995.

  [5] 涂玲,刘晓晴,李仁立,等.阿托伐他汀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调脂作用[J].中华老年心血管杂志,2003,5(1):8.

  [6] 肖新华.糖尿病的脂质代谢紊乱[J].临床内科杂志,2003,20(3):119121.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