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分泌代谢病学》

2型糖尿病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对比研究

发表时间:2012-03-08  浏览次数:521次

  作者:刘洁,白君伟,刘仲栋  作者单位:天津 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南开中医医院

  【摘要】 目的 比较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36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佩戴胰岛素泵7 d换用2次诺和锐30治疗(A组)及三餐前诺和锐30皮下注射(B组),比较治疗前、第7天、第14天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血糖达标所需时间及血糖达标率、胰岛素使用剂量、低血糖事件。结果 两组相比,第7天时血糖、血糖达标所需的时间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用量、低血糖事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组强化治疗使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均有所改善,且低血糖事件少,但A组较之B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更短,血糖控制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胰岛素,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下降是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基础,而持续性高血糖是诱发和加重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的最主要原因。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明显减少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故对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尽快纠正高血糖越显重要。我们分析比较了两种不同强化治疗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0月在我院内科住院的36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18例,女18例,年龄43~77岁,平均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为25.69±3.28,病程10~15年。诊断符合1999年WHO的2型糖尿病诊断分型标准,且空腹血糖>11 mmol/L,餐后血糖>14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10.2%±1.6%,无应激因素,无严重肝肾功能损伤,排除其他影响糖代谢的疾病。常规降压、调脂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了糖尿病知识的教育,且均进食糖尿病标准热卡饮食,体力活动相对固定。

  1.2 治疗方法 将选取的3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8例予以佩戴胰岛素泵7 d换用2次诺和锐30治疗(A组);另外18例予以三餐前诺和锐30皮下注射(B组)。两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BMI、入院时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采用诺和锐30(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由胰岛素泵(美国美敦力公司)通过连接导管与皮下埋置针头,常规将全日胰岛素用量的约1/2作为基础量由泵持续输入皮下,其余用量按早、中、晚各1/3在餐前5 min以追加量的形式输入皮下,连续治疗7 d,入院第1天测定8次(空腹、午晚餐前、三餐后2 h、睡前、凌晨3点)末梢血糖(指端血糖检测用freestyle微量血糖检测仪),设定胰岛素基础量、追加量,以后根据血糖情况测定8个时段中不达标点血糖,7 d后改用2次诺和锐30皮下注射继续降糖治疗。B组采用诺和锐30早、午、晚餐前即刻皮下注射3次,1 d总需要量的约1/2在早餐前给予、约1/6在午餐前注射、约1/3在晚餐前注射,血糖测定同A组,常规调整胰岛素剂量。两组总疗程均为14 d。

  1.3 观察指标 治疗7 d、14 d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mmol/L)水平;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血糖达标所需天数及血糖达标率;血糖达标标准:空腹血糖(FBG)<7.0 mmol/L,餐后2 h血糖(P2BG)<10.0 mmol/L;第7天、第14天时两组胰岛素使用剂量(IU/d)。

  观察低血糖事件,根据2005年ADA发表的低血糖诊断标准:血糖≤3.9 mmol/L,伴有典型的低血糖症状[1],定为低血糖事件;血糖≤2.8 mmol/L,伴有典型的低血糖症状[2],定为严重低血糖事件。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采用SPSS 11.5软件。各组数据以(±s)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来描述,组间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见表1、2。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血糖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所需天数、血糖达标率及胰岛素用量比较由表1可见,治疗7 d后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较各组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均P<0.05)。治疗14 d时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较第7天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第7天时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下降均明显优于B组。但第14天时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由表2可见,血糖达标所需时间A组优于B组(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血糖达标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第7天、第14天胰岛素用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第7天、第14天胰岛素用量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胰岛素用量比较,A组胰岛素用量略低于B组,但两组第7天及第14天胰岛素用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期间共发生低血糖事件7例次,其中A组4次,B组3次,两组低血糖事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无严重的低血糖事件及低血糖昏迷发生。

  3 讨论

  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血糖控制是预防和延缓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改善糖尿病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主要有三种:胰岛素泵治疗可以精确控制基础胰岛素量,减少餐前胰岛素剂量,更加灵活地控制血糖[3],但长时间佩戴费用较高,且容易造成局部皮肤的瘙痒感,甚至造成感染,使得依从性降低。来得时配合三餐前诺和锐皮下注射须更换胰岛素种类并且4次/d的胰岛素注射使得患者依从性下降,难以长期坚持。三餐前诺和锐30皮下注射是近期兴起的一种强化治疗方式,注射方式灵活简便,但降糖效果略逊一筹。我院在近年的临床实践中结合自身临床实际形成了胰岛素泵强化7 d后换用2次诺和锐30皮下注射的强化方式,避免了长期应用胰岛素泵的不足,在7 d血糖控制平稳后换用2次诺和锐30可继续平稳降糖,减少低血糖事件,取得良好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均有明显的降糖效果,但A组控制血糖的能力较之B组更胜一筹,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换用2次诺和锐30后,血糖继续稳定下降,血糖达标时间较短,低血糖发生率低,使患者可在住院期间找到适合的胰岛素剂量及注射方式,即便在日后需要简便强化治疗时改用诺和锐30三次注射也十分方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Workgroup on Hypoglycemia,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Defining and reporting hypoglycemia in diabetes: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Workgroup on Hypoglycemia.Diabetes Care,2005,28(5):12451249.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79.

  3 Hanas R,Adolfsson P.Insulin pumps in pediatric routine care improve longterm metabolic control without increasing the risk of hypoglycemia.Pediatr Diabetes,2006,7(1):2531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