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分泌代谢病学》

甲亢性肝病52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2-02-27  浏览次数:481次

  作者:张祥芳,张如意  作者单位: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4

  【摘要】 目的 探讨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甲亢性肝病(A组,肝功能异常组)的临床特点,并与143例甲亢患者(B组,肝功能正常组)相对照,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肝功能指标和甲状腺功能指标。结果 (1)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为20.5%,年龄越大,甲亢病程越长,肝损害发生率越高(P<0.05);(2)肝损害症状多数轻微(63.4%)或无症状(25%),食欲大多数正常或亢进(57.7%);(3)A组患者血清ALT、AST、TT3、TT4水平和平均年龄明显高于B组(P<0.05) 。结论 甲亢容易合并肝损害,肝损害的程度与年龄、病程及病情轻重密切相关,甲亢性肝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多发生于年龄较大、病情较重的患者。

  【关键词】 甲亢性肝病,肝功能,临床特点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内分泌系统多发病、常见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当累及肝脏时,可引起肝肿大、肝功能异常,甚至发生黄疸及肝硬化,称为甲亢性肝病,临床上容易被忽视或漏诊。2005年1月-2007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共收治了52例甲亢性肝病的患者,现将临床特点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52例甲亢性肝病中,男21例,女31例,年龄17-75岁,平均(43.5±5.5)岁,视为A组,即甲亢性肝病组(肝功能异常);同期无肝损害的甲亢患者143例作为对照,其中男51例,女92例,平均年龄(35.5±6.5)岁,视为B组,即肝功能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肝功能指标及甲状腺功能指标。

  1.2 诊断标准:具备以下四项者甲亢性肝病诊断成立: (1)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甲状腺功能检查以明确甲亢诊断; (2)肝功能检查具备下列一项或以上者:①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②碱性磷酸酶(AKP)升高;③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升高;④总胆红素或(和)直接胆红素(TB或/和DB)升高;⑤总蛋白或(和)白蛋白下降;⑥肝肿大;⑦黄疸;(3)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肝功能损害及肝肿大(包括病毒性肝炎,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所致肝损、脂肪肝等);(4)甲亢控制后,肝功能及肝肿大恢复正常。

  1.3 方法

  1.3.1 TT3、TT4、FT3、FT4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RIA),TSH采用免疫放射法(IRMA)。

  1.3.2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单向有序R×C表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本组资料提示,254例甲亢患者中有甲亢性肝病52例,其发生率为20.1%。A组男21例,女31例,平均年龄(43.5±5.5)岁;B组男51例,女92例,平均年龄(35.5±6.5)岁,两者在平均年龄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比无统计学意义(P>0.10)。

  2.2 临床特点:A组资料提示,52例甲亢性肝病患者中,13例(25%)无肝损害的临床症状,只表现为甲亢症状;33例(63.5%)出现轻度的肝功能损害表现,多表现为轻度腹胀、恶心、乏力、肝区不适或隐痛;6例(11.5%)出现严重的肝损害表现:明显黄疸、皮肤瘙痒、肝脾肿大、肝功能明显异常(ALT明显升高),其中老年患者(>65岁)占5例(83.3%),而且病程均>6个月,均为甲亢病情较严重患者。本组52例甲亢性肝损害患者,食欲减退、厌油者仅22例(42.3%),其余30例(57.7%)食欲均正常或亢进。

  2.3 实验室指标:A组与B组比较,52例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ALT、AST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52例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TT3、TT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52例甲亢性肝病患者不同年龄甲亢性肝病的发生率,详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的比较(略)

  表2 两组患者血清TT3、TT4的比较(略)

  表3 不同年龄甲亢性肝损患者的发生率(略)

  注: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56,P<0.05

  3 讨论

  3.1 发病机理:甲亢性肝病临床比较常见,其发病率国内外报道不一,国内学者利用前瞻性调查研究111例新诊断Graves病患者肝功能变化,显示其中52.6%患者存在甲亢所致肝功能异常[1]。本组报告甲亢性肝病52例,占甲亢患者的20.1%。甲亢性肝病临床表现多轻微,如厌油腻、纳差、腹泻、乏力等,严重时可出现黄疸、肝脾肿大,肝功能明显异常[2]。本文资料显示,甲亢性肝病组患者:(1)发病年龄高于甲亢组(两组相比t=2.02,P<0.05);(2)血清TT3、TT4水平较高(P<0.05);(3)肝损害主要表现为肝肿大、黄疸和肝功能异常,甚至可发生肝硬化,这与国内外报道基本一致[2,3,4]。甲亢对肝脏的损害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一些因素:(1)甲亢时能量代谢亢进,基础代谢率升高,心脏排血量增加,但内脏动脉血流并不增加,于是造成了相对的缺氧状态;(2)甲亢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者可发生肝静脉充血性肝肿大,伴肝小叶中央坏死;(3)分解代谢亢进,未经治疗的甲亢病人,肝糖原耗损,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消耗过多,引起蛋白质缺乏、营养不良而使肝细胞变性;(4)胆红素代谢障碍;(5)并发感染和休克可增加缺氧和循环障碍;(6)甲状腺激素对肝脏的直接毒性作用[2,4,5,6]。本组资料亦显示甲亢性肝病多发生于年龄较大,血清TT3、TT4较高的患者,与以上观点及甲亢性肝病发病机理相符合。甲亢性肝损害诊断时需排除肝脏疾病及其它原因所致肝损,不典型甲亢易误诊为“病毒性肝炎”,需注意鉴别,尚需与抗甲亢药物所致肝损害鉴别。所以甲亢患者予抗甲亢药物前,必须查肝功能,否则出现肝损后不易鉴别,影响治疗。

  3.2 治疗:甲亢性肝损害的治疗原则以控制甲亢为主,辅以保肝治疗[3],甲亢治愈后,肝功能大都恢复正常。本文52例甲亢性肝病患者,经保肝药物治疗肝功能好转后, 其中32例施行131I治疗,3例施行甲状腺次全切术,17例轻度肝功能异常患者待肝功能恢复正常后长期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同时辅以护肝治疗,充分休息,加强营养,口服维生素C、E及静脉给予能量合剂等治疗,肝功能未再出现异常。8例严重肝损害患者同时给予甘利欣、还原型谷胱甘肽、门冬氨酸鸟氨酸等静脉点滴治疗,经过上述治疗措施,52例患者均在3个月内肝功能恢复正常。甲亢合并肝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变,甚至急性传染性肝炎等亦可引起肝脏损害。这类患者不宜手术治疗,抗甲状腺药物疗效慢,且可加重肝脏损害。相比之下,131I治疗安全简便,效益高,总有效率95%,临床治愈率85%,复发率小于1%。抗甲状腺药物的应用,疗程一般要在2年至2年半,因其不破坏甲状腺细胞,停药后复发率可达80%[7]。甲亢性肝损害为年龄越大,甲亢病程越长,肝损害发生率越高,因此,诊断及时,治疗积极,预后良好。多数患者在服131I 3-4个月内甲亢和甲亢性肝损害大都恢复正常,对于提高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有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 马丽娜,张晓宙.新诊断的Graves病患者肝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J].临床内科杂志,2003,20(5):257-258.

  [2] 高绪文,李继莲.甲状腺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77.

  [3] 刘新民.实用内分泌学[M]. 第2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523.

  [4] Oren R,Dotan I,Papa M,et al.Inhibition of experimentally induced cirrhosis in rats by hypothyroidism [J]. Hepatology,1996,24(2):419-423.

  [5] Simon-Giavarotti KA,Giavarotti L,Gomes LF,et al.Enhancement of lindane-induced liver oxidative stress and hepatotoxicity by thyroid hormone is reduced by gadolinium chloride[J].Free Radic Res,2002,36(10):1033-1039.

  [6] Brenner B, Fandrey J, Jelkmann W. Serum immunoreactiveerythropoietin in hyper-and hypothyroidism:clinical observations related to cell culture studies[J].Eur J Haematol,1994,53(1):6-10.

  [7] 余戎,张弘英,朱水山,等.甲亢导致肝损害临床相关因素研究[J].江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44(3):70-71.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