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1-11-17 浏览次数:424次
作者:杨洁宇 作者单位: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内蒙古包头 014010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其危害在于高血糖所引发的各种并发症,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态度对控制病情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良,可以引起各种并发症,致残率及病死率很高。而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仅靠药物难以实现,需要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有充分的了解,改变态度和行为,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对减轻和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大部分患者对糖尿病认识不足,血糖控制不理想,本文选取我科住院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现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6年7月至2007年1月间,在我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为56.2岁;病程1月~12年,平均病程5.2年;文化程度高中以上56例,初中及以下24例,经临床确诊,均符合1997年美国ADA诊断标准。全部患者此前均未接受过糖尿病系统教育。
2 健康教育方法
2.1 语言教育 入院时由值班护士、医生接诊患者,同时给予系统的糖尿病知识宣教,另外,由专科医生与护士以讲课等方式进行糖尿病教育,每月1次,每次2小时,共3次。讲座内容包括糖尿病基本知识、急慢性并发症、饮食和运动疗法、口服药物及胰岛素用药指导、心理指导、低血糖防治及血糖尿糖自我监测方法、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等内容。每次讲课后进行个别强化指导、组织患者进行分组讨论、经验交流,并做自我记录,如果患者的理解能力有限,则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帮助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发放随访记录或电话随访患者及时指导答疑。
2.2 图文教育 包括宣传板、VCD、各种书面材料等。宣传资料内容包括:糖尿病基本知识、运动及饮食疗法、药物治疗、自我监测等。
3 健康教育内容
3.1 心理指导 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根据患者的职业、文化程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鼓励患者陈述自己的感受,耐心听取其提出的相关问题,指导患者解除对糖尿病的恐惧、焦虑情绪,同时积极动员患者家属给予其心理生活上的照顾,使患者得到心理支持、社会支持,消除生活疑虑,建立治疗疾病及健康生活信心。
3.2 饮食指导 反复多次的全面讲解饮食治疗对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性,使患者了解无论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均需以控制饮食治疗为基础,否则单靠药物治疗其疗效不能持久恒定。理想的糖尿病饮食应该能维持较为理想的体重,同时能够使血糖、血脂水平接近甚至恢复正常,并能够提供人体足够的能量和必需的营养组份,以维持机体的正常物质代谢平衡,防止或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按照每位患者不同的需求,帮助其制定相应的膳食食谱。
3.3 戒烟限酒 烟碱可以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使血糖升高,而血糖控制不良,使血管收缩,可导致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增高[1],戒烟有助于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长期饮酒,可加重肝脏负担,使肝功能受损,还可以导致胰腺炎的发生,使甘油三脂升高及营养缺乏,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增强降糖药的不良反应而出现低血糖。
3.4 坚持长期有效的适量运动 国内外的研究均已证实,科学的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2]。运动因人而异,选择容易长久坚持、安全、简便、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运动种类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慢跑、散步、跳舞、太极拳等,运动应选择在餐后1小时左右,每次持续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至患者微出汗而不感到疲劳为佳。
3.5 用药指导 端正患者服药意识,坚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律服用药物,讲解常用药物的作用、用法、剂量及应注意的不良反应,如:磺脲类药物为胰岛素促泌剂是刺激胰岛素分泌的,故宜在饭前服用;双胍类药物和α-糖苷酶抑制剂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常见,宜在进餐时或进餐后服。
3.6 低血糖的防治 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心慌、出汗、饥饿、烦躁等低血糖症状,进食或使用葡萄糖后症状可缓解,严重者发作时血糖低于2.8mmol/L,如未能发现或救治不及时,可能危及生命,所以要求患者严格按照医生的医嘱用药,定时定量进餐,可以随身携带糖块或饼干,随身携带糖尿病患者联系卡。经过系统全面的教育,使患者掌握低血糖的控制方法和监测方法,明显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患者能以“正常人”的心态参与社会工作和生活。不仅能帮助患者提其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同时能够改善代谢控制[3]。
4 结果
经过3个月的系统健康教育后,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有了明显增加,饮食控制良好,主动运动次数由每天0~1次增加到每天3次以上,血糖、尿糖监测次数明显增加,血糖、血脂水平明显下降,HbA1c(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较理想,经t检验,教育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必须终身治疗。我们针对患者个体的具体实际情况,通过讲课、示范、练习等方法,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如:胰岛素注射技术,使患者学会自我注射胰岛素方法,了解胰岛素不良反应(特别是低血糖)及注意事项;学会尿糖定性测定;学会血糖仪的正确使用方法,同时使患者了解血糖、尿糖测定结果的意义及其效果评价。
需要我们临床医务工作者注意的是,对糖尿病患者仅仅进行短期的健康教育其作用不能持久有效。因此,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并及时对患者进行继续教育和长期随访等。
【参考文献】
[1] 王敏.社区健康教育[J].现代临床护理,2005,4(4):82.
[2] 刘国良.糖尿病病人运动治疗与实施[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5,7(2):98.
[3] 潭建兰.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探讨[J].现代临床护理,2005,4(2):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