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分泌代谢病学》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1-09-27  浏览次数:448次

  作者:何志兵1,宁又专2  作者单位:河南安化县第一人民医院1 413500河南安化县第二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口服二甲双胍500mg,3次/日。甘精胰岛素睡前一次注射,初剂量从10U/日开始,以后根据空腹血糖调整,直至FBG≤7.0mmol/L或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结果:治疗12周后患者的FPG、2hPG以及HbA1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发生低血糖2例,轻微,无严重低血糖发生。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且低血糖危险低,体重增加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 甘精胰岛素,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 随着人们对2型糖尿病的自然史中β细胞功能变化及重要性的认识,胰岛素已经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我们对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3月~2009年10月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60例,符合WHO的诊断标准[1]。男39例,女21例;年龄28~75岁,平均58.2岁;病程1~12年,平均7.78年。使用口服降糖药至少6个月,排除继发性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严重心肺肾疾患及胰腺炎患者、全身疾病比较严重者等。

  方法:60例患者均停用原口服降糖药治疗,给与口服二甲双胍500mg,3次/日。甘精胰岛素睡前一次注射,初剂量从10U/日开始,以后根据空腹血糖调整,直至FBG≤7.0mmol/L或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共治疗12周。

  观察指标:治疗前、治疗后空腹(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HbA1C测定采用BAYER公司提供的DCA 2000型仪器,采用试纸条机测。观察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及低血糖发生次数。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结 果

  治疗12周后患者的FPG、2hPG以及HbA1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发生低血糖2例,轻微,无严重低血糖发生。

  讨 论

  导致2型糖尿病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肥胖、体力活动过少和应激。应激包括紧张、劳累、精神刺激、外伤、手术、分娩、其他重大疾病,以及使用升高血糖的激素等等,这些都是发生2型糖尿病的诱因。由于上述诱因,患者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及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逐渐降低,最后是血糖升高,变成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一般较缓和,有的患者甚至自觉十分健康,仅在体检中发现。此型患者治疗以运动和饮食控制为主或加用口服降糖药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

  2型糖尿病中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病人多肥胖,因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中胰岛素增高以补偿其胰岛素抵抗,但相对病人的高血糖而言,胰岛素分泌仍相对不足。此类病人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在明确诊断之前就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饮食治疗和口服降糖药多可有效。另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临床上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糖尿病是一个不断进展的疾病,血糖控制情况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恶化,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微血管,大血管及神经病变,导致眼、心、肾、脑等器官的功能减退或衰竭甚至死亡。

  血糖控制对糖尿病的治疗和并发症的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早期应用胰岛素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十分重要,它可以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促进胰岛β细胞功能的恢复,减少糖尿病的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2]。2007年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已明确指出:当生活方式干预和足量口服降糖药物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HbA1c仍>6.5%时,应及时选择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3]。

  甘精胰岛素是利用重组DNA技术生产的一种新型人胰岛素类似物,为人胰岛素A链21位天门冬氨酸由甘氨酸代替,B链C端31、32位增加2个精氨酸,所以称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后形成结晶沉淀,缓慢、稳定、均匀的释放,作用可持续24小时。能模拟人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可以提供类似胰岛素泵的基础胰岛素作用。二甲双胍能增强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抑制肝脏葡萄糖生成,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临床上常与胰岛素联用,在改善糖代谢同时,降低体重,且可减少胰岛素用量。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随着人们对2型糖尿病的自然史中β细胞功能变化及重要性的认识,胰岛素已经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我们对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且低血糖危险低,体重增加少,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钱荣立.糖尿病临床指南.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3-18.

  2 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 Epidemiology ofDiabetes Interventions and Complications(DCCT/EDIC)studyresearch group.Intensive diabetes treatment and cardiovascular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N Engl J Med,2005,353(25):2643-2653.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24(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