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10-26 浏览次数:438次
作者:陈岩 作者单位: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海南 海口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以及对患者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影响,为临床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全部病例系2004年2月~2007年5月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共12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他巴唑常规治疗,治疗组用中药当归六黄汤和他巴唑,总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FT3、FT4均有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FT3、FT4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当归六黄汤加他巴唑治疗甲亢患者的疗效确切,既能有效地控制甲亢的症状,并且对于甲亢患者的甲状腺激素也有显著调节作用,减少西药的用量和副作用。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西医结合疗法,他巴唑,中草药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远远超过人体的需要量所致,为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中,以青年女性多见,其典型临床表现有心悸、怕热、多汗、消瘦、精神紧张、乏力、食欲亢进、手抖、腹泻、甲状腺肿大及眼球突出等症状和体征。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甲亢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甲亢属于内科疑难病症, 目前认为本病多有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异常,属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不但治疗难,病程长,反复不愈,而且复发率也很高。由于手术及放射碘治疗易引起不可逆性甲减,故目前治疗方法仍以口服抗甲状腺药物为首选,但其用药时间长,疗效不一,严重地影响了甲亢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并且容易出现白细胞减少,严重时可致粒细胞减少症,严重影响了治疗进程和增加了患者的风险。而单纯中药治疗甲亢起效慢,疗程长,患者依从性差。笔者根据中医理论及临床经验,中西医结合应用当归六黄汤加他巴唑治疗甲亢患者以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观察对象均为2004年2月~2007年5月门诊和住院患者。其中门诊80例,住院4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性15例,女性45例;年龄16~54岁,平均34.5岁。病史最长10年,最短1月,平均2.8年。对照组60例,男性16例,女性44例;年龄12~58岁,平均36.7岁;病史最长10年,最短1月,平均2.5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抗体水平、甲状腺肿大程度,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考《临床内分泌学》[2]。症状: 怕热, 多汗, 乏力, 烦躁, 心悸, 手抖, 食欲亢进,体重减轻,大便次数增多, 月经紊乱; 体征:心动过速。心音增强, 脉压差增大, 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可有细小震颤及血管杂音,舌手震颤, 皮肤潮湿,或伴突眼。实验室检查:TT4、TT3及/或FT4、FT3、yT3水平呈不同程度升高,TSH 水平正常或降低;B超或核素扫描显示甲状腺肿大,但无肿瘤。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无严重心、脑、肾疾病,年龄12~75岁者。
排除标准:甲状腺炎、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低热原因不明者;巨大甲状腺压迫临近器官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无效者;年龄在18岁以下或60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合并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及继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及甲亢危象倾向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他巴唑(生产厂家:北京市燕京药业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ll020440,规格:5 mg、100/瓶)10 mg,1日3次口服,2个月为1疗程。治疗组用他巴唑10 mg,1日3次,口服。当归六黄汤煎剂,每天1剂,方剂组成:生地黄30 g ,当归12 g,熟地黄20 g,黄芪20 g, 黄芩12 g、黄柏10 g,黄连5 g。加减: 若食欲不振者加焦神曲、焦山楂、炒麦芽、鸡内金各10 g;心悸善惊者, 加龙齿20 g、牡蛎20 g; 失眠加酸枣仁12 g、柏子仁12 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2次服用。2个月为1疗程。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检查FT3、FT4,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治疗后2、4、8周复查FT3、FT4、TSH,血常规。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3]
临床痊愈:症状与体征全部消失;血TT4、TT3及或FT4、FT3、yT3恢复正常;好转:症状与体征改善或消失,但血TT3、TT4或FT3、FT4、yT3仍未完全恢复正常;无效:原有甲亢症状与体征及血TT3、TT4及或FT4、FT3无改善或较前更重。
2.2 治疗结果
2.2.1 疗效
治疗组:治愈38例,好转16例,无效6例,治愈率为63.3%,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治愈22例,好转19例,无效19例,治愈率为36.7%,总有效率为68.3% 。治疗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2 FT3、FT4指标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FT3、FT4均有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FT3、FT4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1)。
3 讨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指由于甲状腺内或甲状腺外的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增多。进入循环血中,作用于全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机体的神经、循环、消化等各系统兴奋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总称。目前有人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病毒感染、精神刺激等因素,激惹甲状腺,引起甲状腺素分泌增高,甲状腺肿瘤、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失调等也可导致甲状腺分泌增高。主要病变为身体同化作用增强,代谢亢进。其临床症状错综复杂,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呈反射活跃,精神振奋,激动不宁,失眠,且基础代谢率升高,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造血系统等皆亢进。甲状腺机能亢进属中医瘿病范畴,以怕热多汗、心悸易怒、多食消瘦、指舌颤抖、甲状腺肿大为中心证候,病变脏腑涉及肝、肾、心、脾、肺,但以肝、肾为主。其病因比较复杂,一般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理失度及外邪侵袭。肾为先天之本,先天不足、劳欲伤肾均可导致肾之阴阳不足。肾阴虚不能上涵肝木,而致肝阳上亢,阳亢化风则见指舌颤抖之症。肾阳虚,气不化津,为痰为饮,上结颈前瘿脉则见颈前肿大。后天调理失度包括情志内伤、饮食不节等。郁怒伤肝,肝失疏泄,一则致气机郁滞,血行不畅,二则化火生热伤阴,三则横逆犯脾致湿生痰,最终痰热瘀互结为患,结于颈前为甲状腺肿大;内扰心神则为心悸易怒、怕热多汗;上犯肝窍则见突眼之症;热扰中焦则消谷善饥、壮火食气;肌肤失养则形体消瘦;火热伤阴、筋脉失养则见指舌颤抖。饮食不节,多指恣食肥甘,损伤中焦,运化失职,聚湿生痰为患,其症多以身倦乏力、精神不振、形体消瘦、苔白厚腻为主。六淫邪毒经口鼻或皮毛侵入肌体,内伤脏腑,生痰致瘀,上犯瘿脉,结于颈前,则成本病。
目前有关抗甲状腺的药物有多种,常用者如硫氧嘧啶或他巴唑,可阻止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但用这类药物可促使甲状腺肿大和动脉性充血,并可引起白细胞减少,中毒性肝炎或出现药疹,药热等不良反应,并且有部分患者无明显效果。中医认为本病涉及脏腑较多,各证型之间联系密切,常互为因果,相互转化,其病机总不离阴虚火旺[4]。因此治疗上常需滋阴降火, 选用当归六黄汤。当归六黄汤出自《兰室秘藏》,主要用于治疗阴虚火旺之盗汗,即肝气有余,而致肺虚盗汗者。方中当归养血增液,血充则心火可制;生地、熟地入肝肾而滋肾阴。三药合用,使阴血充则水能制火,共为君药;黄连、黄芩、黄柏泻火除烦, 清热坚阴, 黄芪益气生津, 以阳养阴, 诸药配合恰当, 故能取得较好疗效。本次研究根据中医传统理论辨证论治,结合现代医学对该病的认识,以中药配合西药治疗。采用当归六黄汤加他巴唑治疗甲亢患者以观察其疗效,结果表明,当归六黄汤加他巴唑治疗甲亢患者,可发挥各自的优势, 取长补短,提高疗效,减少西药的用量和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662-663.
2 朱宪彝.临床内分泌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52-254.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5769.
4 易法银,吴爱华.标本兼顾论治甲状腺机能亢进症[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23(3):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