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分泌代谢病学》

6916例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1-07-06  浏览次数:427次

   作者:李晓强,郭建华, 王元元, 解晓琴 作者单位: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检验科,湖北 十堰 442000

  【关键词】 阴道分泌物

  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是妇产科常规检查项目,它简单快速,为阴道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对6 916例阴道分泌物标本霉菌、滴虫及线索细胞检出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2004 年4月~2005 年3月来我院妇科门诊就诊及健康体检的妇女, 年龄17~74 岁。用消毒棉拭子取阴道分泌物,生理盐水涂片,高倍镜下检查滴虫、霉菌和线索细胞,判定标准如下: 阴道分泌物盐水直接涂片找霉菌, 同时再涂片一张,滴10%NaOH湿片找到霉菌孢子或假菌丝等;镜检下可见到呈梨形、大小约为白细胞2倍、 顶端有4根鞭毛、 运动活泼(25~42 ℃)的阴道毛滴虫;凡看到大量阴道上皮细胞,无数成簇的细小杆菌群集或吸附于上皮细胞表面,致使细胞特别是边缘晦暗,呈锯齿形,即为“线索细胞”。

  2 结果

  2004年4月-2005年3月共收集6 916例阴道分泌物标本,检出霉菌、滴虫、线索细胞共1 960例,检出率为28.34%,其中霉菌680例(9.76%);滴虫170 例(2.45%);线索细胞1 110例(16.05%)。线索细胞检出率明显高于霉菌和滴虫。春秋季节,六个月检验标本4 021 份, 检出霉菌共459 份,检出率11.42%;其它季节六个月中检验标本2 895份,检出霉菌共221份,检出率7.63%。两者相比, 经χ2 检验(P<0.01 )差异极其显著,春秋季节霉菌的检出率高。

  3 讨论

  霉菌系阴道内常驻条件致病菌,其繁殖、致病、发病取决于宿主抵抗力以及阴道内环境的变化,生长环境最佳pH为5.5~6.5,对干燥、日光、紫外线等抵抗能力较强。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广泛应用,导致霉菌感染日益增多。从本文中可见霉菌春秋季节的发病率高于其它季节,这可能与十堰地区春秋季节气候比较温暖潮湿,适合霉菌的生长发育有关。

  阴道毛滴虫是一种常见于性传播的厌氧性寄生物,一般在25~42 ℃环境温度下能够运动生长繁殖, 因而在低温季节标本采集后一定要采取简便的保温措施并尽快送检。滴虫感染率仅占2.45%,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28.2%[1],这主要是由于大众卫生意识增强, 且滴虫感染引起炎性症状较明显,利于患者及时发现和治疗,防止进一步传播有关。

  “线索细胞”主要是由大量加德纳菌群集吸附于阴道上皮细胞形成的,它是细菌性阴道病(BV)诊断中最为敏感和特异的指标[2]。细菌性阴道病是育龄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还是早产及非孕妇女盆腔炎、阴道口蜂窝组织炎、子宫内膜炎等生殖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另外, 细菌性阴道病可以通过性行为在人群中传播, 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因此线索细胞的检出对细菌性阴道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防非常重要。本研究结果表明,十堰市妇女中细菌性阴道病明显高于念珠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 这可能与大量使用抗生素或阴道的灌洗不当,抑制了乳酸杆菌生长,导致厌氧菌和加德纳菌大量繁殖引起阴道内生态平衡失调而致病有关。因此我们在加强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同时更应该重视对线索细胞的检测,在阴道分泌物涂片的报告方式上不能只简单的报告霉菌、滴虫和清洁度,应增加对线索细胞的检查。

  【参考文献】

  [1] 李崇剑,许凯声. 6 803例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结果分析[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0,15(1):56.

  [2] 曾宪芳主编.寄生虫学和寄生虫学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34.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