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147例甲状腺病理活检回顾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1-07-11 浏览次数:431次
作者:章培 作者单位:东莞东华医院,广东 东莞 523110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标本,活检
甲状腺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笔者收集了广东东莞东华医院和山东解放军135医院1997年1月至2007年10月普外科与肿瘤科送检甲状腺切除标本共3 147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3 147例甲状腺切除标本,全部经常规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甲状腺增生和腺瘤诊断标准,参照阿克曼外科病理学甲状腺章节[1],按WHO(2004年版)标准。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组3 147例甲状腺手术占同时期外科送检数的3.8%,其中男性720例,女性2 427例,男女之比为1∶3.36。
2.2 甲状腺疾病种类 见表1。结节性甲状腺肿1 984例,占所有甲状腺手术切除标本的63.06%,男477例,女1 507例,男女比例1∶3.16。患者年龄3岁~ 75岁,其中20岁~ 49岁1 482例,占74.68%,出现继发性退行性变以囊性变为数最多,计684例,占34.47%;甲状腺腺瘤伴乳头状增生41例,占甲状腺腺瘤的30.01%。甲状腺滤泡癌31例,占所有甲状腺标本的1.00%,其发病年龄在20岁~ 49岁21例,占66.67%;乳头状癌264例,占8.39%。两组癌肿共295例,占全部标本的9.37%。甲亢53例,男9例,女性44例,年龄在20岁~ 49岁之间48例,占90.99%,伴淋巴性甲状腺炎10例,占2.82%;淋巴性甲状腺炎114例,占3.62%。其中男4例,女110例,年龄在20岁~ 49岁72例占63.16%,伴腺瘤39例,占34.21%,伴癌变39例,占34.21%。
表1 各种甲状腺疾病(略)
3 讨论
甲状腺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本组3 147例甲状腺手术切除标本占同期外检的3.8%,十分接近吕英志等[2]统计414例甲状腺活检占同期外检数的3.4%。结合国内甲状腺疾病大宗病例报道,对以下有关问题做探讨。关于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发病率,廖松林[3]认为在外科病理标本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是结节性甲状腺肿比腺瘤更常见,结节性甲状腺肿与腺瘤之比大约是2~ 3∶1。吕氏[2]报道中对414例甲状腺病理活检作了复查,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原诊190例,复诊后为268例,比原诊增加78例。而甲状腺腺瘤由原诊148例复诊后为75例而减少73例(两者之比为3.57∶1)。任玉波[4]等对195例甲状腺腺瘤经复查后仅为26例,其中169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本组甲状腺腺瘤22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 984例,两者之比为1∶8.82,与多数文献吻合,说明严格遵循组织学标准,完全可作好甲状腺腺瘤与结甲的诊断工作,另外南方和北方结节性甲状腺肿与腺瘤的比例无显著差别。
关于甲状腺滤泡上皮呈乳头状增生的良恶性鉴别,乳头有两种,一种是真性乳头既乳头间质有真正的血管及结缔组织,另一种是间质无血管及结缔组织的假性乳头或丛状增生。甲状腺各种疾病中都可能出现乳头。本组病例中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生长596例(30.01%),甲状腺腺瘤伴乳头状生长41例,(30.01%)。一般认为甲亢和淋巴性甲状腺炎病变中出现的乳头缺乏纤维血管轴心,短而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乳头则宽大,其轴心有滤泡腔,被覆柱状滤泡上皮。细胞核位于基底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乳头,在早期文献注重乳头结构上的改变,现在更注重细胞变化,以确定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乳头特征。参照刘旭明主编诊断病理学[6],综合以下特点:典型的透明核(毛玻璃样核),核沟,核内包涵体,伸长滤泡,发育不全的乳头,胶质深染,沙粒体及局部浸润则更有利于乳头状癌的诊断。
关于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本组114例中39例癌变占34.21%。本组则是较高的一组,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与甲状腺癌的关系,Rosal and Ackerman认为恶性淋巴瘤和白血病,乳头状癌是慢性淋巴性的并发症,因为以上所有三种肿瘤分别是构成桥本甲状腺炎的增生成分之一逐渐发展过来的,桥本甲状腺炎与乳头状癌之间有过渡状态[7]。
【参考文献】
[1] 陈忠年,沈铭昌,郭慕依.实用外科病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680688.
[2] 吕英志,廖松林.414例甲状腺病理活检回顾性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7,13(1):3940.
[3] 廖松林.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有无意义[J].诊断病理学杂志,1994,1(3):142.
[4] 任玉波,马青松.1951例诊断为甲状腺腺瘤的甲状腺疾病临床病理分析[J].诊断病理学杂志,1997,4(3):157.
[5] 王新云.153例甲状腺肿块术中冰冻切片诊断分析[J].1998,5(1):31.
[6] 刘旭明,何建方.现代诊断病理学[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279.
[7] Rosal and Ackerman.外科病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