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研究近况
发表时间:2011-05-18 浏览次数:714次
作者:张越林
【关键词】 研究近况
高泌乳素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疾患,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分泌过多的泌乳素(PRL)所致,PRL升高可使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紊乱,临床上表现为:女性闭经、溢乳、不孕、月经稀发等;男性性功能减低,阳萎、不射精、乳房发育、不育等。血清PRL>30ng/ml,即可诊断为高泌乳素血症(HPRL) [1] 。近年来随着放免测定技术的广泛应用,发现HPRL患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因而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普遍关注。本病西医主要使用麦角胺类的衍生物,首推澳隐亭,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副作用较大,且停药后易于复发,近几年不少中医文献报道采用中医药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概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认为一切妨碍PRL分泌调节的因素都可能引起PRL分泌的增多,其病理因素是多方面的,均有1/3为垂体腺瘤,而最多见的是找不到明显病灶或病因,而属于特发性或功能性HPRL,其次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医源性HPRL,如服用避孕药、氯丙嗪、奋乃静、利血平、灭吐灵等,还有异位分泌如肾上腺病、肾功能不全、支气管癌、创伤等均可以引起HPRL [2] 。PRL水平升高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产生干扰,增高的PRL通过抑制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卵巢、睾丸功能,使性激素睾酮、雌二醇、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分泌受到干扰,致使临床上表现为女性闭经、溢乳、不孕等,男性性功能减低、阳萎、不射精、少精、乳房发育等 [3,4] 。祖国医学虽无高泌乳素血症疾病的名称,但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头痛、头晕、闭经、月经不调、乳泣、阳萎、精少、不孕等范畴。中医文献多从这些症状探讨其病因病机。张越林等 [5] 认为:“肾为失天之本”,“生殖发育之源”。肾的精气充盛则人的生殖功能正常、肾的精气虚弱则性功能减退,阳萎、不射精、精少、月经稀发、闭经、不孕等。肾藏精、肝藏血、精血相生,肝肾同源,肾精虚则肝木失于涵养,疏泄失司,气血失调,血不能下注胞宫为月经反而上逆为乳汁,从而导致溢乳、闭经。脑为奇恒之府,正常情况下肾精足则脑海充,清气上扬,而浊气下降,肾精虚则脑海空,使清气不得上升,浊气不得下降,气血逆乱,瘀血阻窍,格于奇恒之府,则出现头痛头晕,所以肾虚精亏,肝失条达,气血失和,瘀血内阻是HPRL的基本病因。张秀兰等 [6] 认为:HPRL的发生主要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肝气郁结或肝经湿热或怒气上冲,则气血逆乱,不循常经反随肝气上入乳房化为乳汁,肝肾同源,肾虚肝旺不能条达疏泄,脾虚失运,水湿停聚,阻滞胞脉均致气血失和,血不能下注胞宫,反而上逆为乳汁。可见肝失条达、肾亏脾虚、气血瘀滞,以致气血紊乱是HPRL之主要病因病机。李小平等 [7] 认为:本病肾虚、肝郁、脾虚三者并存且相互影响,其病机主要是湿、痰、郁、瘀四方面,但以肝郁为主,因而HPRL的发生主要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李克勤 [8] 认为:经水出诸肾,肾为月经之本,然而月经的调节又取决于肝,肝藏血主疏泄,故本病的发病机理是肝郁及肾,肝肾精血亏虚,气血逆乱,血不循常道下归血海为经,而随肝气上逆乳房为乳汁,即出现闭经溢乳。综上所述,大多数人都认为肾、肝、脾密切相关,其病机关键是肾亏、脾虚、肝郁、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
2 临床治疗
中医药界在探讨疗效确切、价格低廉、副作用小的传统疗法,赵福玉等 [9] 认为:该病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自拟麦芽散冲剂,全方由炒麦芽、柴胡、当归、芍药、仙茅、巴戟天、甘草等七味中药组成,通过疏经通络,补肾健脾,舒肝解郁对270例HPRL患者进行治疗,其中伴有月经不调,月经稀发的87例;闭经39例;溢乳35例;乳腺囊性增生10例;不孕不育100例;习惯性流产30例;少精弱精10例。早晚空腹冲服20g,2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明显地改善了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78.8%。治疗前后自身PRL比较显著下降(P<0.01),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质优价廉。
彭少芳等 [10] 认为:肝失条达,肾亏脾虚,气血瘀滞是HPRL的主要病因病机,自拟促孕胶囊,该方主要由麦芽、山楂、丹参、赤芍、柴胡、仙灵脾、丹皮、麦冬、栀子、甘草等15味中药组成。选择符合条件的HPRL患者200例。按就诊顺序编号,双盲随机分甲、乙两组,每组各100例,甲组服用促孕胶囊,乙组服用溴隐亭胶囊。年龄20~40岁,平均26.7±3.8岁,其中女100例,有溢乳者72例,不孕年限平均3.8年;男100例,有溢乳者48例,有勃起功能障碍者64例,不育年限平均4.1年。两组在男、女比例,年龄、病程上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两种药物外观、包装、口服粒数、每天次数及疗程一致,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结果,甲组治愈31例,显效33例,有效23例,无效13例,治愈率与妊娠率均为31%,有效率87%。乙组治愈29例,显效31例,有效26例,无效14例,治愈率及妊娠率均为29%,有效率86%。两组比较治愈率、妊娠率、总有效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刘昌青 等 [11] 以滋补肝肾、清肝解郁、调和冲任为治疗原则,自拟降乳饮,该方主要由生麦芽、丹参、益母草、茯苓、当归、白芍、女贞子、旱莲草、川断、泽兰等中药组成。对280例女性HPRL患者进行治疗,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1个月为1疗程,连用3个疗程。经治疗229例显效,PRL<23ng/ml以下,月经恢复正常,溢乳和伴随症状消失,占81.76%;41例有效,PRL≤25ng/ml,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改善,占14.6%;10例无效,PRL下降不明显,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占37.5%。
齐玲玲等 [12]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HPRL62例PRL在30~70ng/ml者,口服自拟的降乳汤,该方组成为生麦芽60g,丹皮15g,白芍15g,枸杞子15g,甘草10g,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PRL70~100ng/ml者,每日加服溴隐亭2.5mg;PRL在≥100ng/ml者,每日加服溴隐亭3.25mg。服至月经来潮为1个疗程,治疗6个月后观察疗效,总有效率87.5%;显效率65.6%,疗效好,副作用小,易被患者接受。
张越林 [13] 为证明中药对垂体微腺瘤有治疗作用,应用中药抑乳胶囊,由鹿角胶、肉苁蓉、虫、威灵仙、郁金等药制成胶囊,通过补肾益精,行气活血,化瘀通经对40例垂体微腺瘤患者进行临床对比观察。应用中药抑乳胶囊治疗此病患者20例(治疗组),并用溴隐亭治疗此病患者20例(对照组),作为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20例,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7例,显效率为25%,总有效率为65%;服药期间无1例有不良反应,停药后1年随访,复发4例,复发率为31%。对照组20例,显效4例,有效8例,无效8例,显效率为20%,总有效率为60%;服药期间有11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55%。停药后1年随访,复发8例,复发率为67%。两组显效率,有效率比较基本相同,无明显差异,但不良反应率与复发率,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经χ 2 检验,P均<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说明中药抑乳胶囊与瑞士进口药溴隐亭临床疗效基本相同,但中药制剂价格低廉,长期服用未见不良反应,停药后复发率较低。故用中医中药治疗垂体微腺瘤,有着广阔的前景,值得继续深入研究 [14] 。
3 实验研究
早在1988年日本学者福岛峰子等 [15] 曾报道选用中药芍药甘草汤对HPRL无排卵大鼠做实验治疗,作者以灭吐灵制做HPRL大鼠模型,发现芍药甘草汤有降低血清PRL水平的作用。国内学者刘菊芳等 [16] 亦以灭吐灵在小鼠身上造成HPRL模型,并以补肾调肝敛乳方及单味麦芽进行治疗,均有使血清PRL下降的作用。张越林等 [5] 以中药抑乳胶囊来治疗此症,并做了药效学实验,以多巴胺受体阻滞剂舒必利造成大鼠HPRL模型,并以哺乳期小鼠作为生理性HPRL模型,均以抑乳胶囊进行治疗,结果证明抑乳胶囊对此两种模型都有明显的降低PRL的作用,说明抑乳胶囊对病理及生理性HPRL动物模型均有降低PRL的功能。同时对相应的哺乳小鼠的乳腺组织形态进行观察,也可见到腺泡密集程度变稀,腺泡上皮组织变矮,小叶间隔的结缔组织较多,间隔变厚,显示分泌程度减少,这些现象与PRL水平的下降是一致的 [17] 。
中医药对HPRL的治疗研究尽管历史较短,但因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取得了可喜成绩,改变了那种主要用西药溴隐亭治疗的局面,而且副作用小,疗效较为肯定 [18] 。但仍存在着一定不足之处,临床研究缺少严格的对照观察,且可重复性差,无法大规模运用,实验研究报道少,难以阐明中药治疗的机制,上述问题有待于科研和临床工作者进一步研究解决,以便早日为临床提供一种能代替进口药溴隐亭来治疗HPRL,具有疗效确切、安全、经济,易于开发的中药制剂。
参考文献
1 李诵弦.实用妇科内分泌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78.
2 乐杰.妇产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76-379.
3 程秋蓉,田晓萍.妇科激素测定在生殖内分泌性不孕原因诊断中的价值.
4 吕时铭.生殖激素的测定与临床应用.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