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0-10-18 浏览次数:555次
作者:杨传梅,周 晶 作者单位:277100 山东枣庄,枣庄市立医院内分泌科
【摘要】 目的 对糖耐量正常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一级亲属实施生活方式干预,观察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探讨早期保护B细胞、预防糖尿病的意义。方法 通过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选取46例糖耐量正常T2DM患者一级亲属进入研究,其配偶为对照(30例),实施生活方式干预。测定受试者血脂、血糖、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等。结果 (1)T2DM一级亲属存在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受损,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异常。(2)与对照组相比,一级亲属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生活方式干预后,一级亲属组血脂、空腹胰岛素下降,明显改善急性胰岛素反应。结论 T2DM一级亲属具有糖尿病高发风险,早期实施生活方式干预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第一时相;干预
2型糖尿病(T2DM)的一级亲属是DM发病的高危人群,选择合适的时机、措施干预对延缓DM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观察T2DM一级亲属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情况,并实施系统的生活方式干预,探索早期干预的方法与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04年7~10月枣庄市立医院门诊或住院的T2DM患者一级亲属187例,经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证实为糖耐量正常(NGT)者,46例进入本研究(包含同胞子女),其中男22例,女24例,年龄(36.2±6.8)岁,排除继发性DM、应激、感染及心、肝、肾功能异常、遗传性疾病等,受试者配偶为对照组。
1.2 方法 (1)测量受试者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并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2)所有受试者试验前三天保持碳水化合物大于250 g/d,试验前禁食10~12 h,于次日晨8点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 2 min内快速静脉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50 ml,分别于0、1、3、4、5、7、9 min从对侧上肢留置套管针取血测血糖、血清胰岛素(酶联免疫检测法,药盒由北京倍爱康生物有限公司提供),以葡萄糖刺激后急性胰岛素反应(AIR)AIR3-5表示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功能[AIR3-5=(I3+I4+I5)/3-I0];根据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IR)。(3)空腹同时检测血脂、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CRP、肝功能、肝脏B超;(4)对第一时相减弱或消失者实施随访、系统管理 2年:①定期DM知识指导干预、自我管理。采取每3个月集中授课、发放资料、督促学习相关知识,建立个人档案,每月电话随访。②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运动指导、戒烟、限酒。根据每个人的工作特点、饮食爱好、体力劳动、体质指数等制订每周食谱、运动量,以小册子的形式发放到每个人。每3个月测体重、血压、血脂等指标。③6个月复查肝脏B超,1~2年后行IVGTT,评估B细胞功能AIR3~5及IR。
1.3 统计学处理 正态分布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非正态分布取其自然对数,使之正态化后分析,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SPSS10.0软件进行资料分析。
2 结果
经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187例一级亲属共检出DM 19例(10%);糖调节受损65例(35%),其中单纯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3例,单纯糖耐量低减(IGT)55例,IFG合并IGT 4例;糖耐量正常103例(55%)。各组临床资料显示,一级亲属组体重指数、血压、甘油三酯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臂比略高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脂肪肝发病率一级亲属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一级亲属组检出17例(21.2%),对照组3例(10%)(表1)。各时相胰岛素分泌及血糖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空腹血糖水平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腹胰岛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峰值在3~5 min出现,AIR3~5一级亲属(65.2±1.4),对照组(80.1±1.6),一级亲属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3)。经干预后,其体质指数、血脂、血压、空腹胰岛素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一级亲属组4例,对照组6例。AIR3~5(72.2±1.5)。较干预前具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HOME-IR为(1.33±0.05)。 表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表2 IVGTT各时间点血糖值表3 IVGTT各时间点特异性胰岛素值
3 讨论
T2DM患者非DM一级亲属与T2DM患者的遗传背景相似,近年学者研究发现一级亲属在出现糖耐量异常以前已存在胰岛素第一时相明显异常[1],和胰岛B细胞储备功能受损[2],且普遍存在IR[3~4]。本组资料显示:T2DM非DM一级亲属糖耐量正常者,血糖平均值及血脂、血压已高于对照组,存在不同程度地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部分下降、消失和IR,与以往研究相一致。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缺陷发生在T2DM自然病程的早期阶段,是T2DM发病的主导因素[5]。可部分预测IGT和T2DM的发生[6]。社会工业化发展,导致人群摄入过多热量(脂肪含量尤其过多)、体力活动明显减少,超重和肥胖者增加,一级亲属在遗传背景及不良环境因素影响下,促使进展为DM。芬兰糖尿病预防研究中心通过对肥胖IGT人群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表明生活方式改变越大,预防DM的效果就越明显,体重平均增加3%的人,DM风险翻倍,而体重平均下降10%的人,DM风险减少80%。本研究显示,生活方式干预一级亲属高危个体,早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明显改善。T2DM是一种进展性疾病,患者的胰岛功能随着病程发展逐渐走向衰竭。一级亲属具有强烈的遗传背景,不良的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加速DM的自然病程,早期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实施必要的生活方式干预,改善早时相胰岛素分泌,有助于保护B细胞功能,改善糖代谢,预防DM。
【参考文献】
1 ErikssonJ,Franssia-kallunriA,Ekstrand A,et al.Early metabolic defects in persons at increased risk for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N EnglJ Med,1989,321:337-343.
2 霍丽梅,宋光耀.T2DM患者肥胖一级亲属血清脂联素与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研究.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2:23-24.
3 韩令川,田浩明,任艳,等.中国人2型糖尿病家系中DM患者及其一级亲属血脂和载脂蛋白的研究.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3,19:425-428.
4 邓志明,周智广,杨琳,等.LADA和T2DM一级亲属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中国糖尿糖杂志,2006,14:84-87.
5 李玲,历平,王贵新,等.糖耐量受损者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B细胞功能的研究.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87-89.
6 翁建平,许雯.B细胞功能与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3,23: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