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巴唑与丙基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效果比较
发表时间:2010-08-10 浏览次数:588次
作者:张扬 江霞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天津 300192
摘 要 目的:比较他巴唑与丙基硫氧嘧啶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治疗中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Graves病患者60例,按随机化原则分为他巴唑(MMI)治疗组和丙基硫氧嘧啶(PTU)治疗组各30例,随访12周,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甲状腺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好转,但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发生的主要的不良反应均为皮疹、白细胞减少及肝功能变化,其中MMI组皮疹及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高于PTU组;两组发生肝功能受损的例数相同。结论:MMI和PTU在Graves病的治疗中均是有效的,两者疗效无明显差异。MMI引起的皮疹及白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较PTU更为常见。
关键词 他巴唑;丙基硫氧嘧啶;Graves病
口服硫脲类抗甲状腺药是目前国内外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所采取的主要治疗措施。临床上常用的硫脲类药物主要包括硫氧嘧啶类中的丙基硫氧嘧啶(PTU)和咪唑类中的他巴唑(即甲巯咪唑,MMI),对于两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各有报道。现总结我科应用MMI及PTU治疗Graves病的资料,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科2002年7月至2004年10月之间门诊和病房收治的初次确诊且未经治疗的Graves病患者共60例,其治疗前的白细胞计数及肝功能均在正常范围。按随机化原则分为MMI治疗组及PTU治疗组,每组30例病人。MMI组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47.3±11.5岁;PTU组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45.8±13.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身高、体重、血压、血脂等)及治疗前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功能)情况及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MMI组:口服MMI,起始剂量为10mg、每日3次,4周后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甲状腺功能情况逐渐减量,每2~4周减量5~10mg。PTU组:口服PTU,起始剂量为100mg、每日3次。4周后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甲状腺功能情况每2~4周减量50~100mg。随诊观察12周,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甲状腺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甲状腺功能测定应用天津德普诊断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试剂,正常值:FT33.95~6.8pg/ml;FT40.93~1.7ng/ml;TSH0.27~4.2μIU/ml。统计学方法: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数据比较用配对资料t检验,率比用四格表χ2检验,以P<0.05判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每4周复查甲状腺功能,随访12周。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情况如表1所示。由表1可见,MMI 组及PTU组治疗后的甲状腺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显著的好转(P<0.05),甲状腺功能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
表1 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检验 略
但两组相比,其治疗后4周、8周及12周的甲状腺功能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随诊观察12周期间所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如表2所示。由MMI所引起的4例白细胞计数减少的患者中,3例白细胞计数介于3.0×109~4.0×109 /L之间。未改变MMI的剂量及用法,经过给予口服利可君片20mg每日3次、地榆升白片4片每日3次后,白细胞计数上升至4.0×109 /L以上;1例白细胞计数为2.7×109 /L,暂时停用MMI,给予吉利芬150μg皮下注射2日,并口服利可君片20mg每日3次、地榆升白片4片每日3次,待白细胞计数上升至6.2×109 /L,再次服用MMI并减量至5mg每日3次,此后复查白细胞计数均在4.0×109 /L以上。由PTU所引起的1例白细胞计数减少的患者,其白细胞计数为3.5×109 /L,未改变PTU的剂量及用法,经过给予口服利可君20mg每日3次、地榆升白片4片每日3次后,白细胞计数上升至5.6×109 /L。MMI组白细胞计数减少症发生率为13.3%,PTU组为3.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I组2例出现皮疹的患者经给予抗组胺药治疗后均好转,未调整MMI的用量,其皮疹发生率为6.7%,显著高于PTU组,P<0.05。MMI组及PTU组发生肝功能受损各1例,转氨酶升高均小于治疗前的2倍,经静脉输注凯西莱后下降至正常范围,未调整抗甲状腺药物的剂量,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略
3 讨论
硫脲类抗甲状腺药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基础用药,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甲状腺中碘的氧化和有机结合,产生甲状腺内碘的缺乏,进而增加甲状腺分泌物中T3/T4的比值。它仅只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但不影响碘的吸收,也不影响已经合成的激素的释放。硫脲类抗甲状腺药也可直接影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的免疫反应[1]。硫脲类药物可分为硫氧嘧啶类和咪唑类。目前临床常用的是硫氧嘧啶类中的丙基硫氧嘧啶(PTU)和咪唑类中的他巴唑(即甲巯咪唑,MMI)。这两种药物在不同地区、不同医生之间,依据其习惯和经验而有其不同的选择。在美国常选用PTU,而在欧洲首选MMI的更多[2]。在我国选用二者的均不少。选用PTU的原因是考虑其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同时又具有影响脱碘酶、减弱周围组织中T4转变为T3的作用;而选择MMI则是因为考虑到该药对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具有较长时间的抑制作用,可以每日1次给药。但如果仅给予常用的治疗剂量,这两种药的起效时间则没有不同,因为PTU的抑制T4转变为T3的甲状腺外的作用在用药剂量为每日600mg时才更加明显[3-5]。我们总结的资料显示,在对Graves病的治疗中,当给予常规剂量的MMI或PTU治疗时,二者的抗甲状腺作用是大致相同的。MMI所引起的皮疹及白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较PTU而更为常见。在临床应用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药物。如对于轻、中度的甲状腺毒症可选用每日单一剂量的MMI投药方法;而对于需要更快缓解甲状腺毒症的患者,可采用PTU每日600mg的剂量给药。这两种药物的长期治疗效果以及对预后及复发的影响,尚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与总结。
参考文献
[1] 白耀. 甲状腺病学-基础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633.
[2] Akamizu T , Ozaki S , Hiratani H , et al. Drug -induced neutropenia associated with anti -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ANCA) : possible involvement of complement in granulocyte cytotoxicity [J] . Clin Exp Immunol, 2002, 127 (1): 92.
[3] Sera N, Ashizawa K, Ando T, et al. Treatment with propylthiuracil is associated with appearance of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in some patients with Graves' disease [J]. Thyroid, 2000, 10(7): 595.
[4] Douer D, Eisenstein A. Methimazole -induced agranulocytosis: growth inhibition of myeloid progenitor cells by the patient's serum [J]. Eur J Haematol, 1998, 40 (4): 91.
[5] Lee WM. Drug-induced hepatotoxicity [J].N Engl J Med, 1995, 333:1118.
作者简介:张扬(1971-),女,学士,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