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疗仪治疗重症糖尿病并发症引起的糖尿病足皮肤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09-06-25 浏览次数:759次
作者:薛菊萍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 探讨WLTY-2000型伟力电脑糖尿病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并发末梢循环引起的烂脚烂手的有效性。方法 对入选病例在使用电脑糖尿病治疗仪前后作对比研究。对用治疗仪后疼痛级数、肿胀度级数、麻木度级数、红斑面积及皮肤温度差值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 用电脑糖尿病治疗仪前与用糖尿病治疗仪后3.5~11.15d在疼痛度级数、肿胀度级数、麻木度级数、红斑面积以及皮肤温度差值方面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为95.9%。平均治愈天数为(15±3.21)d不良反映率为0%。结论 糖尿病治疗仪治疗重症糖尿病末梢循环障碍是安全有效的。
【关键词】 末梢循环障碍 糖尿病治疗仪
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发生率为20%~50%,它包括中枢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植物神经病变,在合并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中,糖尿病足是最多见的合并症,也是致残率最高的并发症之一。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3年3月~2006年3月,我院收治的64岁以上入院时有周围神经病变住院患者74例,男38例、女36例,即有效病为74例,年龄(78.8±8岁)。诺顿评分为(9.99±1.44)分。本组患者均为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高危患者,高危患者的诊断标准,采用美国保健政策研究机构(AHCPR)推荐的,诺顿(NORTON)皮肤量表。该量表以一般情况,神志、状态、活动、行走等4个状况来对发生危险性作评估。糖尿病的并发症末梢循环障碍危险性做评估。满分为20分,12~14分表示有出现末梢微循环障碍的可能性,小于12分表示为容易发生末梢微循环高危患者。Ⅰ期末梢循环障碍:诊断标准表现为红、肿、热、痛或者麻木。短时间内不见消退。此期皮肤完整性未破坏为可逆性病变。
1.2 方法
患者取坐位胰俞,肝俞,肾俞,京门,太冲,太溪,尺泽,足三里,涌泉,左仰卧,公共穴,合谷(左)治疗仪器在毫米波的作用下,毫米波作用于生物体时即为含水的表皮组织所吸收。生物作用的途径有神经体液途径、经络途径等。按动贴穴图选择键将毫米波探头捏夹固定在患者相关治疗穴位上,同时粘贴电极至患者相关的穴位上,将输出导联线电极夹口按穴位号,分别贴在相应的穴位,电极片连接好,择动设定的键,时间为20~30分钟。糖尿病治疗仪的机理。因生物组织中DNA,RNA蛋白质等大分子和生物膜均有其固有的震荡频率(0.15×10的10次方~3×10的12次方HZ)这个频率正处于毫米波的范围内(3×10/10~3×10/11HZ)因此毫米波作用于这些大分子和生物膜时会发生谐振,能量增强,使组织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蛋白质氨基酸,和蛋白酶的活性增加,增加细胞的代谢,使毛细血管扩张延伸,血流速度改变,血流量增加。改善微循环,加速致痛物质代谢,促进神经再生。
1.2.1 评价方法
对入院时带入Ⅰ期的糖尿病足符合纳入标准者使用糖尿病治疗仪,并做自身后的对比,分别对治疗前,治疗后对3、5、8、15d后疼痛度的级数、肿胀度级数、麻木度级数、红斑面积、皮肤温度差值、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治愈时间等方面做出观察与记录。
1.2.2 观察指标:
1)红斑面积。2)肉眼观察红斑的部位。3)皮肤温度。4)肿胀程度。按皮纹分为4级。0级(0分)为皮肤无改变。Ⅰ级(1分)为目测有改变,皮纹略有变化,不高出皮肤。Ⅱ级(2分)为皮纹明显变化,高出皮肤≤1mm,Ⅲ级(3分)为皮纹消失,高出皮肤≥1mm。4)疼痛情况:按患者的自身感觉分为4级:0级(0分)为疼痛消失或可忽略。Ⅰ级(1分)为轻度,偶发疼痛,Ⅱ级(2分)为常自觉有麻木,Ⅲ级(3分)为麻木难忍。5)疗效:因教科书及杂志等都未制定此观察标准,故自订标准对用药后的疗效分为治愈:症状体完全消失红、肿、热、疼、麻木消失、皮肤完好。显效:症状体片基本消失,红、肿、热、消失,麻木触痛仍存在。有效:症状减轻,肿胀消失,但局部皮肤仍潮红、麻木、触痛。无效:症状体征仍存在,局部皮肤无好转,甚至向ⅡⅢ期发展。
1.2.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计量资料作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用糖尿病治疗仪前与糖尿病治疗仪后观察指标的比较
见表1。表1可见患者用药后3.5.5.8.15d后肿胀度级数,疼痛度级数,麻木度级数,红斑面积及皮肤温差值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并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见表1。表1 用治疗仪3.5.8.15d后观察指标的比较(略)注:与用药前比较Ⅰ)P<0.01,Ⅱ)P<0.05。
2.2 用治疗仪后总疗效,平均天数与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 用药16d后治愈38例,显效22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9%;平均治愈时间为(5.42±2.82)d;不良反应例数为0。
3 讨论
糖尿病治疗仪用于老年卧床患者Ⅰ期糖尿病足的优越性。在临床护理中,我们发现传统使用的含有酒精成分的按摩剂虽然有一定疗效,但会导致毛细血管反应性充血,后血管收缩。另外酒精有脱脂的作用,可使老年人本来干燥的皮肤发生皲裂。造成感染,使Ⅰ期末梢循环的障碍向ⅡⅠⅡ期发展,造成更严重的后果。近期研究表面的湿润的环境更有利于促进末梢循环。例如:黄柏、地榆、栀子等加入油剂中炼制而成具有活血、化淤、消肿、止痛作用。其油性作用在皮肤表层形成保护膜,不但有利于药液的渗透,更可以保持创面湿润,利于红肿消退,减轻疼痛。临床实验也证明,患者局部的麻木度,疼痛度,皮温差值,红斑面积,与用糖尿病治疗仪前相比均有明显的好转。总有效率为95.9%且未发生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李宝军,关小宏.糖尿病肢端坏疽的诱因及预防性护理[J].现代护理,2006,12(5):426-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