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观察
发表时间:2014-03-27 浏览次数:1526次
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措施具有重要作用,选择68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探讨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68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诊断标准。44例患者出现于发病 7~14 d,24例出现于发病15~20 d。单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 58例,其中左侧者52例,右侧者6例,双侧下肢患者6例,有4例患者并发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诊断临床表现为下肢出现疼痛肿胀感,浅静脉有怒张现象,皮肤色泽变化,体温上升,Homan 征显现阳性且采用彩色多谱勒检查或下肢深静脉造影予以诊断。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予以尿激酶溶栓、低分子肝素抗凝、阿斯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在此过程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促进静脉回流,避免静脉内膜受损,避免血液高凝状态,心理护理,抗凝及溶栓治疗护理,预防肺栓塞等。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8.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研究组32例患者痊愈(94.1%),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死亡2例(5.9%),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痊愈25例(73.5%),死亡7例(20.6%),并发症发生率为17.6%,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3.1 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
3.1.1 促进静脉回流:下肢静脉发生的血液回流现象主要依靠胸腔负压、小腿肌肉收缩、静脉瓣防逆流能力,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时因为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呼吸困难、心累气紧等症状,导致患者体位保持半卧或端座卧位,使得静脉回流下降。而且因为卧床休息活动力降低,下肢肌肉收缩性下降,血流速度减少。所以应用合理方法促进静脉回流显得尤为重要。协助患者下肢开展适宜运动锻炼,主要有足背屈、伸屈、抬腿等,若患者心脏功能保持在3~4级可完成下肢被动活动。确保大便通畅,防止用力排便、腹压上升情况使得下肢静脉无法顺利回流,资料显示乙状结肠宿便与血栓形成存在相关性[1]。
3.1.2 避免静脉内膜受损:深静脉穿刺不可应用下肢深静脉;静脉留置针时间无需太长;静脉输注应用药物具有较强刺激性需缓慢滴入;不可同一位置反复穿刺;注意无菌操作;纠正低氧血症。
3.1.3 避免血液高凝状态:患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者机体血液具有较高黏滞性,且存在多发性原位小血栓形成。急性加重期在纠正心力衰竭,降低水肿过程中,一般会予以利尿剂,浓缩血液,导致静脉血栓形成。所以肺心病急性加重期,需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1次/d,持续7 d进行预防治疗[2]。
3.2 护理方法
3.2.1 心理护理: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往往出现下肢疼痛、肿胀现象,此时活动量减少,睡眠质量差,大多数患者存在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还有患者因担心出现残废具有严重心理负担,所以情绪低落,心神不宁等不良心理状态大量存在。针对此情况,护理人员需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交流,获取其信任,使其了解疾病知识,治疗效果,成功案例等,增加其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2.2 抗凝溶栓护理:在药物使用前,需注意患者是否存在出血性病变,在此过程中及时监测患者凝血功能,确保KPTT是对照值115倍[3]。治疗过程中,注意患者是否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此为颅内出血疾病征象;观察患者皮肤、黏膜出血、穿刺时是否存在针孔渗血现象;肉眼是否观察到血尿症状,粪便或痰中有无带血现象;是否存在阴道出血症状。
3.2.3 预防肺栓塞:患者长期卧床后活动初期往往出现肺栓塞病变,通常出现于血栓形成1~2周。所以血栓形成1~2周需及时予以溶栓治疗,保持卧床休息,避免按摩、挤压,确保大便通畅,紧张屏气等引发静脉压上升情况,避免血栓脱落。注意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若有突发性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休克等症状,需考虑是否有肺栓塞症状。而且置入下腔静脉滤器会减少肺栓塞发生率。
4 参考文献
[1] 徐 飞,刘 杨.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J].安徽医学,2008,29(5):576.
[2] 侯天霞,王建富.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06,5(2):37.
[3] 张淑彬,李婉蓉.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J].四川医学,2009,8(30):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