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康正清在泌尿系结石X线摄片前肠道准备护理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0-03-02 浏览次数:771次
作者:杨明莹,余力锐,王云娥,邹素萍 【关键词】 泌尿系 泌尿系结石患者行腹部平片或静脉肾盂造影前常规清洁肠道,可避免肠气干扰诊断结果。以往肠道准备都是采用口服番泻叶导泻或摄片前肥皂水清洁灌肠。由于番泻叶导泻作用强,易引起患者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对身体虚弱的老年人和儿童不宜采用;另外,肥皂水灌肠时肛管刺激肛门,引起肛周疼痛,也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我科自2004 年8月开始用江西恒康药业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国家级新药“恒康正清”(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PEG-ELS)作为泌尿性结石X线摄片前的肠道准备,与传统的肥皂水灌肠做对比观察,评价此方法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8月~2005年3月我院共收治泌尿系结石患者72例,男42例,女30例,年龄16~78岁。肾结石23例,输尿管结石49例,输尿管结石位于上段13例,中段9例,下段27例。双侧结石30例,单侧42例。多发结石39例,单发结石33例。结石最大3.0cm×4.5cm,最小0.2cm×0.4cm。随机分成灌肠组和恒康正清组各36例患者,X线摄片前分别予以常规肥皂水灌肠和口服恒康正清。 1.2 方法 1.2.1 灌肠组 患者晨起禁饮食,摄片前3h开始清洁灌肠,一般用3%肥皂水灌洗,灌入量每次700~1000ml,直至排出水样清便。 1.2.2 恒康正清组 患者摄片前一天晚上8点时开始服药。具体配置如下:取恒康正清1盒(内含A、B、C各1包),将各包药粉一并倒入量杯中,加温开水至1000ml,搅拌至完全溶解,同法再配置2盒,共3000ml。首次服用600~1000ml,以后每隔10~15min服用1次,每次250ml,直至排出水样清便。第2天晨起禁饮食,摄片检查。 2 结果 31例患者肥皂水灌肠后感肛门疼痛不适,21例大便带少量血丝。5例老年患者口服恒康正清后感腹部不适,但能耐受。用药后无腹泻不止,未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两种清洁肠道方法的比较见表1。表1 两种清洁肠道护理方法的比较(略) 3 讨论 恒康正清(PEG-ELS)是国内最新研制的新一代的口服全肠道灌洗剂,含聚乙二醇4000及少量电解质组成的复方散剂。聚乙二醇有很多OH基,它可与周围水分子形成缔合分子,增加肠道内液体的保有量,增加粪便体积而软化粪便,刺激排便反射而利于粪便的排出。研究表明PEG-ELS具有非渗透性、非吸收性、非爆炸性的特性,大量应用对体液或电解质的平衡无改变[1]。且本品通常在4h内导致肠道排空,可快速清洁肠道。 通过两种肠道准备方法的对比研究,结果发现肥皂水灌肠时因肛管插入时损伤肠黏膜致大便带血,绝大多数患者有烧灼、刺痛等不舒服感,对清洁灌肠感到恐惧和无奈。尤其是痔疮患者接受程度较低,特别针对年龄较小的患儿,更会由于其哭闹和不配合影响护士正常操作。而口服恒康正清方法简便,免除了肛周不适,患者更容易接受,也适用于门诊患者;口服恒康正清较以往传统的肥皂水灌肠法有良好的肠道清洁效果,清除肠气效果好,在时间及人力上较经济,不良反应少;解释要详细,告知患者注意事项,除有饱胀感外,无其他不良反应,并且水电解质不易失衡;泌尿系结石通过X线摄片后显影较为清晰,肠气和粪块较传统肥皂水灌肠明显减少,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通过对我科结石患者X线摄片前口服恒康正清作为肠道准备的临床应用后,除个别年龄较大,体质弱的患者用药后感腹部不适外,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可见恒康正清是一种安全、有效、快速的肠道准备用药,值得推广。许多国家已广泛应用于肠外科术前、钡灌肠X线检查及结肠内镜检查前肠道清洁准备,一致认为是目前外科肠道检查前及手术前准备首选的方法。国外有文献报道恒康正清可导致结肠黏膜出现小的溃疡、加重充血性心衰等[2]。因此,恒康正清同传统使用的泻药一样,对于老年患者、胃肠道不全梗阻患者或合并心肺疾病的患者应慎用。由于目前恒康正清在我国临床应用时间尚短,对恒康正清的临床适应证、禁忌证及其副作用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的临床观察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Lazzaroni M,Porro GB.Preparation,premedication,and surveillance. Endoscopy,2001,33(2): 103-108. 2 Sharma VK,Schaberg JW,Chockalingam SK,et al.The effect of stimulant laxatives and polyethylene glycol-electrolyte lavage solution for colonoscopy preparation on serum electrolytes and hemodynamics. J Clin Gastroenterol,2001,32(3): 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