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应用拮抗神经内分泌激素药物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影响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09-10-12 浏览次数:637次
作者:刘安仁 作者单位:原平铁路医院,山西 原平 034100 心室重构是指急性心肌梗死后整个心室形态、结构、室腔大小的改变,其中最主要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是非梗死区心室肥大和间质胶原沉积,心室重构可使心肌顺应性下降及僵硬度增加,导致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1]。本研究初步探讨了联合应用拮抗神经内分泌激素药物β受体阻滞剂和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心脏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为2001年1月~2005年5月住院的心肌梗死患者,共98 例。入选标准:心肌梗死的患者年龄小于75 岁,性别不限,发病24 h后,病情相对稳定,无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剔除标准:NYHA心功能Ⅳ级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心率<55次/min者;Ⅱ度Ⅱ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者或窦房传导阻滞者;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未能控制者;正在服用Ic、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能停药者;肾脏疾病,血肌酐>250 mmol/L;哮喘发作;动脉血压<11.97/7.98 kPa者;心源性休克者;合并严重的心脏瓣膜病变者。其中93 例获得完整的资料,将其分为心功能正常组48 例,心功能不全组45 例。
1.2 方法
1.2.1 给药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在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抗血小板药、调脂类药物等治疗基础上,均给予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或依那普利)联合治疗,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从小剂量开始(倍他乐克6.25 mg,每日2次;卡托普利6.25 mg每日3次;依那普利2.5 mg每日2次),逐渐加量至预期剂量(即倍他乐克25 mg每日2次;卡托普利12.5 mg每日3次;依那普利5 mg每日2次)。为了使患者能坚持用药,要求出院后1个月、3个月来医院复查,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并嘱患者坚持用药。6个月时再次来院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心动图以及肝肾功能检查)。93 例中86 例对上述剂量能够耐受,7 例因血压低不能耐受而减量维持。
1.2.2 超声心动图检测 固定专人操作,分别于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1周内和随访6个月,用标准方法记录心脏长轴、短轴及心尖四腔和两腔位图像,采用Simpson法测定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s表示,各组治疗前后的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使用STATA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 结 果
治疗前两组超声心动图的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心功能正常组治疗前、后相比LVESD、LVEDV、LVESV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LVEDD和LVEF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心功能不全组治疗前、后相比,LVESD、LVESV、LVEF变化达到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LVESD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LVEF的变化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见表Ⅰ)。表Ⅰ 两组应用拮抗神经内分泌激素药物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
3 讨 论
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发生、发展是导致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病理基础,而心肌梗死后神经内分泌激素的长期激活又是促发心室重构的最重要因素。因此,联合应用拮抗神经内分泌激素药物,抑制血浆及局部内分泌激素水平对于逆转心室重构,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本研究两组超声心动图统计结果显示:在拮抗神经内分泌激素治疗下,两组均能够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逆转心室重构,但对于心功能不全组来说,更能改善心脏功能,明显逆转心室重构,使心功能不全患者受益更大。VALHeFT实验的超声心动图研究结论表明:心脏扩张越大,心脏功能损伤越严重的患者,治疗受益也越大,说明逆转左心室重构和改善心脏功能具有高度的相关性[3]。同时我们可以看出在拮抗神经内分泌激素治疗的情况下,患者心脏的变化以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变化最明显。对于心功能不全组患者来说,心脏射血分数提高也很明显。而这三项指标与心脏收缩功能的改变有很大的关系,表明在拮抗神经内分泌激素治疗下使冬眠心肌、顿抑心肌恢复功能,减少心肌细胞的进一步凋亡,从而心脏的收缩功能明显改善。
目前,心肌梗死后治疗的理念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联合应用拮抗神经内分泌激素药物对心肌梗死后患者预防远期心力衰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对于心脏功能不全的患者受益更大。
【参考文献】[1] 张瑞英,孙艺红,富 路,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AT1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对大鼠心室重构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1):36~38.
[2] 顼志敏.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新模式及其要点[J].中国循环杂志,2001,16(4):310~311.
[3] 方正华,张 澍,主编.最新国际心血管病临床试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41~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