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和锐30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48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2-12-13 浏览次数:733次
作者 作者单位
王迎新 陕西省三原县医院内分泌科
马峰 陕西省三原县医院内分泌科
袁莹 陕西省三原县医院内分泌科
2型糖尿病已成为21世纪最具流行性的疾病之一,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已达3 400万。并且我国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诊断和治疗偏晚的现象。确诊后采取的治疗模式也比较保守,一般遵循阶梯式的治疗模式,结果血糖长期控制不佳,HbAlc偏高而出现各种并发症。诺和锐30(门冬胰岛素30)以其更好的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模式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有力武器。现将我院2006年9月~2008年3月门诊治疗的48例初诊2型糖尿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初诊断2型糖尿病48例,其中男29例,女19例,平均51.28岁。所有病例均符合WHO 1999年的诊断标准。全部患者在诊断1个月内入组,入组时均为HbAlc>7.5%。
1.2 治疗方法:在饮食控制及适量运动的基础上,采用诺和锐30,以0.3 U/(kg·d)作为起始量,按1∶1均分于早晚餐前皮下注射,用罗氏血糖仪2次/周测定1~7次血糖,根据空腹血糖调整前1 d的晚餐前胰岛素量,根据晚餐前的血糖调整早餐前胰岛素用量,目标是FBG≤5.5 mmol/L,2 hPBG≤7.5 mmol/L。对于胰岛素总量超过36 U者,按2∶1∶2分布于三餐前。每3个月测定一次HbAlc,并观察治疗过程中低血糖的发生率。待血糖达标、HbAlc≤6.5%、胰岛素用量≤20 U/d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换用口服药物治疗或者口服药物+基础胰岛素治疗。
2 结果
2.1 疗效:经诺和锐30早、晚餐前皮下注射后,所有患者在(16.25±4.52)d后,均能耐受诺和锐30。治疗前后代谢指标:FBG(11.96±3.60)mmol/L,(8.34±2.16)mmol/L;2 hPBG(16.01±4.53)mmol/L,(10.87±2.82)mmol/L;HbAlc(8.9±0.9)%;(5.6±1.2)%。上述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均有显著下降(P<0.05)。FBG和2 hPBG均基本达标,至3个月后HbAlc也基本达标,绝大部分患者(62.5%)的胰岛素用量逐渐递减。至6个月后有4例患者无需任何药物仅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血糖即可达标。并且所有患者短期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2.2 不良反应:低血糖反应,有3例患者出现轻微低血糖反应,无一例发生严重的低血糖反应。1例患者出现注射部位皮肤发红、水肿,治疗2周症状消失。
3 讨论
2型糖尿病发患者群逐年增加,它已成为继心脑血管、肿瘤之后的另一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中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以胰岛素分泌缺陷及餐后高血糖为特征,基于上述特点尽早使用胰岛素,在补充基础胰岛素的同时,积极补充餐时胰岛素的需求,恢复早时相胰岛素的分泌,改善β细胞功能,同时控制空腹和餐后血糖,实现血糖的全面达标。世界上评论一个国家糖尿病治疗水平往往以其胰岛素的用量来衡量,由此可见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
诺和锐30以门冬氨酸代替人胰岛素B28位的赖氨酸,是30%门冬胰岛素及70%精蛋白结合的结晶门冬胰岛素的混合物,注射后能迅速分解为单体发挥降糖作用。70%的基础部分可满足全天24 h基础胰岛素需求,从而有效控制空腹血糖,而30%的速效部分门冬胰岛素起效更快,达峰更高,可以更好的控制餐后血糖。诺和锐30餐前立即注射增加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更少引起严重低血糖和夜间低血糖事件。此外还可以餐后注射,即使餐后15 min注射仍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对于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或进食不规律可在餐后补打。对个别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午餐时补打一次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
我国的一些研究也表明,糖尿病前期人群已存在胰岛β细胞功能的显著下降及糖负荷早期分泌功能下降趋势,在进展为糖尿病的过程中,相对于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更显著。应用传统的阶梯式治疗模式,患者的血糖长期得不到满意控制,当不得不采用胰岛素治疗时胰岛β细胞功能已严重衰退。目前的研究也证实,胰岛素除降糖作用外,还具有调节代谢、抗凋亡、抗炎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从上述病例的治疗过程中,笔者体会到当胰岛素滴定到一定量维持一段时间后,胰岛素用量呈减少态势,甚至有少部分病例在胰岛素治疗半年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仅需饮食控制无需任何药物治疗血糖也可达标。胰岛素治疗越早,疗程足够,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越好,患者的生活满意度越高。
【参考文献】
[1]祝 群.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意义[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6):560.
[2]李延兵,刘 娟,廖志红,等.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和可溶性人胰岛素在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中作用的比较[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5):2472.
[3]王茜,徐宽枫,刘 超,等.不同强化方案对初诊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11):930.
[4]母明义,杨丽娟.糖尿病药物及胰岛素治疗新进展[J],2007,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