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90例中心静脉置管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4-07-04 浏览次数:1261次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确诊率逐年上升。目前血液净化是替代肾功能的重要手段,建立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是保障血液净化成功的必备条件。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或者在建立永久血管通路前,而内瘘尚未成熟需要血液透析的患者,或内瘘失功急需临时血管通路过渡的患者,或急性药物、毒物中毒急需血液净化的患者,选择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采用血液净化,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时挽救患者生命,尤为重要。但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如空气栓塞、气胸、血胸、感染、导管功能不良,严重影响血液净化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对于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尤为重要。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7月我科中心静脉置管患者90例,其中经皮股静脉置管患者39例,男20例,女19例;经皮颈内静脉置管患者35例,男18例,女17例;锁骨下静脉置管16例,男8例,女8例;经积极护理,无一例发生置管并发症。
2 护理
对我科90例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置管作为血液净化临时血管通路,经过护理,我们总结出“勤于观察”、“位置固定”、 “管路通畅”、“避免感染”的置管护理原则,经过观察,中心静脉置管无一例发生置管并发症,均满足血液净化过程中的需要。
2.1 勤于观察:①中心置管后密切关注患者精神状态、血压、心率、脉搏、呼吸等,及时发现与置管相关的急性并发症,如空气栓塞、气胸、血胸等。②关注患者置管后精神、心理状态,并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患者置管后,给患者造成行动不便,不仅影响美观,而且给患者心理上也造成了不良影响,认为自己是患者,自尊心严重受损,甚至私自拔除导管。勤于尿毒症患者心理护理,让患者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勇敢正视自己的疾病,保护好“生命通道”,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③中心静脉置管后容易导致局部渗血、出血或皮下出血,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等变化。少许渗血可用沙袋压迫止血即可,若不能有效控制出血,应及时拆线探查,排除其他原因的出血。④置管期间,密切关注置管处有无红、肿、渗液,明确是否并发感染,并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⑤观察留置导管是否通畅,封管时观察导管内是否有血栓形成,导管是否移位、打折,及时给予处理,保持中心静脉置管的功用。
2.2 位置固定:①中心静脉置管后嘱患者日常生活中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中心静脉置管打折、滑脱或移位,以确保血液净化过程中满足血液流量。股静脉置管患者卧床时床头角度应小于40°,患者可短距离行走,但禁止坐轮椅,防止导管打折扭曲[1]。②对于锁骨下静脉置及颈内静脉置管,选取血液净化时血流量最佳时导管位置,并标记好管路走向,以便下次血液净化时参考。告知患者穿着宽松,防衣物过紧,造成置管打折、移位。
2.3 管路通畅:中心静脉置管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保持管腔的通畅,使管腔内血流量能满足血液净化的需要,故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当患者透析过程中出现导管引血不畅或静脉压增高,即提示有管腔狭窄的可能[2],应密切观察凝血及血脂情况,及时纠正高凝状态。②中心静脉置管在非血液净化日及时给予置管封管,防止管腔血栓栓塞。③ 叮嘱患者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导管移位、贴壁,防止导管位置改变,避免导管末端位置不良。如果经超声探明是导管移位或贴壁,可适当调整导管位置,如果调整后管腔内血流量仍欠佳,可行管路造影,判断导管位置及是否弯曲,如经B超探及置管打折或弯曲,可考虑手术改变导管位置,或重新置管。
2.4 避免感染:①嘱咐患者日常洗澡或擦身时要注意对导管的保护,勿将导管浸入水中,防止导管口感染。②勤于观察患者体温以及置管处有无红、肿、脓点、分泌物渗出,及时发现有无导管相关性感染,应及时进行外周血、导管血、分泌物细菌培养,按培养结果及时选用敏感抗生素。③接触导管接口或更换敷料时,须进行严格的手卫生,确保彻底消毒,严格无菌操作。
3 小结
经皮中心静脉置管为急需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的“生命线”,必须严格护理,使管腔血流量满足血液净化的要求,故此我们临床总结出“勤于观察”、“位置固定”、“管路通畅”、“避免感染”,的中心静脉置管护理原则,经过实践,上述措施是保护好中心静脉置换患者生命通道,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的有效办法。
4 参考文献
[1] 王玉柱.血液净化通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59.
[2] 黎磊石,刘志红.中国肾脏病血[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462.
[收稿日期:2013-09-29 编校:李兵/郑英善]